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基于构式语法理论重新审视现代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构式原型和子类承继的梳理,就构式语义偏移现象进行解析。构式语法理论注重对构式义的提炼,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整合效应,这不仅是语义层面的归纳,更是语用层面的概括。

  • 标签: 构式语法 双及物构式 理据 承继
  • 简介:转折连词“但(是)”“不过”“只是”均来源于限制副词,是现代汉语转折连词中的典型成员,三者在共时平面上存在着一系列差异。文章从句法条件、语义轻重、心理期待三个方面对三者的差异做了全面的描写,并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探讨了差异的形成机制。

  • 标签: 转折连词 量级模型 “行 言”三域 语法化
  • 简介:研究语言历史的方法主要有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和依据文献材料的语文学方法。历史比较法以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的差别为前提,如果缺乏这种可资比较的材料,只能采用内部拟测法。内部拟测法根据一种语言的材料,着眼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从共时分析中得出历时的结论。语文学方法也是只就一种语言的材料探索语言的演变过程,因而有人把它看成内部拟测法的一个变体。汉语上古音的研究,经过清儒的考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考证文献只能得出音类,要揭示音系的面貌,还得拟测出各个音类的音值。拟测上古音的工作开始于二十年代初。由于现代汉语的方言及不到上古,亲属语言没有深入研究,历史比较法用不上,因而需要把传统的语文学方法与内部拟测法结合起来,进行探索。实现这种结合的第一个人是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后来,王力、董同和、李方桂等学者又在高本汉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使上古音系的轮廓逐步明朗起来。本文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上古音研究中谐声原则与声母的拟测,韵尾的拟测,诗韵与主要元音的拟测等主要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论。

  • 标签: 高本汉 内部拟测法 汉语上古音 上古音系 历史比较法 元音
  • 简介:文章通过对大量调查研究资料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关于粤东闽语内部应该分为2个方言片和4个方言小片的新观点。文章从语音和词汇两个方面对粤东闽语的内部差异作了介绍和分析。

  • 标签: 粤东闽语 方言片 潮汕话 福佬话 语言演变
  • 简介:《世说新语》双音复合词内部形式反映对象特征类分李杏华《世说新语》中有双音复合词1326条,从内部形式反映对象特征看,复合词可分为表象和表质两大类。表象复合词内部形式所反映的对象,能诉诸于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例如,声音、气味、状貌、外在行为...

  • 标签: 内部形式 《世说新语》 双音复合词 对象特征 结构项 行为特征
  • 简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历来以叙事周详、言简意赅、寓意深远而令人称叹。其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郑伯、公叔段、姜氏,所揭示的思想意蕴,一直引人沉思。或云郑伯乃阴险狡诈、伪善的统治者,或云郑伯乃深谋远虑、宽怀大度的君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 标签: 郑伯克段于鄢 伦理道德 封建家族 左传 讽刺 沦丧
  • 简介:汉语动结式是在句法中生成的结构,本文从补语对述语的“完结”功能出发,提出补语在汉语动词短语内部投射为“完结短语”,是述语最近的功能短语,是动词的“内部体”,补语给述语动作一个“完结”状态。并通过分析名词短语的受影响性,指出动结式的宾语是补语指派的论元。“完结短语”这一理论假设解决了将补语处理为句子第二谓语所产生的很多理论问题,使动结式分析具有语言类型学的普遍意义。

  • 标签: 动结式 补语 内部情态体 “完结短语”假设
  • 简介:音系的结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上)──汉语的介音对声母系统的演变的影响徐通锵汉语有丰富而浩瀚的文献,这是研究语言史的宝贵资料,我们的先辈学者曾用这些资料为汉语音韵的演变整理出一个大致的轮廓。由于方块汉字不能如实地反映实际的语音演变,因而要对演变规律进行...

  • 标签: 内部拟测法 结构格局 声母系统 介音 音系结构 汉语方言
  • 简介:“焦点访谈”节目之所以收视率居中央电视台各栏目榜首,是因为什么?从形式的角度来看,标题具有文采美:或古朴雅致(如1998年3月20日揭露成人高考作弊现象的《为者如此,师道焉存》),或通俗明快(如1998年6月28日揭露土地使用违法现象的《上有土地法,下有土办法》),或平仄相同(如

  • 标签: 文采美 “焦点访谈” 篇章修辞 《水浒传》 作弊现象 成人高考
  • 简介:设计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以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基准,在初步感受张承志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坚守”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感受张承志散文中浸润的精神魅力,达到培养学生鉴赏散文义理内容的能力。

  • 标签: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 课堂生成 认知能力 精神魅力 设计理念
  • 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写信的实用意义,掌握书信写作的正确格式,了解信封的写法2.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能够运用简单的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教学重点:掌握书信写作的正确格式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写信的兴趣,能够运用简单的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明确易懂。教学过程一、观看微课,自主学习1.以《西游记》为故事背景,引入《学写信》微课视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学动画,自学写信格

  • 标签: 一封信 传统板书 唐僧师徒 内心需要 记忆型 直观化
  • 简介:文化是人类长久积累沉淀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元素在现代工业设计中运用。在工业设计中,文化更具有地域性,生动体现了一个地方和民族的文化观念。这种形象的表达,体现了中国传统元素的丰富性、复杂性,更具有传承性,能够促进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

  • 标签: 工业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 应用策略
  • 简介:设计针对说明文内容单调的特点,深入挖掘文本中能激活学生阅读与思维的教学资源,为说明文的赏读教学提供了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这里将把教学分为三个板块,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美感享受中自主完成学习目标。

  • 标签: 教学设计 《苏州园林》 学生阅读 阅读文本 教学资源 学习目标
  • 简介:一份能准确反映情况和分析问题又有深度的调查报告,可以成为领导制定方针政策、解决问题的可靠依据,但如果调查报告中的资料、数据失实,则可能导致作出错误判断,失去其调查意义。因此,做好调查工作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必要前提。在调查中,我们一般有多种方法,如开调查会、个别访谈、现场察访、统计调查、网络调查等。

  • 标签: 调查问卷 设计 统计调查 网络调查 调查会 领导
  • 简介: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应该贯彻"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但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一些语法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贯彻"精讲多练"这个原则并非轻而易举之事.本文就部分语法内容教学语境化处理,即如何使第二语言的部分语法项目通过语境教学法,让学生由理解语法到学会运用语法这个问题,在教学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并认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的语法讲解除了要简短、切中要害、减少专门术语的使用以外,还应该尽可能设计一些相关的语境,让学习者在练习中学会语法,使语法教学变得愉快、有趣.另外,本文还提出了在语法内容教学语境化处理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 标签: 对外汉语教学 语法教学 语境设计 教学方法 第二语言 课堂教学
  • 简介:教学设想《滕王阁序》是人教版高中课标教材必修五第二单元的课文。教学本文,笔者想首先从“四美具,二难并”切入,通过探究“四美”“二难”为何和课文是怎样写“四美”“二难”的,打通前半文;然后从“兴尽悲来”切入,探究“缘何而悲”和作者的思想是否一直都是消极的,打通后半文。

  • 标签: 《滕王阁序》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标教材 人教版 课文
  • 简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更是如此。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的有效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合理设计问题是教学进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随意的、精糙的和不讲究质量的问题只能是流于形式,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精心设计的问题则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想象与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问题设计 层次 思维 课堂效率
  • 简介:本文主要论证以下几个问题:华文水平测试的必要性;它的参照性质;宏观结构;语言要素标准和语言能力的标准;拟突出的内容。除了第一个问题,其他几个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回答同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华测的特点,这是华测总体设计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本文最后列举了基于华测能够作出的9大决策——这是决定华测价值的重要砝码。

  • 标签: 华文水平测试 总体设计 决策
  • 简介:孔子学院成立10年来,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宣传中国语言文化,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诸多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归纳,提出了文化活动设计的6个主要原则,并以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比赛为例,介绍文化活动的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活动的举办进行反思,提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要重点思考本土化的问题,如此才能促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使孔子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孔子学院 中国文化 文化活动 中文比赛 本土化
  • 简介:本文这里以'助人为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思品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 标签: 思品 助人为乐教学设计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