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检测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共计涉及到150例。对所有患者的血标本进行收集,然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乙肝DNA进行检测,分析检验结果和临床的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并且研究对影响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15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当中,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乙肝DNA的检测,检测结果和临床的诊断结果相同的144例,存在误诊和漏诊共计6例。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到了标本因素、实验室检验因素以及核酸提取方法因素等。结论选择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乙肝DNA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升检测的确诊率,但是对于误诊和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临床需要加以注意,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误诊和漏诊率,为临床的治疗提供便利和支持。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 乙肝DNA检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的检测流感病毒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0份经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筛查检测的标本进行检测,进行统计分析,评估不同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快速检测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8.33%和58.33%,胶体金快速检测法较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47%和53.8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可作为流感防控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

  • 标签: 流感病毒 胶体金快速检测 实时荧光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流感病毒检测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180例流感病样病例为研究对象,使用咽拭子采集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的测定,如果为阳性则执行MDCK培养同时进行分离,评估检验结果特异性、灵敏度的差异。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出阳性64例,阳性率为35.56%(64/180),细胞培养法分离出流感病毒35例,阳性率为19.44%(35/180),PCR仪检验阳性率高于细胞培养法,P<0.05。细胞分离培养法对实时荧光PCR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54.69%(35/64)、100.00%(116/116)。结论对流感病毒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流感病毒 细胞培养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针对性分析流感病毒检测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效果。方法 研究起止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择200例我市国家级流感哨点医院收治的流感样病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研究期间根据检测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两组行区别检测,参照组(100例)行细胞培养法检测,研究组(100例)行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统计两组检测结构,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统计数据,流感样本阳性总例数检出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分型中阳性新甲H1型检出率高于H 3亚型及B型P<0.05,数据显示以研究组检测检出率较高。结论 在对流感病毒检测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临床检出率较高,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依据,进而患者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因此建议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流感 病毒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数字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中的差异。方法:对本院2022年12月-2023年9月30日的100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以数字PCR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技术的准确度、特异性与灵敏度。结果:两种技术检测方式的阳性例数、准确度与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病毒载量的样本中,数字PCR检测价值更高,提高敏感性,减少假阴性,对于初期感染者,快速精准将其隔离,对疫情防控起着决定性意义。

  • 标签: 数字PCR 实时荧光定量PCR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检测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流感病毒暴发疫情病原学检测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3年2月份至2023年3月份,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患者,采取所有患者的咽拭子样本,参照组提供免疫荧光层分析法;实验组提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组检测的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检测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在流感病毒暴发疫情地区提供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操作相对更为简单,而且耗时短,具有较强的特异性,灵敏度更高,可以提高检测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流感病毒暴发 疫情 病原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对617例流感样病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的测定,对检测出的阳性标本采用MDCK进行培养并分离,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本组617例标本中实时荧光PCR共检测出阳性标本152例,阳性率24.6%;细胞培养法在此152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流感病毒79例,阳性率12.8%,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是实验室快速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细胞培养法 流感病毒
  • 简介:目的建立登革病毒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登革病毒3’-UTR保守区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构建阳性参考质粒,建立登革病毒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TaqMan探针法进行比较。结果所建立的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2copies/μL,与其它病毒无交叉反应;对70份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与TaqMan探针法一致。结论所建立的分子信标荧光探针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分子信标 实时荧光PCR 登革病毒
  • 简介:目的建立梅毒螺旋体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依据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m,TV)DNA多聚酶I(polA)基因序列,设计MGB—Taqman探针和PCR引物,对TPPA法检测到的不同国家和人种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和阴性人员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验证该PCR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PCR产物测序证实新建的荧光PCR方法可以扩增到梅毒螺旋体polA基因区200bp长DNA片段。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检出每微升血液中10拷贝梅毒DNA。在31例TPP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中,有21例为PCR阳性。证明其中10例TPPA法阳性为非现行感染,可能不具有传染性。统计分析表明该荧光PCR方法与TPPA方法对不同国家和种族人群检测结果未出现显著差异。结论新建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排除TPPA法阳性梅毒患者中非现行感染的旅行者,是适用于不同地区和种族的旅行者进行梅毒检测的新方法。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DNA多聚酶I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MGB—Taqman探针
  • 简介:目的建立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方法根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染料法(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并对恙虫病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小白鼠脏器标本以及恙虫病病人血样等多种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灵敏性评估显示20¨l体系单PCR反应管靶基因大于28个拷贝即可被有效检测,最低检出浓度为2拷贝/¨l,比普通PCR检测方法提高1~2个数量级,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建立的SYBRI染料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立氏立克次体R株等其他5种立克次体,以及被检测的其他几种病原菌DNA模板均不发生特异性扩增;用建立的染料法对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动物脏器,以及采集的现场恙虫病病人血样共59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57份检出阳性。用该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实验感染小鼠的血、脾脏、肾脏、肝脏标本,结果脾脏中东方体检出量最多,肝脏和肾脏次之,血中的恙虫病东方体量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合各种样本中东方体的快速检测,可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 标签: 恙虫病 荧光定量PCR法 SYBRgreenI染料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痰结核杆菌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2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肺结核(经初步诊断)患者80例,同时抽取其他肺病患者60例,分别直接涂片痰浓集进行结核杆菌培养和FQ-PCR检测TB-DNA。结果痰标本采用FQ-PCR法检测检查结核杆菌灵敏度最高,比直接涂片、培养、浓集涂片检测方法明显灵敏,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Q-PCR法检测痰结核杆菌TB-DNA方法更加精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痰结核杆菌 FQ-PCR检测法 灵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咸阳市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为此后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病人1份咽拭子标本,使用两种不同厂家试剂,利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1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结果显示两种试剂RT-PCR反应体系扩增曲线都有明显对数增长,且Ct值符合质量控制的标准,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同一份咽拭子标本送陕西省疾控中心复检,结果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结论这名病人为1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由于及时采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时间短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快速确诊了病例,为疫情的控制争取了时间,防止了2代病例的出现。

  • 标签: 甲型流感 实时荧光RT-PCR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学性能,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特异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结果经检验与免疫荧光法比较准确度为100%;精密度为98.15%;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几种病毒或细菌均未见交叉反应;常见的干扰物如血液、唾液、鼻分泌物未发现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可靠。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评估其在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结核分枝杆菌保守序列IS6110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以荧光定量PCR、集菌培养和染色镜检法检测疑似肺结核和确诊病人随访的痰标本,比较各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结果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灵敏度为4Copies/反应,远高于抗酸染色法和集菌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与集菌培养法和抗酸染色法对临床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64.29%、35.12%和12.5%。病人治疗效果的随访检测结果显示,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呈持续减少的趋势。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性高的特点,可以快速、及时获取病人服药后的治疗效果,为医生的后续督导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基因诊断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单一实时荧光PCR先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病毒核酸,肠道病毒通用病毒核酸阳性再分别用双重实时荧光PCR及单一实时荧光PCR检测CoxA16型和EV71型特异性核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240份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57份,双重实时荧光PCR法CoxA16阳性111份,EV71阳性1份,其他肠道病毒45份,单一实时荧光PCR法CoxA16阳性109份,EV71阳性1份,CoxA16+EV71阳性2份,其他肠道病毒45份。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符合率为100%。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可以准确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又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是一种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病毒的方法。

  • 标签: 双重实时荧光PCR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pstein-BarrVirusDNA(EBV-DNA)在儿童临床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80例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咽炎、肝脾肿大等患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EBV-DNA。结果检测出238例患儿血浆EBV-DNA阳性,阳性率49.6%,其中男性132例,女性106例,其中阳性结果拷贝数主要集中在4~5次方之间,占44.9%;其次1~4次方32.7%。临床表现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居多,分别占66.8%、54.6%、65.1%。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对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检测具有早期、快速等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FQ-PCR EB病毒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PCR)、联合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联合FQ-PCR检测156例临床已确诊为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同时检测它们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AT)。结果①抗-HCV阳性率随着HCV-RNA含量的升高而增高,其阳性率与HCV-RNA含量呈正相关。②119例HCV-RNA阳性标本中,有78例ALT异常,其异常率随着HCV-RNA含量的升高而增高,ALT异常率与HCV-RNA含量呈正相关,ALT水平和HCV-RNA含量之间呈正相关。③ELISA法检测敏感性为80.1%(125/156),漏检率为19.9%(31/156)。FQ-PCR检测敏感性为76.3%(119/156),漏检率为23.7%(37/156)。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4.9%(148/156),漏检率为5.1%(8/156)。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丙型肝炎病毒的检出率,为临床早期,准确诊断丙型病毒肝炎、监测病情、观察疗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献血人员筛选和临床输血的血制品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