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6
/ 4

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研究

仇夏艳

延边大学.

[摘要]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本文基于汉语教学设计与管理的实操课程,对延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25位学生的教学能力培养过程进行个案研究,记录并分析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从“研究设计”“研究结果与分析”“教学能力培养建议”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  教学能力;个案研究;培养建议

0、引言

中文教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但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关乎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中文的兴趣以及效果,而对外汉语专业培养模式[1]加强了外语能力的培养,增设了对外汉语各类教学法课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培养目标明确,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比较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并且还受过诸如教学技能、语言知识教学法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学训练,毕业后,更加容易进入对外汉语教师的角色,而培养时间也大大缩短。

以往的研究往往从小范围的个案入手,如曹丽梦,朱勇的“对外汉语教师形式聚焦教学个案研究”,刘弘,严靓雯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师语言使用情况考察——针对一位三年教龄教师的个案研究。对于本专业的汉教学生教学能力培养过程研究尚且不足。本文对从2022年9月16日到2022年12月16日期间在延边大学进行的“汉语教学设计与管理”课程学习的研一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分析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课程以25位学生的实操试讲为主,涉及三种试讲方式,提前录视频线上播放、线上试讲、线下试讲。训练过程中,师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训练者的不足以及优势。本文从“研究设计”“研究结构与分析”“教学能力培养建议”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优势、问题、提升效果等。

一、研究设计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自延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25位学生,笔者在2022年9月16日到2022年12月16日期间对这25位学生进行“汉语教学设计与管理”课程学习时进行记录并分析。

1.2 研究问题

本文关注的问题有:(1)25位汉教专业的学生第一次试讲时有哪些优点以及缺点?(2)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第二次试讲时是否取得明显进步?(3)针对试讲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改进?

1.3 研究方法

本本采取课堂观察法对25名汉教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第一次试讲优势分析

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延边大学汉国教班级共25人,在历时三个月的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闪光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的师生互动,如:“摘”、摸热水袋、词语拍拍乐、猜谜语、“一只手”打开咖啡的导入;动态图的运用,如:动态展示笔顺、动态图笑起来;适当的词语拓展,如:爱情-亲情-友情;表达严谨,如:一般来说,丈夫是男性的一方,妻子是女性的一方;随讲随练;区分词语:如“另一个”和“另一些”;语速适中;环节衔接自然等。

1)趣味性的师生互动在任何课堂中都十分重要,有趣的活动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如:在讲解“摘”这个词语时,教师跟学生进行互动“摘下眼镜”,“摘下帽子”;在讲解“一点儿......也/都+不......”时让学生摸热水袋;复习上节课的词语时可以使用“词语拍拍乐”的游戏,将男生女生分成两组,然后比赛拍词语;讲解《左手握右手》的新课前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并且谜语的难度不高,也可以通过“一只手”打开咖啡这样的互动小游戏增加课堂的乐趣。提问问题时可以借助一些游戏进行随机提问,可以是随机提问某个学生,也可以是随机问题某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提问而不是老师随机点名或者提出问题。

2)有些容易写错笔顺的汉字或者笔顺太多对学习者有难度的汉字,动态图的演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准”这个字的四横笔画容易出错,因此有必要进行演示,对于语言点“起来”的本义或者引申义,动态图都可以轻松演示,尤其是引申义的用法,需要注意的是要演示从没有开始到开始这个过程。

3)词语拓展在二语教学中尤其需要把握“度”,拓展得太少,学生词汇量不够,拓展得太多,学生学习负担大。但在学习“爱情”这个词语时,用语素法拓展了“友情”和“亲情”等词语是恰到好处的。

4)教师在课堂上的表达严谨,如:一般来说,丈夫是男性的一方,妻子是女性的一方。这里的“一般来说”很有必要,因为国外的文化跟中国大不一样,尤其是对待“同性恋”这个问题上。

5)第二语言教学讲究“精讲多练”,不仅如此,及时练习也十分重要,因为记忆的容量还有时间都是有限的,等积攒的内容过多再进行练习会产生混乱或者遗忘。一般来说,安排每个知识点后进行及时练习,而后再综合练习更有利于知识点的巩固。

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区分相似的词语,如“另一个”和“另一些”的区别,“不”和“没”的区别也有利于汉语学习者明确使用规则,减少误用的次数;适用的语速有利于汉语学习者理解教师的表达,但对于初级入门的学生,教师的语速可以适当再放慢,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再适当调整语速;课程环节“导入”“讲解”“操练”“小结并布置作业”需环环相扣,但也要注意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需做到自然。

2.2 第一次试讲问题分析

据了解,大多数同学没有对外汉语教学经历,因此在试讲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用A~Y的25个英文大些字母代替25位同学的真实姓名以保护隐私,表1中记录了每一位同学在第一次试讲中出现的问题:

表1:试讲问题记录

学生

试讲问题记录

A

上课用语太难;解释过长或过难;课程目标等不需要出现在给学生用的PPT上;提问引导语不够;词和语法点的讲解混淆

B

上课用语太难;英文解释过多;解释过长或过难;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如:没有标点符号

C

课程目标等不需要出现在给学生用的PPT上;提问引导语不够;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如:省略号错误;小组活动介绍不够

D

缺少导入;学生缺乏开口度;提问引导语不够;同一语法点的两种语法没有分开强调

E

上课用语太难;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如:同学们和老师见面了两次;拼音错误;提问引导语不够;切入点和语言内容关联度不够

F

讲解方法有待优化;语速过快

G

上课用语太难;讲解不够清晰;PPT上面的汉语表达太难,如:壹贰叁肆伍

H

例句的选取不够恰当;语速过快;流程过快;教师的示范过程不够

I

问题的难度等级设置不合理

J

解释过长或过难;操练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开口度;

K

上课用语太难;解释过长或过难;学生缺乏开口度;

L

提问引导语不够;操练方式过于机械化

M

上课用语太难;教师用语不规范;解释过长或过难;提问引导语不够;流程过快;教师说的还和PPT不对应

N

上课用语太难;只提问了女生;英文解释过多

O

教师讲解出现错误;解释过长或过难

P

PPT出现错误;讲解不够清晰;学生开口度不够

Q

切入点和语言内容关联度不够;解释过长或过难

R

上课用语太难;PPT出现错误;学生开口度不够;结束课程太突然

S

重点不突出;上课用语太难;会意字的演示放置太多内容

T

上课用语太难;操练的难度高于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提到了但没有讲,容易造成学生持续追问

U

用“朱一龙”导入大家可能不认识;操练过于机械化;讲解放在了一堂课的最后

V

学生开口度不够

W

解释过长或过难;PPT字太小;

X

教师的讲解不够严谨;师生缺少互动;语气过于平缓

Y

讲解方法有待优化;课堂管理有待优化

不难发现,大家有许多共性的问题,如:解释过长或过难,英文解释过多,讲解不清晰......本质上都属于讲解问题;课程目标等不需要出现在给学生用的PPT上;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教师说的与PPT不对应;PPT出现错误;PPT字太小......本质上都属于PPT问题;问题的难度等级设置不合理;操练方式过于机械化;操练的难度高于讲解......本质上都属于操练问题。根据具体问题,笔者分为“讲解问题”“上课用语问题”“PPT问题”“操练问题”“学生缺乏开口度”“语速问题”“导入问题”“其它问题”等共8大类问题。

1)讲解问题。如:教师讲解词语“了不起”时,用到了“成龙”的例子,但是这两个词之间缺乏关联度,直接给出的结论是“成龙是了不起的人”,学生会困惑“为什么成龙是了不起的人?”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引导来增加关联度,比如:“怎样才是了不起的人?”“比一般人厉害吗?”再如“加油”和“好起来”之间也缺乏关联度。

2)上课用语问题。如:教师试讲过程中出现了“归纳”“印象”“分别”“严谨”“造句”“揭晓”这样的词语,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高,如果能将“归纳”改成“总结”,“印象”改成“想一想”,“分别”改成“每个人”,“严谨”改成“小心”,“造句”改成“说句子”,“揭晓”改成“发现”,教师用语的难度降级处理,便于学生理解。

3)PPT问题。如:PPT的几个部分用了汉字“壹贰叁肆伍”等词语进行表达难度过高,光从笔画上看就比“一二三四五”多出了不少。再比如PPT的字太小,颜色搭配不合理,以至于学生看不清楚,容易走神。

4)操练问题。如:教师讲解了“另”的用法,但是在操练的时候却出现了“另外”,讲解和操练不匹配,教师对于练习题的选取需要谨慎,否则就会导致学生产生疑惑。如,操练“既......又......” 的内容是教师给出了“温暖,舒适”等提示词,让学生补充句子“我们坐在新教室里,感觉......”这样的联系方式过于机械化,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不要限定在教师所给的范围内。

5)学生缺乏开口度。这是指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一直滔滔不绝地进行讲授,留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很少,或者及时让学生发言了,学生所表达的句子并不完整。如:练习“起来的引申用法”这个语言点时,学生回答问题仅仅是“笑起来”“哭起来”这样的短语,还不能算是完整的表达,教师应结合相关语境,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她的手机丢了,她哭起来了。”

6)语速问题。二语教学课堂中的学生对中文的应用程度往往无法达到母语学习者那样自如,尤其是初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那么教师的语速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如果教师的语速过快,那么学生来不及反应,则不能达到很好的输入效果。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不是读稿,从头到尾相同的语调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

7)导入问题。教学的四大步骤分别是“导入新课”“复习旧课”“讲练新课”“小结并作业”,“导入新课”有着吸引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的作用,因此不可或缺。同时也要注意导入的方式方法,有人用“朱一龙”的图片导入新课,但外国学生不一定认识,选用中国国际化的明星大家更熟悉。

8)其它问题。如:每个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太快,学生来不及反应。课堂管理不到位,当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时,学生说自己走神了,不知道教师在提问什么,教师用“没关系”进行回应,绕过了这个学生提问下一个,这样有可能对之后学生的管理产生不利的影响,学生觉得不认真听老师说话也可以,反正不会怎么样。正确的做法是教师重复问题并请学生回答,完成这个回答的过程。

表2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归类统计:

表2:试讲问题归类统计

问题分类

具体问题项目

出现次数

占比

讲解问题

解释过长或过难;词和语法点的讲解混淆;英文解释过多;同一语法点的两种语法没有分开强调;切入点和语言内容关联度不够;讲解方法有待优化;讲解不够清晰;例句的选取不够恰当;教师讲解出现错误;重点不突出;会意字的演示放置太多内容;讲解放在了一堂课的最后;教师的讲解不够严谨;

23

31%

操练问题

教师的示范过程不够;问题的难度等级设置不合理;操练方式过于机械化;操练的难度高于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提到了但没有讲,容易造成学生持续追问;只提问了女生;师生缺少互动;提问引导语不够;小组活动介绍不够;

16

21%

上课用语问题

上课用语太难;上课用语不规范

11

15%

PPT问题

课程目标等不需要出现在给学生用的PPT上;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如:没有标点符号;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如:省略号错误;PPT上面的汉语表达不够规范,如:同学们和老师见面了两次;拼音错误;PPT上面的汉语表达太难,如:壹贰叁肆伍;教师说的还和PPT不对应;PPT出现错误;PPT字太小

11

15%

学生缺乏开口度

学生缺乏开口度

6

8%

语速语调问题

语速过快;语气过于平缓

4

5%

导入问题

缺少导入;用“朱一龙”导入大家可能不认识;

2

3%

其它

流程过快;课堂管理有待优化

2

3%

根据表2可以发现,讲解问题出现的次数最多,共出现23次,占比31%;其次是操练问题,共出现9次,占比21%;上课用语问题和PPT问题,各出现11次,占比15%;学生缺乏开口度的问题共出现6次,占比8%;语速问题共出现4次,占比5%;其它导入问题,流程问题,课堂管理等问题共占比6%。以上问题究其原因跟教师经验不足有很大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手教师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讲解,上课用语,PPT和操练部分。其中,PPT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环节,只要认真仔细,再三核对便能够大大降低出现频率。对于讲解和操练的部分,则需要积累经验,逐渐纠正不足。此外,上课用语,除了教师积累经验,逐渐纠正之外,还需要充分的利用有意识的监控行为,教师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简单的表达,以便于学生理解。

2.3 第一次与第二次试讲问题对比分析

截止2022年12月16日,共有25位同学进行了试讲,17位同学每人试讲了1次,8位同学每人试讲了2次,图5是对这8位同学的2次试讲情况进行对比,以便于发现其中问题。

图1:两次试讲问题对比

由图1可以发现,8位同学,第一次试讲讲解问题和操练问题最多,第二次试讲中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一次出现的上课用语问题、PPT问题在第二次试讲中没有出现;但第二次试讲中出现了学生开发开口度,隐私,以及课堂管理等问题;而上课用语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至此,我们可以得到几个简单的结论,汉语作为二语的教学中,讲解问题和操练问题的纠正仅靠一两次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对于讲解和操练是一个需要逐渐积累的过程;而对于上课用语问题,PPT问题、导入问题,则可以通过教师自我监控和充分备课快速提升;教学课堂是灵活多变的,随时有各种问题发生,如:课堂管理,无意间侵犯到学生隐私等。但由于样本数量较少,仅对8位学生的2次试讲进行了对比,因此还不能反映出最准确的信息。

三、教学能力培养建议

通过25位同学第一次试讲的问题分析和8位同学两次试讲,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放慢语速。放慢语速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更是为了方便教师对自身的语言行为进行监控,说出适合学习者难度的上课用语,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将平常用到高级的词语进行降级处理,随着学习者汉语水平的提高,教师的语速和说话难度可以相应提高。             

第二,积累方法。不同的语言点,适配的导入方法,操练方法都有所不同,比如:讲趋向补语的时候结合图示法,讲“把”字句的时候结合动作演示法,讲结果补语的时候结合图片法、实物法,教师也是处在不断学习的过程,因此,对于常见语法点,教师需要积累一定的方法,并且及时进行归类总结。

第三,精讲多练。学习者学习语言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交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习者开口说,可以是读一读,可以是补充句子,可以是交际性练习。教师要用最少的话讲明白,甚至可以结合身体语言。

第四,充分备课。充分备课不仅可以大大降低PPT中的错误,也可以令教师仔细斟酌讲解和操练方式是否合适,涉及到的例句是否合理。教师可以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跟伙伴进行交流探讨,交互检查等。

第五,培养良好的汉语表达能力。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不自觉地会模仿教师,因此,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也要注意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监控自己的表达不要出现错误,避免口头禅和方言。

汉语教学设计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衔接步入社会后教学的关键一步,因此,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生应该在实践过程中将自己视为教师,认真对待。

四、小结

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有前景的行业,成为国际中文教师的道路上充满了乐趣和挑战。本文通过个案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包括优势分析以及问题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试讲次数增加后的提升效果,由于截止2022年12月16日收集到的数据仅有8位学生重复而且均为两次,所以描写还不够充足,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参考文献

[1]陈曦.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6

[2]陈奇.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22

[3]牟世荣.成功之路1进步篇[M].北京外文印刷厂,2008

[4]刘弘,严靓雯.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使用情况考察——针对一位三年教龄教师的个案研究[J].海外华文教育,2015

[5]曹丽梦,朱勇.对外汉语教师形式聚焦教学个案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7

作者简介:仇夏艳(1995-),女,汉族,籍贯:宁夏,延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1] 陈曦.汉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新思考[J].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2016,1(0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