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传承中的有效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红色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传承中的有效途径研究

宋超

汪清县第三幼儿园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133200

摘要: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日益增加,而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红色文化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其中。在幼儿园教育工作开展期间,基于和文化背景下,大批教育工作者对于日常教学课程进行了探索与分析,希望进一步促进课程体系的持续丰富与完善。本文作者针对和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红色课程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进一步促进红色课程的科学开发,从而进一步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模式的优化持续拓展,以便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丰富。

关键词: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化建设

引言

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化建设,旨在通过了解、学习革命传统及红色精神,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在课程化建设中,要了解幼儿的心智特点,以形象、生动、趣味为指导,整合红色文化教学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体验活动,让幼儿从红色文化中习得优秀传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坚韧意志,养成良好品格。

1开发幼儿园红色课程的价值

从文化传承的视角分析,在文化背景下,通过积极做好对于幼儿园红色课程的合理开发,幼儿教师可以运用课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幼儿群体合理实现对于红色文化内涵的充分理解和清晰认识。在此期间,通过结合历史人物和相关故事对于红色文化进行讲解和说明,幼儿教师可以进一步强化幼儿对于红色文化内涵的认知水平,这一点对于红色文化认知效果的优化与改善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有利于促进红色文化教学工作质量的持续提升。在教学工作开展期间,通过积极做好对红色的持续开发,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实现对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内容的分析和解读,其有助于丰富教学工作的组织形式并积极做好对于日常教学工作的科学创设。在教学工作实施期间,通过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持续探究,幼儿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结合学习的机会对于自身价值观念进行培养与树立,这一点对幼儿群体思维能力的充分延伸,同时促进了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组织形式发展,为新时期幼儿教育工作综合能力的提升拓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红色文化教育对幼儿园发展的影响

第一,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大力发展红色文化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幼儿对外界的改变是最敏感的,他们没有最起码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在此时期进行一定程度的红色文化宣传,树立起“红色模范”的良好形象,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正确的、正确的道德观念。同时,在孩子们身上,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敬老爱幼,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中国传统道德。第二,新生代很少理解上一代的历史,而且由于社会和网络等负面影响,部分孩子对红色文化产生了不理解,不接受,甚至抗拒的情绪。但是,因为大多数孩子从一开始就生活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所以他们常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他们没有足够的毅力和胆量去克服困难;二是缺乏团结互助和尊老观念。

3幼儿园学前教育对红色文化课程的开发

3.1以具象化、游戏化为原则,转化红色文化精神资源

红色精神对幼儿来说较为抽象,在资源选择及目标设定中,教师注重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情感需求相链接,以游戏化的形式,将其具象化,引导幼儿感受红色人物及红色基因蕴含的理想信念。比如,在“航天精神”主题活动中,教师以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为切入点,从幼儿关注的宇航员、空间站等兴趣点入手,生成主题活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资料,了解航天英雄故事,用积木搭建火箭发射塔、拼插航天飞机,用纸箱等操作材料制作空间站、设计宇航服,在一次次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

3.2对红色文化进行归类,使教育更加系统化

由于红色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在开设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没有把它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因此,幼儿园要针对大、中、小三个年龄层的特征,结合红色文化的特征,制定一系列的教育计划,儿童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过于肤浅,不能对其含义进行准确的理解。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将他们所熟知的红歌如《我和我的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等引入到教学中去。能够让孩子们一边聆听,一边受到红色文化的影响。等他们对“红色”有了基本的认识,就会参与到“红色”的行动中去,比如“我要送饭”,比如“小军官”等等。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阶段发展差异,对其进行合理地分类,并以其为基础,以幼儿的特征为依据,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学习内容,从而创建出具有个性化的“红色文化课”。

3.3走进红色基地,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幼儿美术属于视觉艺术范畴,而视觉系统是重要的感官系统,人们接收的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传递到大脑的。对于幼儿而言,视觉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因为幼儿对于世界的感知是以视觉形象作为基础,而审美活动也是通过视觉系统完成的。美术活动以观察为基础,幼儿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等获得对事物的感知。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美术教育资源,幼儿园需要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红色基地,从而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创作出蕴含红色文化美术作品。比如,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去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近距离观察英雄人物雕像、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像等,让幼儿在红色文化的洗礼陶冶之下,增强知识储备、扩展认知,提高审美鉴赏力。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参观人民军队,近距离接触部队文化,了解军人服装的颜色、花纹、图案等,从而感受军服的色彩美、协调美。幼儿通过视觉感官,提高其观察能力,同时也为美术创作积累经验,提升美术鉴赏力。

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化建设,要让幼儿始终沉浸于浓郁的红色精神中,直观、真切地体验红色文化教育的“情”与“景”,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幼儿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教师要有效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利用游戏、主题教育、节庆活动等方式,做到因地制宜,明确目标,细化方案,真正让幼儿从中获得激励和感染,收获良好品格和伟大精神。教师作为课程推进者,更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学科教研,探索红色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融合路径,提升幼儿园红色文化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姜玉霞.幼儿园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及优化方案[J].天津教育,2022(34):171—173.

[2]张健枝.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红色文化的研究[J].教育界,2022(27):125—127.

[3]王朝琼.红色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探析[J].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29).

[4]刘影平.播撒红色教育培育红色传人——将红色文化课程融入幼儿教育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20(07):62-63.

课题信息: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   GH23003   

课 题 名 称    红色基因在幼儿园中有效传承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