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主题图 优化数学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开发主题图 优化数学教学

黄琴琴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金融希望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的新教材(北师大版)图文并茂,色彩明丽,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主题图,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此,我对主题图在使用中存在问题和主题图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运用等三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借此机会与各位同行互相交流。

关键词主题图 存在问题 功能价值 有效运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主题图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基于以上认识,我对主题图进行了研究和反思,并在教学中开始了新的尝试和实践。

一、把握主题图含义,有效组织主题活动。

数学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可依据主题图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将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合理整合,以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第五册第十四页“生活中的数学”,主题图出示了几种常见的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根据这一主题图,教师可以在新课前一天给学生交待任务,自己或在家长带领下到附近观察、访问,看一看哪些地方用到了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第二天上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进行组内汇报、小组交流,感受测量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设计扩大了学生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时间与空间,能全面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新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7页设计了两幅有联系的买东西的情景图:①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付出200元。②售货员找给妈妈17元。这个买东西的过程就包含了一个加法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和一个减法问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由孩子提出的“找的钱对不对呢?”提出检验计算结果的问题,从而引入验算的教学。教师依据主题图创设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更重要的是把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在情境中更好了理解了“验算的意义”。

二、给“主题图”编故事。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钻研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含义是使用好主题图的前提。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你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
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教材中许多以拟人化创设的“主题图”情境,都可以编成童话故事。如教学第5册第11页“吨的认识”,可以编个“过桥记”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图片):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熊老弟、牛大哥、马大叔,还有鹿姐姐等动物,有一天这四个动物来到村边的河岸上,河上有一座桥,旁边立着一块牌子:限重一吨。动物们想到对岸去,马大叔说:“那我们一起从桥上过去吧!”鹿姐姐说:“还是一个一个过去吧!”大家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我们的小朋友能替它们想想办法吗?结果我一讲完这个故事,同学们纷纷讨论开了,并且很快出来了几种过桥方案,同时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了“吨”的含义。
三、模拟“主题图”现实 。

学生身临教师创设的虚拟活动情景中获得对教材内容的真实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实践活动《小小商店》可依据主题图提供的情节,在教室里先办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购买喜欢的物品,结合学生所买物品灵活处理与重组要解决的知识点。然后,每个小组也开一个“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进行模拟演练。学生在回答钱不够怎么办时,思维踊跃,能大胆发表不同见解。

四、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
我认为教师在真正理解主题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甚至自创“主题图”。如在“千米的认识”中,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感受,教师可把“叶镇”、“灵山”改为学生熟悉的地点,这样就会使“千米”这个概念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放学后,还可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感受一下两者之间的距离,加深印象。

作为教材的核心,教学的灵魂,主题图已越来越多的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和开发主题图,让学生更具生活,更加现实,更有意义的学习数学已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应用,创造开发,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育》辽宁教育杂志社(2007年第1-2期)

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3、《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广东高等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