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8
/ 2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

陈庆

南京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现如今,信息技术日臻完善,应用范围也愈加广泛。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信息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高速公路更进一步向信息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应该采取有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案。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在不断延长,为人们出行、货物运输、区域沟通等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高速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公路健康与安全的发展,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运营管理措施。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采用信息化的关系措施,完善信息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保障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数据集不统一

高速公路的交通通行量会不断变化,所以信息系统收集和存储的数据并不相同。一些路段的通行量较大,所以涌入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也比较多。然而,信息系统缺少统一的数据集,字段格式的标准不统一,所以在识别数据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误问题,进而出现大量冗余数据,影响系统运行,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1. 技术标准不统一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采用的是C/S、B/S两种结构或二者的混合结构,信息数据是以数据库、文本信息、数据流为基础的内容,采用的是VC++、VB采集XML语言,以层次式、集中式、耦合式层次分布形式为主[1]。各项内容的技术标准不同,目前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统一,所以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制约,和影响,造成信息数据操作和获取延迟,影响运营管理的效率。

  1. 数据流传慢

由于技术标准并不统一,所以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流速会受到影响,包括收费系统、财务部门、监控系统等等,进而导致系统或部门中会滞留大部分信息,获取的信息数据缺少实时性、准确性、权威性,影响对实时路况的分析和掌控,缺少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进而导致信息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1. 升级改造难

在信息化设计的过程中,行政体制会对系统设计造成一定的干预,进而导致监控和传输网络不够灵活。在行政体制调整的过程中,管理单元也会随之变化,导致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工作量过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成本,同时也会降低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所以,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难度较大。

  1. 个性化服务缺失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主要监控道路运行状况和车辆收费情况,个性化大众信息服务内容较少。例如,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系统确实,无法提供相关的信息数据。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系统主要为公众提供便利和服务,所以系统的有效性应该由公众来评测。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公众的需求,应该丰富信息系统的服务内容,逐渐向多元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

  1. 系统方案

在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先明确系统功能,通常以信息快速浏览、查询、监控、指挥、评估、辅助等系统功能为主,具体如下:

  1. 信息快速浏览和查询功能。以真实的坐标为基础,对高速公路三维地理宏观场景进行模拟,收集高速公路的基本信息并加以整理,包括桥梁方位、收费站、公路走向、休息区等等。可以对各个交通设施属性进行查询,以三维数字交通电子沙盘为基础,全面掌握交通运行的实际情况,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提供更多信息依据[2]

  2. 实时监控功能。在高速公路运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做好监控工作。主要在桥梁、隧道、报警点等位置安装摄像头,利用摄像头获取位置的实时状态信息,通过数据信息反馈掌握高速公路通行区段的各项信息,以流量信息为主。例如,可以监控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在路肩位置发生事件,会降低17%的通行能力;1条车道封闭会降低49%的通行能力;2条车道封闭会降低83%的通行能力;3条车道封闭会降低100%的通行能力。

  3. 快速反应和应急指挥功能。根据实时监测反馈数据和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可以对高速公路是否会出现拥堵情况进行分析,充分掌握高速公路的通行状态并作出准确的预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可以利用该功能在第一时间抢救伤员,同时也能提升人员疏散的效率,从而将事故危害控制在最低。

  4. 事故灾害评估和恢复能力。在高速公路出现事故危险的情况下,应该根据事故严重性做出准确合理的营救安排,根据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分析,掌握事故的发展动态趋势,为救援活动提供更多依据,尽可能减少伤亡和损失,并且尽快恢复通行能力。

  5. 辅助决策和疏通堵塞功能。信息系统可以分析隧道连通性和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并且将相关的数据信息提供给指挥部门,使决策依据更加充分全面,从而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堵塞疏通方面,主要对堵塞区域进行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现场情况,使指挥部门可以获取更加全面、及时的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有效的指挥部署。

    1. 建设策略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完善信息处理模块。信息接口层接收到指令之后,可以实时处理高速公路的信息及数据,通过处理模块对信息进行整理和传输,将最新、最准确的高速公路动态信息分享给历部门,使决策层有更准确全面的决策依据,确保决策的合理性,从而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效率。信息处理模块的功能较多,包括指挥、服务等等[3]。管理人员可以观察重点的电子地图,了解和掌握高速公路对应路段的通行情况,并且可以根据实地传输来的影响信息作出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路况信息,并对路况的变化趋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某个路段出现事故问题或自然灾害,进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则管理人员要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尽快落实应急处理方案,将事故危害和损失控制在最小,避免事态的恶化。不仅如此,也可以掌握通行车辆的各项信息,包括限速、超载、违章等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内容做出决策判断。此外,可以准确分析收费站的收费系统、财务管理等内容,充分掌握通行区段的收费情况,确保收费站正常运行。系统可以精准录入票据信息,从而有效减少人为失误等问题。

    其次,对接口层模块资源进行整合。根据高速公路特点,构建接口层模块,为各个模块的生成提供保障。在路段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接口层模块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包括收费接口、视频监控接口和检测接口,将这些接口融合在一起,使硬件设备和信息系统进行准确对接,为管理落实奠定技术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数据信息的获取效率和准确性,然后根据数据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确保决策的合理性,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曾银.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方案[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00(005):P.64-65.

    [2]李文娟.关于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建议[J].科学与信息化,2018,000(014):158-159.

    [3]袁红叶.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信息化应用分析[J].环球市场,2018,000(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