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1
/ 2

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创新

厉子毅

南昌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临床医学(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项目)204班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具有陶冶情操、寄托情感、愉悦身心的价值;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德育、美育、智育的功能。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家和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了音乐的独特艺术价值和育人价值,并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由此可见,音乐对于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教育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技术技能等硬实力的提升,更要关注大学生思想品质、精神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然而,大学生软实力的培养是一项全方位、深层次的复杂过程,高校只有将艺术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才能更为深入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音乐;现状分析;对策创新

引言

音乐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这就意味着,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教学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来不断对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调整、改革和创新,以更契合学生思维特征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全新的音乐教育理念来更好地实现音乐教学的效果。

一、现阶段大学音乐教学过程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

由于学校和教师目前并未认识到音乐专业不是一门专业,因此中国高校普遍很少注重音乐课程的开展,但音乐专业在大学教育中实际上是有极高价值的。如今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大学生不仅应该学习个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利用其他能够扩展个人视野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领域。音乐课具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心灵的特性,他们的音乐能力不断提高,因此音乐课并不是一门可以成为的科目,而且许多大学音乐教师都是越来越保守和创新的。 老师们喜欢用他们熟悉的教学方式,而不做相应的调整,同时也不考虑音乐的发展,这当然会限制学生的音乐发展对音乐学习者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为重要。有些学校认为音乐课程很简单,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教育设备,因此对它们的关注不够,从而影响了它们未来的专业发展。但这在无形之中会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同时,目前大学的音乐教育多仅针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作为非音乐专业的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学生却无法获得相关的专业音乐教育。

二、大学音乐优化对策

(一)合理利用数字化工具辅助音乐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行业都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音乐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新媒体平台辅助教学。目前已经有很多教师都在利用微信群和钉钉群等工具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还有一部分教师会从慕课、B站等新媒体平台寻找教学资料,丰富教学资源。还有的高校正在使用智能音乐教学平台,尝试将音乐教学和科学技术相结合。智能音乐教学平台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和水平推送不同的学习内容。还有的智能教学平台能利用AR和VR等设备,提供包括数字乐理、视唱练耳、演唱、音乐制作、后期音频编辑等多种教学内容。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与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合作,研发出更多的适合高校使用的音乐教学平台。

(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主要讲解理论方面的知识,如乐理知识、器乐知识等。这些理论知识的专业性较强,一些学生因为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困难,另外,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也会影响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学内容改进工作,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一方面,增加音乐实践内容。教师可以根据理论内容,适当安排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增加传统音乐内容。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将传统民族音乐加入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能有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三)合理设置音乐课程,满足大学生学习需求

音乐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高校学生成长的需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兴趣爱好,在已有课程的基础之上设置多样化课程。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缺乏乐理知识这一现状,高校可以增设《基本乐理》《音乐入门》等基础知识类课程,学生需要具有基本的乐理知识才能更好地欣赏和感悟音乐,才能从音乐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素养;应该增加技能类公共选修课程,比如,声乐、舞蹈、合唱、器乐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音乐之美,更好地培养文化素养;还应增加“采风类”选修课程,定期带领学生到本地的剧院观看演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采风类”课程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目前很多高校多开展校园歌手、文艺汇演等音乐活动来丰富学生日常,但除此以外,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还应该大力开展音乐选修课,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享受到较为专业且系统的音乐教育。这不仅有助于发挥音乐的“调和剂”作用,还有可能发掘一批怀揣音乐理想的年轻人才,增加其未来人生可能性。

(四)加强学科体系建设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大学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一些音乐课程转换为必修课,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相关要求严格学习成绩,并根据不同的音乐教育学期安排专业考试,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学习音乐和练习,在大学里增加尽可能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的音乐理论和技能,而不会影响整个教育过程, 并鼓励学生学习某些音乐中包含的艺术和故事,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理解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现状,加强音乐教育系统的结构,有效地拓展一些与广泛领域相关的音乐知识或理论,设计一些喜爱或有吸引力的音乐课程,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完成音乐课程和舞蹈课程, 艺术和体育等等,让学生能够扩展学习音乐的空间和平台,并帮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欣赏和学习音乐。

(五)完善音乐教学评价,强化大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评价是高校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关卡”,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为此,高院校应逐步摆脱注重选拔功能测量、标准化考试的评价模式,采用具有反馈功能的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方位考量。根据音乐课程性质和课程特点,形成具有音乐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方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等内容融入到评价体系之中。评价方式方面,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专家评价等不同形式,使教学评价更为全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就需要结合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当前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来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音乐教学新路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滕焱.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创新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0,35(05):116-117.

[2]胡光焘.大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黄河之声,2019(15):31.

[3]王雯婧.大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创新对策探析[J].北方音乐,2019,36(11):200.

[4]赵蓓.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8,36(05):195-196.

[5]张怡红.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创新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8(10):4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