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考级的片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15
/ 2

浅谈考级的片面

冉学波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砚山中学 564304

内容摘要:从这几年的考级情况看,可以看出考级给我们带来许多误区,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他们会认为级数越高,素质就越高,之所以常造成学生“拔苗助长”,盲目提高程度,跳级考级现象,结果失去了孩子练习基本功的最佳时期,孩子失去了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在这平俗的语句中能改变学生和家长的思想,根据本身的基本条件开辟自己的天地。

关键词: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观点误区。

考级的综述性

谈起钢琴考级可能是最早的,不管是钢琴还是其他乐器的考级,时间的长短都没有特殊意义,但始终有一定的作用和目的。民间实施考级方案必须以21世纪的素质教育为核心,要以学生为主,学生是人不是神,主要是鼓励学生发展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根据学生自身的条件能力,发展和创造学生自己的艺术魅力和舞台,要求学生把艺术和其它学科有机集合起来,要有诗情画意的效果,让人听了给他们有无数的想象空间;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对我们的家长、学生、教师、评委,究竟是怎样的思想呢?恐怕是天地之比,特别是考级规定的级数实在是影响太深了,以下具体从家长、学生、教师、评委等几个方面来说考级的片面吧。

一家长和学生对考级的观点

我们在每一个琴行里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几个家长在一起的时候,开始的话题就是:“你们那个孩子过级了,好厉害才学几年呀,就过那么高的级数了,就连学生在一起的时候都有同样的观点。他们完全把考级的级数作为自己的水平和素质,误认为级数越高所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自己的水平和素质就越高,之所以大家都一窝蜂地去追求级别高低,这样当然出现“拔苗助长”盲目提高程度,跳级考试的现象;有很多同学为了考级,教材中规定的必练的曲目不去练,仅仅练考级的某几首乐曲,有的甚至还觉得不够高,不管是否适合自己,自己行不行,还要跳级往跟高级别参考,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小孩仅上一年级的学,然后把二年的数学和语文考题背熟,直接参加考试。考过60分之后,赶快背五六年级的考试题,考完之后在背初三的考题......这样的目的是打算进入北大清华的天才吗?上面的现象和这种情况有何区别呢?如果真的哪位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这么做,这种家长的思维一定有毛病,而更遗憾的是某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还专门定出了特长生的级别,必须是某级以上,这就迫使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特长生不得不硬把学生的程度往上拔,你们知不知道这样做的话对学生带来如此大的损失,就像从小不管孩子的文化课学习,等长大了再来补就困难了。学习乐器还有其他的特殊性,就如音乐基本功的问题,随着年龄的长大,手会慢慢的变硬,就像练体操教练不会选十一、十二岁的苗子来培养。因为这个年龄的胳膊、腿已经长得太硬了,不可能再训练了,学乐器特别是弦乐器和钢琴,也有这个问题,如果小的时候不抓紧就会把孩子耽误。特别是“拔苗助长”的结果会使孩子失去基本功的最佳时期,而且孩子长期面对弹起来很困难的曲目,兴趣、积极性也随之丧失,将来是补不回来的,将会影响我们的音乐事业的发展。

二教师心里的想法

我们的考级生大多数是一种业余教育,就如很多教师开的琴行,就是一种商业性教育,作为一位素质很高的教师来说肯定观点有所不同,但不管是怎样的教师的心里是与每一个家长的心里是不可分割的,每一位家长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娜一个琴行去学习,最关键是看这个琴行每一年能有多少学生得到的考级证书,九级、八级······有多少个,如果这里的人数多,不用多说就把孩子送进了,所以很多教师就抓住这里家长的共同心里,把每年的考级证书,不管是合格还是一般合格都摆在一起作为招牌,导致各个琴行进行竞争,比哪个琴行得到的考级人数多一点,也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把一首难度的曲子强加于学生,今天在练考级的曲子,明天还是在练考级的曲子,有的甚至在一些曲子当中的八度音时,有些孩子的手指不够长,怎么办跳起弹,这种与弹八度音一样吗?难道就是表示一下吗?为什么很多琴行里的学生越老越少呢?不要盲目提高程度,这样下去会使学生的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导致厌倦的心里。我们现在是素质教育,就要与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相接轨,学习乐器要真正达到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一批有较高音乐素质的国家人才和接班人,这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所以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因为是业余教育就放松要求,为了几个考级证书,可以当特长生;学乐器必须按循序渐进的规律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样才能使学生越来越想学的追求思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评委的观念

不管是老一派和新一派的评委的口味也是难以捉摸的,各有各的意见,老一派的评委很多都是保守,在弹奏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风格,对一些标新立异的演奏,把握的尺度还是很严格,特别是我们地方的考级评委,他们把自己的观点作为唯一的标准,不管演奏的风格和曲子的处理内涵都必须按照他们的要求,否则就不合格,这种现象大有存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1、着重强调手指。评委对手指的要求一律强调手指的主动,必须是一颗一颗,钢琴的确是敲击乐,但真正的内涵并不是单纯的敲,而是弹出来的音给别人无比的空间想象,当然本人并不是完全否认手指的重要性。但它一定不是包括所有,比如在弹一些比较大的乐谱时主要是靠我们手臂带动手腕的力量来完成整个过程,特别是音色和线条,必须靠我们的内在潜能,才能完成的;光用手指敲是达不到目的的。

2、以快为荣。在很多评委的眼里,若弹得越快就觉得考生的技术越高升,不管弹快的曲子还是弹慢的曲子都断章取义将其就作为快板,我认为这样就完全失去了弹奏的目的和音乐的内在表现力;要按照实事求是,能快能慢,快慢恰到好处,有很多演奏者平时强调速度,弹的时候就犹如驾驶员一样车不能停了,一慢下来便失去了控制无所适从。

3、轻视音乐的表现。大多数评委在考试时,都去注意考生的手指和速度去了,完全把音乐的表现忘记了,本身是一首很柔的曲子完全不注意音乐的内在表现,考生以快为荣,炫耀自己高超的技术,使劲的砸钢琴,弹出来的音犹如石头一样僵硬,我们的音乐要讲的是美,纯粹是让人受不了,我敢大胆地说,有大部分考生弹完了曲子对该作品的作家,所属时代、风格、内涵等相关知识好不知道,这难道是我们考级的宗旨吗?

我们现在是素质教育为中心,以人为本。学乐器的目的是真正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个性发展尤为重要,但是我们的考生为了能过级,他们认为级数越高水平就越高,就不得不按照我们评委的要求和意见,这完全把我们的考生限于一口罐子里,永远没有进步,这也是我们音乐教育的悲哀。

一般来说,小学毕业考过四级或五级比较适合,初中毕业考过六级或七级,高中毕业考过九级,上大学时考演奏文凭级这样的程度比较合适,对于考级过程的标准我认为不能出现读谱、节奏等基本方面的错误。在技术方面稍微差一点都可以放松一点,在选择考级曲目时,巴赫的《散步创意曲》中的曲目有点偏难《而不创意》就足够了。

上面是本人作为一名乡村音乐教师对考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个人的看法,绝不是对考级的全盘否定。有些语言有所冒犯,还请各位同仁多多谅解和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