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治疗风湿免疫病提供依据,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在该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5~2015.7期间200例经诊断为风湿免疫病的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75例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中BAFF-R情况,对免疫指标、炎症指标与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BAFF-R水平,对照组血清中BAFF-R含量明显低于观察组各病症患者血清中BAFF-R含量(P<0.05);BAFF-R水平与补体C3呈负相关性,与免疫球蛋白IgG呈正相关,与C反应蛋白、补体C4、IgM、IgA、类风湿因子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BAFF-R是B细胞存活信号,通过了解BAFF-R在风湿免疫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可为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B细胞 血清 风湿免疫病 BAFF-R水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移植物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介导白细胞向移植组织内聚集浸润,促进了移植物组织内炎性发展,从而发生排斥。通过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免疫学特性的研究,筛选出高效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拮抗剂,将有可能为预防和治疗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标签: 趋化因子 受体 急性移植排斥反应
  • 简介:B因子为C3激活剂前体,是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主要由肝脏和巨噬细胞合成。它是参与补体旁路活化的重要成分,参与机体防御,在组织和细胞损伤和炎症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已有研究报道血清中的B因子含量测定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清B因子 肿瘤 诊断
  • 简介: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镍接触性皮炎发病中的作用。留取镍接触性皮炎患者直接接触部位皮损和部分患者非直接接触部位皮损进行趋化因子受体CXCR3和CCR4免疫组化染色,同时采用RT-PCR分析HaCaT细胞经硫酸镍刺激后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T细胞趋化因子α(I—TAC)、胸腺活化调节的趋化因子(TARC)和巨噬细胞来源趋化因子(MDC)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

  • 标签: 受体CXCR3 接触性皮炎 趋化因子 硫酸镍 皮损 HACA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哮喘患儿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水平,探讨其在哮喘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3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及2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血清TARC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TARC的S/CO值均大于2,而正常对照组TARC的S/CO值小于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5,P﹤0.05)。结论TARC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趋化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胶原(ⅢC)、Ⅳ型胶原(ⅣC)、甲胎蛋白(AFP)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2(DR5)、诱捕受体-1(DcR1)的表达与肝纤维化及肝癌变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正常对照组(A组)、肝炎组(B组)及肝硬化并发肝癌组(C组)的HA、ⅢC、ⅣC及LN和AFP的含量,用WesternBlotting检测肝癌手术的癌组织、癌旁组织AFP、DR5和DcR1的表达。结果HA、LN、ⅢC、ⅣC和AFP的血清含量由高到低:C组〉B组〉A组;(1)ⅢC、ⅣC、LN的相关性:A、B、C组ⅢC、ⅣC、LN表达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651、0.714(P均〈0.05)。(2)C组的各个观察指标均高于B组和A组,特别是血清AFP和HA含量,在A组和B组之间尽管也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是C和A、B组比较,这两者的含量显著性升高(P〈0.001)。(3)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癌旁组织的AFP和DcR1表达明显低于癌组织(P均〈0.05);而DR5在癌旁组织表达则明显高于癌组织(P均〈0.05)。结论由肝炎到肝硬化、肝癌的过程中HA的累聚以及LN、ⅢC、ⅣC和AFP的表达是一个渐进的基因激活过程;AFP、DR5和DcR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变化预示癌细胞耐受凋亡诱导。

  • 标签: 肝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7d龄的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成三组,NGF治疗组HIE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在制成HIE模型前半小时腹腔注射NGF或0.9%氯化钠溶液各1次,缺血缺氧2h后再腹腔注射等量的NGF或0.9%氯化钠溶液,放回母鼠处喂养44h后处死取出大脑并固定,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53蛋白和bcl-2在新生大鼠及缺血缺氧后脑中表达及与凋亡的关系。结果p53蛋白在假手术组中基本无表达,HIE组p5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NGF干预后p53蛋白下降显著,而bcl-2正好相反,HIE组较假手术组表达降低,NGF干预组bcl-2表达显著增加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减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 保护作用 实验
  • 简介:摘要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致炎因子,在后期参与了纤维化的形成。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辐射可以激活因子κB(NF-κB),在放射性肺损伤中起着刺激前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对放射性肺损伤中TNF-α、NF-κB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肿瘤坏死因子&alpha 核因子&kappa B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生长因子与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结合在肿瘤的增值、存活以及侵袭当中的作用,通过该研究探究TrkA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本文所采用的标本以我附属医院2010年至2015年期间实行切除手术的卵巢瘤患者41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9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TrkA蛋白表达状况。结果TrkA蛋白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均呈现为强阳性,在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均呈现阳性表达,在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只有4例患者呈现弱阳性,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kA受体的表达质量和卵巢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具备相连性,TrkA的表达状况和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展与形成有直接的联系,对于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能够提供充足的理论性参考依据。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A 卵巢上皮性肿瘤 免疫系统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康复理疗中物理因子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制定一套针对物理因子治疗指导性规范方法,并为理疗科医师提供参考,以提高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通过综合分析物理因子的特点和治疗作用,结合作者近三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物理因子治疗规范,以期为临床物理因子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标签: 物理因子 治疗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耳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相关皮肤毒性及对肺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入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30例,给予常规EGFRI治疗,治疗组联合耳穴贴压,观察两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1例退出,对照组2例退出;对照组皮肤毒性反应发生率(71.43%)高于治疗组(37.93%),而反应等级、生命质量提高率低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短期疗效、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时间与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Is联合耳穴贴压治疗NSCLC有利于防治皮肤相关性毒性,可改善生活质量,且对疗效无影响。

  • 标签: 耳穴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 皮肤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和B因子(BF)的含量,探讨其在妊高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清Fn和BF含量(x±s)在重度、中度、轻度分别为290.1±109.1mg/L、275.7±116.1mg/L、276.4±96.4mg/L和439.0±176.8mg/L、448.0±165.1mg/L、423.9±153.1mg/L,对照组Fn和BF含量(x±s)分别为218.7±69.4mg/L和416.6±111.7mg/L,经t检验,妊高征各组患者Fn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含量高于对照组;而BF含量,妊高征各组与对照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Fn是妊高征监测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 标签: 妊高征 纤维结合蛋白 B因子 免疫比浊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实际上是血清中一种免疫球蛋白,因于本世纪40年代初发现时,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所以至今仍一直沿用这一名称。目的讨论类风湿因子测定。方法根据样本检测结果进行诊断。结论由于RF无明显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做出疾病的正确诊断。

  • 标签: 类风湿因子测定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