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9
/ 3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为例

刘虎政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枢镇环城小学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可“四舍五入”与“形”又有何关联?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尝试设计了下面的教学案例,并付诸实践,在此分享教学实录,以供商讨。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二年级的估数到四年级正式提出采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乃至于在后期的学习中,该方法可谓无处不在。“四舍五入”法的采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纪的《淮南子》一书,我国古代的许多数学著作均提及该法的使用,如《景初历》、《皇极历》等,《九章算术》等书籍中也用类似方法求近似值;近现代的《新编小学生数学词典》和《小学教师实用词典》中同样明确指出“四舍五入”法的使用方法。但为何要“四舍”为何要“五入”呢?几乎所有的著作中均没作出明确的解释。老师习惯了方法的教授,学生习惯了方法的学习与掌握,然而这样的教与学,我认为失去的却是学习最本质的根基——思考。

【我的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才明确提出的,而前期对数的估算的学习是以“接近”等词汇进行描述,提前让学生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确实能降低教学难度、加快教学进度,同时也对本节课的教学带来直观的影响,但学生对于“四舍五入”的理解是否透彻,可通过下面这道题来深入探究:

例题:一个整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20万,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说,该题的错误率是相当高的,少部分做对的学生对此题的解释也含糊不清,而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无非是:①列举;②死记硬背,从而导致“求近似数”成为了教学中的“边缘地带”或“无奈的痛”。然而学生所失去的仅仅只是一道题的分值吗?我想:教学,不但要传授方法,更要传授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学情分析】

经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数的估算有了初步的体验且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甚至部分学生还能正确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取近似数。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编排中,将整万、整亿数的改写安排在本节课之前,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非整万数用“四舍五入”法求取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利用数轴探究“四舍五入”法的来源依据,尝试在数轴上圈出近似值的取值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数学习惯及模型意识。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在数轴上圈出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取值范围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请快速估出下面各数

41≈      53≈      67≈      89≈      101≈      199≈

40        50        70        90        100        200

你是怎样估的?请说出你的方法

生1:例如41离40最近、53离50最近,这样估出来的。

追问: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离得最近?(学生没有办法回答)

生2:用“四舍五入”法估出来的。

追问:什么是“四舍五入”?

生:就是4和比4小的要“舍去”,5和比5大的要“入”。

追问:“舍去”是不是这一位就不要了?“入”是往哪里入?

生:“舍去”不是不要,是把它变成0;“入”是向前一位入1。

再次追问:为什么要“四舍”?为什么要“五入”?“五舍四入”行不行?

生:......(此时学生已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同时产生新的疑问,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后记:到这里,学生已有的经验无法解答这些问题,也突显出他们对四舍五入只知其,不明其,进一步验证了探究四舍五入其本质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也给学生留下诸多疑问,引发思考。)

看来,同学们只知道要“四舍五入”,却不知道为何要“四舍”,为何要“五入”。如同“为什么要吃饭?是因为肚子饿。”一般的道理,任何方法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原因”,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为什么要“四舍五入”?

二、共同探讨

刚才有同学回答:这样估是因为它们之间离得近。数与数之间,如何来判断它们之间的“远近”关系呢?可以借助什么样的工具来直观呈现呢?

生:......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解释来引发再次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既要天马行空,又要有理有据,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逻辑性。】

我们先做个游戏,或许在游戏中,你能有所发现:

                   老师(居中)                生

请观察我们三人的位置,此时老师离谁近?

(一样)

如果这样呢?(老师向生倾斜或走动)

生:离甲近

如果这样呢?(老师回到原位后向生倾斜或走动)

生:离乙近

(重复几次后提问)在刚才的游戏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原来是在他们俩中间的,距离相等,当老师向某位同学的那个方向走动时,就离那位同学近。

追问:老师是走一步还是多步才可以说离他近?

生:无论走几步,只要向他的那方走动,都可以说离他近。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学习变得轻松,同时建立初步的数形结合模型。】

(教学后记: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建立了数轴模型,但仅仅停留于具体、表象的认识,此时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的思维顺向迁移,逐步建立模型。)

如果我们三人分别表示三个自然数,可能是多少?

生:......

(纠正学生说出的错误数据,要保证是“等距”的数)

(选一个为例子继续讨论)

                   老师(居中)                生

200                     250                      300

如何让250接近200?

生:向左移动

移动多少?

生:多少都可以,比如1、5、10、20、30......

移动后的位置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生:......

这些数都可以说它接近谁?

生:200

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整数呢?

生:......

(教学后记:答案很多,学生讨论得比较激烈,说明此时学生大脑中已建立了简单的数学模型。)

这么多数,一一表示比较麻烦,能不能用更加直观、简洁的方式进行概括?

生:举例

它们都接近200,也就是属于同类,结合以前学习的方法,同类的量可以怎么办?

生:用圆圈圈起来

请动手圈出来。

(学生在第一次尝试时,往往会把250也圈在其中)

追问:250能不能圈?为什么?

生:......

(适时评价,统一标准,得出结论)

 

200                    250                       300

即:从201~249都可以说它们接近200这个整百数。这些数还能怎么归类呢?

生:......

(引导细分)还可以将它们等分为5份,再观察每一份上的数的特点:

 

 

观察后发现:都是接近200的数,且十位上分别为0、1、2、3、4。

引导总结:

当我们把以上这些数估成整百数时,我们都对十位及后面的数进行了“四舍”,而“四舍”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些数离某个整百数比较近。

【设计意图:由感知到深入、由表象到本质,让学生深入理解为何要四舍。】

(教学后记:由形象、具体、共同参与游戏的形式,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让学生经历在等距离条件下如何寻找近似数的范围。经历动手操作,以数轴为引导,专项突破,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从本质上探究四舍的成因,加深理解和运用能力,初步形成数集的概念,正确认识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

还有其他的数也接近200吗?

生:......

刚才我们找的都是比200......

生:都是比200大的

那有没有比200小,但也接近200的呢?

生:有,比如198......

尝试用数轴的方式表示出来:

 

150                    200                      250

是的,同门们已经能快速、正确地圈出这些数,请再对这些数细分,并说说你的发现。

 

 

发现:这些数同样接近200,且十位上分别为5、6、7、8、9。

追问:那150呢?它算不算接近200的数?

生:......

(教学后记:对于这样的提问,学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两点:150处于100和200居中的位置,所以离谁都不近;因为十位上分别是5、6、7、8、9的数都属于接近200的范围内的数,所以150也应该划分到这个范围之内。)

引导归纳: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细分,不难发现,十位上是5、6、7、8、9的数,都可以说接近200,所以150也归纳于这个范围之内,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数估成整百数时,是进行了“五入”。

(教学后记:学生经历了四舍的学习,已初步具有数集的观念,所以能快速圈出不算完整的五入的数集,此时老师需要聚焦解决的是学生争议中的中立者。)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舍”和“五入”的原因及这些数的取值范围,将两者结合可得到:

 

 

 

(加深难度,引导学生表示取值范围)

借助数轴,我们能清楚地看出它的取值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究竟有多少个整数呢?

生:......

【设计意图:将完整的知识片段化,再进行整合,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建模能力。】

数值较小的情况下,能数出来,那如果变成这样呢?

 

这样呢?

这样呢?

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生:我发现,当数值越来越大,取值范围内的数也就越来越多,很难数出有多少个数。

那如何简洁的表示出这么多的数呢?让学生动手尝试。

(引导规范表达)

150~249接近200 即:从150~249,这些数都接近200,也可

以说它们都能约等于200。

150~249 ≈ 200(让学生模仿表达)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数据开始,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由独立的取值范围到完整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数学模型,初步感受、运用数集;循序渐进,不断深入,慢慢将数集范围扩大,引发学生思考,让数学变得触手可及。】

三、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共同探究了为什么要“四舍五入”以及“四舍五入”的范围,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更要思考这些方法是如何总结出来的,这就是今天老师想教给你们的数学习惯——“善思”。

(教学后记:教学,教的不仅仅只是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小学阶段以形助数是主线,数形结合的运用也比较广泛,教学中只有常教常学常思考,才不至丢了本质,只有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才能给教学增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