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 MP抗体检测与 MP-DNA检测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18年 1月至 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 100 例 MP 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和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 100 例 MP感染的患儿进行检测,其中应用被动凝集抗体检测法检测出 94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4.00%,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检测出 95例呈阳性,阳性率为 95.00%,两种检测方法检出的 4-6岁组患儿阳性率均最高,均为 100%,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在各年龄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被动凝集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 PCR法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测中特异性强,且两种检测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P<0.05),均可以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被动凝集法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儿童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将在我院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159例患者中展开,诊疗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5月,159例患者均接受护理配合,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159例患者在造影检查前均未接受镇痛药物,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表现轻微,在休息过后或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已逐渐好转。结论:在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通过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荐。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对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监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利用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目标性感染监控。通过信息采集、现场检查并督导操作过程,以隔离、防护、消毒技术工作为重点,制订有效控制气管切开患者相关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案。结果对355例气管切开患者的全程监控,使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可靠、实时、持续的信息,可以提高对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控制的时效性。

  • 标签: 气管切开 医院感染监控管理软件 医院感染 实时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卵巢肿瘤MRI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到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6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MRI定量诊断,并且根据MRI影像结果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这60例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MRI定量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1.7%,其中诊断准确率最高的两种肿瘤疾病为卵巢癌和卵巢颗粒细胞瘤。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MRI定量诊断,在临床效果上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不大,由此可见MRI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了患者的诊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MRI定量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卵巢肿瘤 MRI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从 2017年 10月 -2018年 12月到我院接受卵巢肿瘤治疗的患者中任意选择 6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为这 60例卵巢肿瘤患者实施 MRI定量诊断,并且根据 MRI影像结果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这 60例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 MRI定量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 91.7%,其中诊断准确率最高的两种肿瘤疾病为卵巢癌和卵巢颗粒细胞瘤。结论:对卵巢肿瘤患者实施 MRI定量诊断,在临床效果上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不大,由此可见 MRI定量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为主治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提高了患者的诊治质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MRI定量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将实时护理质控应用到住院的危重患者的日常护理过程中之后,对日常护理的护理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此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住院危重的患者共100例,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实时护理质控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质控评分、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四个方面的质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0%、6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住院重症的患者,实施实时护理质控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质控评分,患者在接受实时护理质控之后也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实时护理质控 住院危重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环境清洁消毒情况,通过荧光标记法监测提高医院环境清洁合格率。方法 通过荧光笔涂抹标记物体表面,清洁后用紫外线灯对标记点是否清除干净进行查看。结果 荧光标记法干预后医院医院环境清洁合格率从62%提高至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荧光标记法简便、易操作、能客观、快速地评价保洁人员的清洁消毒质量,有效提高医院环境清洁合格率。

  • 标签: 荧光标记法 保洁人员 清洁消毒
  • 简介:在心理卫生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对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以数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这一过程称为评定(rating)。而评定绝非漫无目的,需要按照标准化程序进行,这样的程序便是量表(scales),例如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等等。

  • 标签: 心理卫生 评定量表 评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 2017年 5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6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注射由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荧光素钠 100gL,观察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 结果:在参与本次试验的所有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总比的 6.7%,所有患者都未曾发生如过敏性休克现象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荧光素钠属于一种无毒无害的医疗药液,不参与人体内的任何代谢分解,在做好一切术前准备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缜密的手术方法以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术后护理,可顺利完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 2017年 5月 -2019年 7月,在我院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 6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注射由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的荧光素钠 100gL,观察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护理工作。 结果:在参与本次试验的所有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总比的 6.7%,所有患者都未曾发生如过敏性休克现象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荧光素钠属于一种无毒无害的医疗药液,不参与人体内的任何代谢分解,在做好一切术前准备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缜密的手术方法以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术后护理,可顺利完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患者的焦虑程度、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FF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音乐疗法。比较2组造影前、造影后焦虑程度、血压、心率及造影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造影前2组焦虑评分、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影后实验组焦虑评分、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6.67%。结论应用音乐疗法可明显改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应激状态,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好地完成检查。

  • 标签: 音乐疗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焦虑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环境清洁消毒措施的有效落实是降低医疗污染,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关键手段,保洁员在医疗机构担负着相当重要的环境清洁消毒卫生任务。常用的日常清洁消毒质量检查以目测法为主。另外也有采用ATP法、微生物法进行检查,但这两种方法人力、经济成本高,操作相对复杂。目前,荧光标记法采用荧光笔在物表层画出不可视但可用湿巾擦除的记号,并在极紫外手电筒灯光下显蓝紫色,能客观有效即时地评判清洁效果,避免遗漏清洁消毒盲区。本文将着重探索简便易行、直观可见的荧光标记法在医疗环境清洁质量评价及保洁员清洁措施依从性检查中的有效运用。

  • 标签: 荧光标记法 保洁员 清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应用于眼科护理中的价值。方法:于2023年2月-2024年3月,随机选取40例接受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患者。抽签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检查时不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检查时开展眼科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前SAS、SDS评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降低,结果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结果比较P<0.05。结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能够为眼底疾病的诊断提供直观、准确的依据,在检查过程中,应用有效的眼科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情绪波动,确保检查的顺利。

  • 标签: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 眼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ATP(三磷酸腺苷)荧光检测技术在纤维支气管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评价中应用情况。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至3月期间采用内镜洗消机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中,采用细化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开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细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措施护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在患者接受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治疗过程中,采用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提升患者诊断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化护理流程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采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中,采用细化护理措施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开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患者 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采用细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措施护理,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护理组患者,且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 P<0.05 )。 结论: 在患者接受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治疗过程中,采用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提升患者诊断效果,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化护理流程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不良反应
  • 简介: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是眼底病的重要诊断检测手段,我院从1988年始开展此项业务,共检查患者11000例。在常规操作中,避免在静脉给药过程中的意外,减少患者痛苦,保证荧光造影的快速顺利进行,并对少数出现不良合并症者进行及时有效处理。1988年10月~2003年10月共出现12例荧光素钠药物外渗,经及时处理,全部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荧光素钠 静脉注射 冰敷封闭 护理技术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危重病人护理中采用实时护理质控并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的患者作为分析目标,根据入院号随机分为一般管理组(采用一般护理管理方式)和实时质控组(采用实时护理质控方式)。结果:一般管理组和实时质控组护理记录、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监督、健康教育评分对照中,一般管理组评分明显低于实时质控组,(t=17.618,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危重病人护理中采用实施护理质控效果优良,值得推荐使用。

  • 标签: 危重病人 实施护理质控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