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库特人,是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人数较多的土著民族之一.据1979年人口统计,总数为32.8万人.主要分布在勒拿河中游及其支流维柳伊河、阿尔丹河等地.关于这一民族的起源问题早就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8世纪,著名西伯利亚史学家米勒等人就提出了库特人"源于南方"的主张,认为是居住在贝加尔湖地区的突厥人北迁后形成了这个新的民族.后来,这种看法一直被视为权威性的观点,并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学者又通过库特人口头传说以及对语言的分析和民族特点的研究,为库特人源于南方的理论提供了更多的论据.

  • 标签: 雅库特人 雅库特语 通古斯人 民族学 西伯利亚 贝加尔湖
  • 简介:<正>马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他是我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科学家、著名教育家和爱国诗人。他先后留学日本、德国,是我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历任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军政府交通部长、秘书长,广西省省长。“九一八”事变后,他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的投降卖国活动,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热忱的诗篇。他把西方有关民主和科学的著作大量翻译到中国来,对于启迪民众,唤醒民族,

  • 标签: 马君武 孙中山 爱国诗人 留学日本 南京临时政府 著名教育家
  • 简介:新见崔汉衡墓志内容涉及了对唐代博陵崔氏世系的补正,同时对于中唐时期与吐蕃的关系也有所补益。崔汉衡墓志的出土,可以正《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崔汉衡在安史之乱期间开始在地方任职,到贞元十一年(795)去世于晋慈隰观察使任上。他在近40年的仕宦生涯中,数次出使吐蕃,并且在平定"奉天之乱"中引吐蕃军队助平乱,平凉会盟,吐蕃背盟,崔汉衡被俘。崔汉衡的仕宦生涯是中唐时期与吐蕃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因而崔汉衡墓志的出土,对于补益中唐时期的政治史、与吐蕃关系等多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幕府 吐蕃 奉天 军队 新唐书
  • 简介:本文对研究同源词的材料进行了归纳分析,论述了研究同源词的特点,总结了王念孙对同源词研究的贡献.

  • 标签: 《广雅疏证》 同源词 研究
  • 简介:热贡卡艺术脞说胡青华据西方学者提供的材料,佛教艺术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一世纪就出现了。它起初的形式是非人格化的,佛并不是以人体的形式出现。而是用某些象征物来代替。如一座印度塔,它用于珍藏佛的遗物,象征着佛的真体;一个法轮,一棵菩提树,它们都象征着...

  • 标签: 唐卡艺术 艺术特色 唐卡画 热贡 十二指 佛教美术
  • 简介:在整个吐蕃时期,吐蕃和唐朝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使者往来。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吐蕃遣使入,唐太宗随之遣冯德遐赴藏抚慰,蕃之间长达200多年的官方交往由此开启。蕃首次遣使往来是在赞普弃宗弄赞平息部落叛离,于633年迁都逻些后,内部局势稳定,积极向外拓展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为文成公主入藏作了积极的铺垫,为此后藏汉两族人民之间更进一步地频繁往来,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 标签: 唐朝 吐蕃 使者互访 考述
  • 简介:晚唐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危机加深,战乱频仍,社会急剧动荡,对于季的文学发展与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今人谭优学先生将晚唐诗分为三派:“一是以艳丽著称的温李派,以韩偓为代表;一是以寒瘦苦吟为主的贾岛派,以李洞为代表;一是著重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继承元白新乐府精神的这一派,以皮日休为代表。”(《唐诗人行年考·薛能》)基本上把握住了晚唐诗坛的三大走向。但把韩偓归入艳丽派,显然是就其《香奁集》立论的,虽然不无道理,却不很准确。韩偓的诗歌创作决不是《香奁集》所能范围的。

  • 标签: 韩偓 香奁 谭优学 民生疾苦 新乐府 李洞
  • 简介:吕温是唐代亲临吐蕃的使者兼诗人之一。其在出使吐蕃期间,撰写了大量的边塞作品。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诗人表现出闭留绝域的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爱国忧民的情怀。其中,爱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是令诗人“常自悲”的真正原因。

  • 标签: 唐朝 吐蕃 吕温 异域 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