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机关服务育人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新时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机关服务育人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

姜勇,杨旭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党委保卫部,辽宁,葫芦岛 125105)

摘要基于“三全育人”工作的背景下,针对构建高质量服务育人体系,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对高校服务部门提出了新挑战,如何顺应时代发展步伐,深入推进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将服务育人落到实处,高校的服务部门需要重新提高认识,在新的体系中重构育人的使命,在落实服务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三全育人;高校机关;服务育人

引言

高校作为祖国优秀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等教育集中代表了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和能力。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提出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整体方案,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个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作模式。

高校教职工一般设置三类岗位,即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技能岗,分别组建专任教师、机关管理人员和后勤教辅人员三支队伍,对应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三大育人体系。但在具体实践中,服务育人的主体又不完全与后勤保障人员对应,因此有必要先明确服务育人的主体,确定其职责范围,为更好的服务育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提出新的路径。

1.高校服务育人研究现状

《实施纲要》提出的十大育人体系明确提出服务育人的基本任务: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把握师生成长发展需要,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积极帮助解决高校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根据《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高校的后勤、图书馆、校医院、保卫部(处)等服务部门,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们的服务能力应该得到重视。

1.1服务育人的新使命

全新的服务理念对高校的服务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形成了新的使命。高校半封闭或者全封闭的校园内部,形成了一个衣食住行都由内部完全解决的小社会。进入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全方位的监控系统为师生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校园网络辐射到校园内部每一个教学楼、食堂、公寓以及图书馆、校医院、综合楼。可以说服务部门的服务项目囊括了师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三全育人”的重心在“全”,要求以全员参与育人、全过程实施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结合,构建育人新模式,营造育人新生态,全面实现从“教”走向“育”。这就要求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将成为“育人者”,高校的服务部门也理应担任其育人的重担,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整合教育管理资源,构建多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强大服务工作合力,共同肩负育人的使命,成为“大思政”工作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1.2服务育人的新高度

服务育人遵循着育人导向,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坚持协同联动,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服务的落实问题。在具体实践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就师生关心的问题,研究具体方案,真正做到“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新时代新要求,服务育人应该有其新高度;积极帮助解决师生工作学习中的合理诉求,就师生关心关注的生活常规性问题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集中在一个办公区域,形成“一站式”服务,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做到教育人和引导人。在为师生生活点滴小事上好服务,通过服务实现自身的价值,努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

2.高校机关服务育人的现存问题

对照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开展了各具特色“三全育人”系列工程,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随着“三全育人”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聚焦“服务育人”领域中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和难点。一是常见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一件小事,会折腾几次签字盖章才能处理完;部门间的职能交叉,相互推诿扯皮,怕干活怕担责,增加办事难度;二是主动服务师生意识不强,把师生认为是“被教育者”,服务主体变成了高高在上管理者;三是服务育人质量不高,个别服务部门的管理者还存在严重的官僚主义,导致服务水平处于低端运行,工作任务推行难,服务育人搁置,师生意见较大。

3.高校机关服务育人的对策研究

高校服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为师生服务,在服务中育人。如何做好服务育人?结合《实施纲要》的精神,高校应明确服务育人主体,提升服务育人的能力,做好服用育人的落实工作。

3.1明确服务育人的责任主体

“三全育人”体系建设要直面问题,聚焦补短板强弱项,短板和弱项也就是实践当中的重点和难点。服务的主体就是工作的重点。不同高校的职责划分略有差异,但大致可以分为后勤部、图书馆、医院、保卫部(处)四大部门。分别实现高校内的校内衣食住行供给、图书资料查阅、医疗服务和安全保卫工作等服务项目。在具体分工中,上述部门的管理者多为行政管理岗,而具体落实工作的则多属于工勤人员。提高服务育人的质量就要从管理者到工勤人员齐抓共管,形成“上、下”两层责任主体。“上层”的主体,管理者是具体职能部门的决策者,也是组织育人的引领者。管理者要提高思想意识,避免出现“官本位”思想,不可“重任务轻育人”的管理偏差,忽略了对师生服务过程。“下层”的主体,多是工勤人员,负责具体是服务工作。工勤人员流动性大,录用程序简单,整体缺少专职培训,服务意识水平不高,个别人员甚至“不作为”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大对工勤技能岗位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力度,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意识。

3.2提升服务育人的综合能力

聚焦顶层设计,结合《实施纲要》精神,明确提出服务育人的能力提升。

一是强化育人要求。“三全育人”强调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全员”是服务育人的两层主体,共同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提供便利的衣食住行的保障。在其人员的聘用、培训和考核等环节上不断提升服务主体意识,增加参与感责任感,为高校的“三全育人”工作贡献应有的力量。高校应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整体大格局,在“全员”参与下,构筑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格局。

二是明确育人职能。服务育人要明确自身定位,提供靶向服务,才能做好服务职能。具体来说,图书馆做好图书资料服务,建立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优化馆内环境,提高馆藏利用率,引导师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引导学生走出宿舍,走进书海;安全保卫服务中,加强校内“三防”建设,确保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行消防、网络、交通、食品安全普法活动,引导师生提高各类安全意识;医疗方面,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卫生知识讲座,开展传染病预防、心肺复苏、外伤急救等专题知识课程,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意识和习惯;后勤保障服务中,推动节约型校园的系列活动,如“节粮节水节电节能宣传周”;在各种维修服务中,提倡微笑服务、快速便捷的服务等。

三是增强供给能力。高校的衣食住行、就医、安全等问题,都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育人的质量,让师生有入校如家的舒适感。服务部门的管理者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出符合本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改变固有的传统思想毒瘤,迎接新时代的新风。要建立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全内容公开,逐步完善“阳光校园”平台,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3.3做好服务育人的细节落实

一方面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服务部门划分职责,工勤人员细化责任表格,形成“人人育人”。将工勤人员的服务质量与工资待遇紧密连接起来,实现“事事育人”。全校多部门密切协调,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真正做好服务。校内各级部门共同促成服务育人,利用好“人、财、物”投入到为师生服务当中去。优化校园内部环境和实验设备,完善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图书馆充足的文献资料,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医疗服务等等,让师生能够沉浸在书香的海洋。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成立“服务育人示范岗”,逐步形成立德树人的新风气。

另一方面要确保制度的长期有效。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针对服务育人的上下两层主体,针对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制定出细化的打分表格,相关部门、有关师生进行多维度评分;并定期公开评分结果,作为考核的标准之一。二要确保服务育人内容的延续性。政策制定往往随着管理者的岗位变动而随时取消。应由校党委统筹安排,制定好长期计划,应对可能的变化(如管理者调动),确保服务育人长效性。这也是“三全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具体体现。三要同时,高校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课题立项研究,鼓励普通工勤人员参与课题研究,在平凡的岗位上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全面推动形成新格局,为高校人才培养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教党〔2017〕62号

[2]张晓东.“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9(7).

[3]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8(18).

[4]朱平.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实践研究, 2019(2).

[5]王胜本、李鹤飞、刘旭东.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服务育人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