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的情绪管理态度与行为之间相关。方法:随机抽取 2017年 1月 ~2019年 1月我院 40例护士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均接受情绪管理态度量表、情绪劳动问卷、工作诊断问卷调查,分析情绪管理态度与行为之间相关。结果: 40例护士情绪劳动负荷保持在中上水平; 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情绪管理态度评分越高劳动负荷越重,情绪劳动、情绪管理态度及工作行为均表现为正相关 ,( P< 0.05),情绪劳动与工作行为表现为正相关,( P< 0.05)。 结论:护士情绪与工作效率密切相关,护士如情绪负荷较重,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自主,因此,护士必须不断对情绪管理态度进行调整,缓解消极情绪,方能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

  • 标签: 护士 情绪管理态度 行为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护士在呼吸机护理中运用依从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6例机械通气患者以及对应护理人员22名,将其均分为参照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与11名护理人员,研究组18例机械通气患者与11名护理人员。参照组实行常规管理护理模式,研究组实行依从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以及两组护理人员依从。结果参照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7(38.88%)高于研究组0(0.00%),χ2=8.6897,P=0.0032,组间差异显著;参照组护理人员依从3(25.00%)低于研究组11(91.67%),χ2=10.9714,P=0.0009,组间差异显著。结论依从管理可以增强护理人员依从,提升呼吸机护理工作有效,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几率。

  • 标签: 依从性管理 ICU 护士 呼吸机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影响护士洗手的原因较多,包括相关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护理工作繁忙以及管理者的监督力度不够等。临床护士手依从较低很容易引发医院感染,延长患者住院周期,这不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因此有必要展开相关管理措施以改善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临床护士手卫生依从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现状及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妇产科护理管理护士分层管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40名妇产科护理人员进行研究。研究人员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所选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20名护理人员护理管理中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实验组则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所持态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对护理工作持满意态度的医生及患者分别有17人及16人,满意度分别为85.00%及80.00%,实验组对应人数分别为19人及19人,满意度分别为95.00%及95.00%,分析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之间差异突出,两组在感染管理、文书记录、急救用物管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知识知晓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管理护士分层管理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管理 传统管理模式 护士分层管理
  • 简介:摘要 为了促进医院信息护士的发展,阐述了美国和台湾信息护士的发展,并制定了信息护士的聘用制度、工作内容、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处理与决策、考核制度与奖励制度、人才培养,让护理信息技术更好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信息护士 护理信息学 护理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化管理实施在输血护理中提升护士输血质量所发挥的管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20年2月诊治的输血治疗患者50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实施细化管理方式,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士的输血质量和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士输血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低,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输血护理 细化管理 输血质量 安全性
  • 简介:【摘 要】目的:于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于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作用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54例护士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27例。乙组以常规护理管理为主,甲组以护士分层级管理为主,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考核成绩、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甲组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均大于乙组(P<0.05);甲组护理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评分均大于乙组(P<0.05);甲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小于乙组(P<0.05)。结论:于护理管理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以及考核成绩,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是现代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产科病房的护理人员来讲,其面对的主要是妊娠妇女,这个群体的身体状况、精神和心理状态都比较特殊,所以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自于多方面,本文对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产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产科护士 工作压力 压力源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 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护理管理至关重要,管理的主角是护士长,所以病房的护理水平高低,与护士长的素质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 标签: 护士长 素质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于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18年7月到2020年6月工作的48例护理人员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24例。乙组常规管理,甲组分层级管理,比较护理质量、考核成绩。结果:不同管理实施后,甲组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文书评分、病房护理评分、基础护理评分、整体护理评分都高于乙组(P<0.05)。甲组护理操作技能、理论知识评分都高于乙组(P<0.05)。结论:于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以及考核成绩。

  • 标签: 护理管理中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心脏科护理人员情绪饮食状况,探讨情绪饮食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心脏科护理人员368人的临床资料、三因素18人膳食量表、自尊量表和匹兹堡睡眠品质量表进行分析。目的探讨心脏科护理人员情绪饮食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在心内科护士的情绪用餐方面,自尊水平和睡眠质量是其产生情绪用餐的独立影响因素(R2=0.285,△R2=0.271, F=20.521, P

  • 标签: 心内科 情绪性进食 调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中应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效果。方法:将80例急诊科护士选择,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情绪劳动管理。结果:对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了观察组情绪劳动评分,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士情绪劳动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急诊科护士 情绪劳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柔性管理对门诊新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实施柔性管理前( 2018年 1月至 6月)与实施柔性管理后( 2018年 7月至 12月)两个时间段各 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柔性管理前与柔性管理后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前我院的门诊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 88.33%;实行柔性管理后满意率为 96.67%,护理满意率增加约 8.34%。并且实行柔性管理前,门诊新护士的分诊准确率为 83.33%,而实行柔性管理后,分诊准确率为 93.33%,分诊准确率增长了约 10%。结论 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门诊新护士的分诊的准确率,还能够增强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柔性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门诊新护士 护理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评价手术室护士对新生儿复苏管理效果。 方法: 收集本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2 月剖宫产窒息的新生儿 66 例作为观察样本,依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 33 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管理,对比护理效果上的不同。 结果: 实验组复苏成功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在数据上有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手术室护士加强复苏管理,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效果,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

  • 标签: 新生儿复苏 手术室护士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柔性管理对门诊新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实施柔性管理前( 2018年 1月至 6月)与实施柔性管理后( 2018年 7月至 12月)两个时间段各 6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柔性管理前与柔性管理后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实施柔性管理前我院的门诊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 88.33%;实行柔性管理后满意率为 96.67%,护理满意率增加约 8.34%。并且实行柔性管理前,门诊新护士的分诊准确率为 83.33%,而实行柔性管理后,分诊准确率为 93.33%,分诊准确率增长了约 10%。结论 柔性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门诊新护士的分诊的准确率,还能够增强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门诊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柔性管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柔性管理 门诊新护士 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