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某市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析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吸毒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方式开展调查,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双录入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18.0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卡方检验.结果有效调查了某市2个社区及1个强制戒毒所的275名吸毒人员,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12%,艾滋病正性态度率为50.18%,吸毒人员的年龄与其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与艾滋病正性态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毒人员在进行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29.25%;夜间注射买不到针、着急注射当时没有针是吸毒人员共针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20~30岁人员的禁毒教育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合理设置针具交换点,采用多种方式开展针具交换工作,使其能方便获取清洁针具;加强对吸毒人员安全性行为和安全套使用教育.

  • 标签: 吸毒人员 艾滋病 知-信-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卧龙区艾滋病人高病死率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卧龙区1997年12月-2008年12月艾滋病人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累计确认病例已死亡275人,抗病毒治疗组病死率为29.00%,低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组病死率的84.00%(χ2=155.64,P<0.01);在高发地区艾滋病人的病死率为35.00%,低于疫情低发地区的58.00%(χ2=31.85,P<0.01);267人死于机会性感染,占总死亡数的97.09%。结论适时开展抗病毒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加强规范化管理和关怀是降低艾滋病人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艾滋病人 死亡分析 病死率
  • 简介: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国务院令 医疗质量 人体健康 合法权益 人体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镜单人操作技术在临床实践的应用及通过275例病例分析我县肠道高发疾病。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31日275例单人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成功率及疾病阳性率的分析。结论结肠镜单人操作具有操作安全、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痛苦小的特点,而我县为息肉(包括腺瘤)高发、肠道慢性炎症高发地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仪(PET/CT)性能检测过程18F的放射性活度及活度浓度准确使用量。方法按照NEMANU2-2001标准,采用其相关模体,结合飞利浦Gemini系列,GEDiscovery系列和西门子Biograph系列PET/CT性能检测项目所使用18F的放射性活度或放射性活度浓度进行分析。结果①空间分辨率:飞利浦1.48~2.22GBq/ml;GE〉185MBq/ml;西门子1.11GBq/ml);②散射因子、计数丢失和随机符合测量及精确性(计数丢失和随机符合校正):飞利浦481~555MBq;GE900MBq;西门子1.07GBq;③灵敏度:飞利浦7.4MBq;GE10MBq;西门子4.6MBq。结论各厂商提供的放射性活度及活度浓度可用于NEMA标准检测。

  • 标签: PET/CT 性能检测 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浓度 质量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 -2017年 1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 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 130例以及对照组患者 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 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 30.62±14.15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46.72±12.49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 9( 6.92%)、 5( 3.85%)较对照组患者 16( 12.31%)、 13( 10%)有明显的优势, 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当病人突患疾病或遇到意外伤害时,救护人员携带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赶赴现场,对病人立刻进行救治,护士将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急救措施就是建立畅通i的静脉通道,用来保证各种抢救用药的及时、准确的进入机体,迅速纠正病情。本文就前急救的静脉穿刺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 标签: 院前急救 静脉穿刺 技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到炎炎夏日,也是毛孔粗大问题困扰严重的时刻,尤其伴随着皮脂分泌、空气的污垢,容易让毛孔问题更加明显。抬起头望着镜子比对一下现在的你,什么时候粗大毛孔渐渐在T字及两颊部位蔓延开来,让你不再天生丽质,也许是天生遗传或是后天习惯,赶紧了解与剖析毛孔粗大的原因,找对保养方式,吹响反"孔"集结的号角吧!

  • 标签: 孔集 保养品 美白 光线反射 血液循环 黑头粉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前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患者实施前急救。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救至前急救所需时间,呼救至转送回治疗所需时间、致残率及病死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前急救护理措施,改进后的前急救护理路径更有利于缩短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时间,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应用效果。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400例脑卒中患者是由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4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前急救护理模式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从呼救至医护人员到场实施前急救的时间、从呼救至运送至医院实施专业救治的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从呼救至医护人员到场实施前急救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从呼救至运送至医院实施专业救治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模式进行院前急救护理能够大大缩短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值得在脑卒中急救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脑卒中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应用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0月时间段内经前急救所收治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0例。所有患者应用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组分别纳入2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前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前急救护理路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前急救耗时以及急救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呼救~前急救耗时为(15.5±5.3)min,呼救~转运回耗时为(30.8±2.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经急救处理后致残率为30.00%(6/20),病死率为5.00%(1/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进行对比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应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前急救耗时,对降低患者急救后致残率、死亡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急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