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受修辞叙事学与认知叙事学影响,当代叙事研究对阅读过程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方式给予了充分关注。本文对这一研究动向进行介绍与评述,阐述围绕"情感"(feeling)议题呈现的两个理论立场:其一,以亚里斯多德"模仿"论为基础,研究者假设故事结构与读者情感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继而对某些故事类型及其叙事策略具有的"情感影响力"(affectivepower)进行解释;其二,以修辞叙事学从读者角度对意义多样性的论述为基础,研究者强调审美体验对情感体验的调整与修整,从而揭示叙事作品对情感(故事人物情感与读者阅读情感)的建构。前一种立场强调叙事与人类情感互相模仿,后者关注叙事以审美方式对情感进行调整。

  • 标签: 修辞叙事学 情感叙事学 情感
  • 简介:唐代律诗和汉字都有"并置呼应"的表意形式,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理论为英文译文再现唐诗的"并置呼应"之美提供了指导原则。笔者首先论述了汉字表意原理和唐代律诗意境生成之间的共同模式,即"并置呼应"的表意模式、"时空和构"的表意结构和"此非非此"的表意形态,强调了两者之间在工作机制上的共源性和独特性。接着论证了唐诗英译的特殊要求及"三美"论在唐诗英译的重要性。同时,运用许先生的"三美"原则,翻译了四首唐代律诗并比照了许先生和笔者的译文,以探讨还原原诗的押韵、对仗之美的途径。

  • 标签: 并置呼应 时空和构 此非非此 三美理论 唐诗英译
  • 简介: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擅长书写诡异奇绝空间,在其抒情诗歌的空间抒写上也独具一格。从"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角度考察其诗歌,爱伦·坡分别塑造了表达奇异理想的未知空间,体现诗人对现实绝望的实存空间,激发读者神圣想象的历史空间,以及阐释爱与美归宿的死亡空间。在爱伦·坡的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在有限的诗歌形式之内,对空间抒写的思考与探索,展现了抒情诗空间塑造的奇妙之处。

  • 标签: 爱伦·坡 抒情诗 空间 叙事
  • 简介:乔伊斯(JoyceAnnJoyce)是美国著名非裔文学批评家,在非裔研究、美国文学以及女性研究等领域颇多建树。非洲情节贯穿于乔伊斯文学批评研究的始终,对其做系统研究有助于把握乔伊斯的文学批评思想的脉络。本文通过对乔伊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发现有关的非洲情结不仅体现于她对非洲和非裔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维护,而且还反映在她批评实践对于非洲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应用。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乔伊斯的文学批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拓宽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

  • 标签: 乔伊斯 文学批评 非洲情结
  • 简介:我国各个高等院校为了能够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所提出来的一系列要求,正在努力探索着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有不少大学都采用了分级教学这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法。对此,该文专门针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让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 标签: 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问题 对策
  • 简介:通识教育语境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要培养"通识的学生",就需要"通识的教师"。大学英语教师授课时数之多、对象之广、规模之大是专业课教师无法比拟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利用英语载体及英语课堂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具有先决条件和现实基础。因此,为了对学生实施有效的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发展优良的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兼备的知识结构,还有发展自身的创新能力、自主能力和良好的师德修养。

  • 标签: 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教师 发展
  • 简介:英语教学在我国高校已开展几十年,英语既作为一种语言也作为一种工具裹挟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导致我国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与价值观面临外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侵蚀。但在国内外语界,英语教学的意识形态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媒介、教材建设等几个关键点入手,探讨了如何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树立意识形态意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学育人全程的问题。

  • 标签: 英语教学 意识形态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本文以《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新闻和评论为语料,分析这两家报纸两种新闻体裁认识立场策略的使用和分布情况。认识立场策略包括言据性表述、认识情态和认识态度谓词。论文通过考察两家报纸两种新闻体裁认识立场策略使用情况的异同,揭示了哪些不同是体裁性的,哪些是语言性的,从而更好地理解《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认识立场表达方式的偏好。

  • 标签: 认识立场 言据性 情态 态度谓词
  • 简介:言据性作为一种独特的语法范畴,关注的是信息的来源。由于英语语言缺少表示信息来源的形态标记,言据性主要通过其他词汇语法手段来体现。鉴于物理语篇在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在韩礼德(Halliday)有关言据性论述的基础上,选取物理学教材和论著作为语料,借助语料库软件观察和分析感知动词、认知动词、意愿动词、情感动词和言语动词作为言据手段的行为,从而说明言据性动词在不同语篇类型呈现信息来源的特点。

  • 标签: 言据性 言据性动词 物理学语篇
  • 简介:多元识读理论提出任何一个文本的意义是立体多维的,意义应该置于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通过批判性分析,与各种社会文化情境因素相结合来进行解读。阅读教学的意义建构是一个学习者主动设计、再设计、生成意义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学习者自我反思和生成知识的过程。本研究选择10节优秀小学英语阅读课为案例,以多元识读理论下的意义建构为切入点,分析小学英语阅读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给教师提出一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 标签: 多元识读 阅读教学 意义建构 小学英语
  • 简介: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图形一背景理论,拟从认知的角度对英语隐现构式和汉语隐现构式的消失类动词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英语使用者注重通过隐现类构式的消失类动词来表达某已存在的实体从存在到消失的过程,而汉语使用者则更加注重通过消失类动词来表示从某一时/空框架移出,并已处于另外一未知时/空框架内的实体,即,实体移出的结果,而非移出的过程。正是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这两类构式不同的认知过程导致了这两种构式消失类动词在使用上的不同。

  • 标签: TtFG构式 GtF构式 消失类动词 认知过程
  • 简介:本研究对比了听力与阅读两种不同输入条件下88名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大学新生在英语词汇的词形、词义和应用方面的附带习得效果。实验的所有听力或阅读文本均包含5个通过词汇知识前测显示学生基本陌生的低频词汇。在听力组(47人)和阅读组(41人)分别完成听力任务(对话收听+信息转移练习)或阅读任务(文章阅读+多项选择题)之后,实验后测显示阅读组在词形、词义和应用等三个词汇知识侧面的附带习得效果均优于听力组,但是听力组在重复收听和丰富语境线索的条件下,可以习得几乎与阅读组相同的词义知识。研究从整体上证实了在附带词汇习得方面,阅读输入相对听力输入存在显著优势;同时从促进听力中词汇习得的角度考虑,指出了借助重复和丰富语境为学生增加处理听力输入机会的重要性。

  • 标签: 附带词汇习得 听力 阅读 输入
  • 简介: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大学英语教育的一项长期的培养目标。当前全球信息智能化高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必然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最重要手段,尤其在特殊用途英语教学地位更加重要。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内涵、重要性、必要性、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特殊用途英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教学
  • 简介:多模态话语研究发现,不同模态之间是通过相互协同来共同实现讲话者意义的。在多种模态之间的互补关系,不同模态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主模态或基本模志的确定需要根据传递意义的效果来决定。在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对不同模态进行调整和协同,以更好地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 标签: 大学英语 多模态话语 协同 教学模式
  • 简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利于文化传承,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严重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注重消除和解决文化失语现象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重中之重。

  • 标签: 中国文化失语症 大学英语教学 对策
  • 简介:在《自由的恶作剧者》,杰拉德.维兹诺开篇传达了对美国白人政府颁发的道斯法案强行的侵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来挤压生存空间以及后续的同化政策极度不满。作者通过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借助印第安传统独特的"恶作剧者"形象和他们的反叛精神,戏讽和打破常规品质,反抗了主流社会(白人群体)对边缘社会(印第安民族)的压迫。恶作剧者们分别从狂欢化的反教条主义,反二元对立,和反排他性三方面提升了民族的社会地位,同时完成了印第安民族文化传统的保留和重塑,保证了未来的发展。

  • 标签: 杰拉德·维兹诺 《自由的恶作剧者》 狂欢化
  • 简介: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借助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彼此间对话畅通无阻,其中汉英双语方式的互动更为频繁,汉英语码转换更是一大特点。以社会语言学为理论框架,选用微信聊天记录为语料,研究会话汉英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同时,还探析男女性别在使用语码转换功能上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语码转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丰富了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的实证研究。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汉英 语码转换 微信聊天 社会功能
  • 简介:中美文学不乏以历史为背景而写就的优秀作品。威廉·福克纳和金庸的小说便是这一方面的代表。尽管两位作家来自不同的民族与文化背景,却都非常关注历史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以及历史给予人的影响。通过解读其小说中的人物,可以窥见福克纳与金庸共同关注的问题,即历史与人的关系。来自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金庸和福克纳在传递着这样一个相同的信息:历史记录着人类的发展历程和事件,对人的当下和未来具有借鉴意义。如果将历史记录的重要性扩大,进而迷恋这种记录,则无法正确对待人与历史的关系,人的精神和人格在迷恋中会扭曲变形。

  • 标签: 中美文学比较 历史重负 福克纳和金庸 精神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