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5

例谈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活动

罗金强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富阳区富春三中310000)

摘要:本文通过一节语法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简介与分析,展示了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活动的现实意义,阐述了语境的创设应基于兴趣、源于生活、具有连贯性、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交际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境;初中英语;语法活动

一、引言

语法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2012:4)不少教师的语法教学以教师教授为主要形式,教学氛围通常比较沉闷,教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地讲解例句,学生则充当听众的角色,奋笔疾书记录学习要点。课后通过开展“题海战术”,学生借助强记的语法规则开展机械性地训练,以期提高表达的准确性。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语言形式在特定语境中的交际功能。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在交际中恰如其分地借助语法结构来表达语义。(赵尚华,2015:65)

LarsenFreeman提出,不应把语法视为一套静止的规则,而应把它当成一种与听、说、读、写并行的技能教给学生。(2007:26)为此,她创造了一个词grammaring,用来指称“准确、有意义、而且得体地使用语法结构的能力”。她主张语法教学不仅要告诉学生怎样说和写,而且要多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要这样说和写。她强调,在形式上,语言是形成模式的一个动态过程;在语义上,它表达意义;在语用上,表达的方式要适应语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尽可能地创设丰富的语境,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从而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文将结合一节杭州名师公开课,探讨在语境中有效开展语法活动的教学策略。

二、该课的教学设计及思考

1.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GoForIt八年级下册Unit5Whatwereyoudoingwhentherainstormcame?GrammarFocus-4c,在语法聚焦(GrammarFocus)的表格中列出了本单元使用过去进行时的典型例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正在进行的动作;(2)表示当一个动作发生时,另外一个动作正在进行;(3)表示两个过去的动作同时进行。4a是一个结构练习,主要让学生通过造句注意到when和while在引导状语从句时的区别。4b是一个语篇类的填空练习,通过第一人称讲述一个发生在过去的车祸。4c是笔口头相结合的综合活动,通过制作表格前的询问让学生使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交流。

2.学生分析

(1)知识和经验:学生在学习了SectionA的听力材料、Roleplay和3a的阅读篇章之后已经对过去进行时的结构有所了解,本节课中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感受语法形式和用法之后能够使用归纳法推导出语法规则并再进行操练,从语言的感知进入到理解和应用层面。

(2)能力和心理: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愿意进行交流与合作,具有一定的归纳和表达能力,但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语法规则和筛选合理的素材运用目标语法需要教师通过提供适合的支架加以引导。

3.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过去进行时在三种情况下的基本结构,运用过去进行时描述自己和他人的具体行为和具体事件。(2)能够总结语法规则并选取适合运用该语法知识的材料。(3)形成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和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生将能理解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表意功能,难点是学生将能区分连词when和while引导的从句并运用。

5.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与情景相联系的。真实或相对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建立原有经验和新知识的链接,吸收新知识并将其纳入本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李满廪,2012)在这节课的活动设计中,笔者首先要求学生询问和猜测同学在周六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内容,教师板书过去进行时三种不同情况下的特殊疑问句,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有意识地将短暂性动词和延续性动词分成两列板书,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表意功能以及when和while的区别。接着完成书本上4a和4b的练习,在半开放的活动中让学生运用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的语法规律。最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全开放的活动,让学生谈论他们刚刚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运用过去进行时的素材尽可能地用上目标语法。由于他们的活动是分小组进行的,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存在信息沟,学生有倾听和表达的愿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促使他们在运用目标语法的过程中强化对语法结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过程简介

Activity1.TalkaboutwhatdifferentpeopleweredoingatdifferenttimeslastSaturday.

Step1.AskandanswerwhatyourpartnerwasdoingatdifferenttimeslastSaturday.

Step2.TalkaboutwhatyourparentsweredoingatdifferenttimeslastSaturday.

【设计说明】

该活动的目的是梳理过去进行时的句子结构was/were+doing(verbing)和表示过去某一时刻的时间状语连用的基本语法知识。由于教授本节课的时间是星期一(4月11号),对周末进行的活动内容还比较清晰,但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周日下午就已经回校,回校之后的活动较为一致,因此笔者设计了让学生互相询问上周六各个时间段的活动内容,并由其他两位同学转述,并谈论父母亲上周六的活动内容,操练了三种不同人称的疑问句式。在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语境中不断操练和巩固语法知识,而不是简单地进行时态填空、改写句子等各种形式的机械操练,实现语言的有意义交际。

Activity2.Talkaboutwhatdifferentpeopleweredoingwhileothersweredoingotherthings.

Step1.GuesswhatAlexwasdoingwhileTonywasdoinghishomeworkat11:30lastSaturday.

Step2.AskandanswerwhatyouweredoingwhileTonywasdoinghishomeworkat11:30lastSaturday.

Step3.TalkaboutwhatRusselandLunaweredoingwhileTonywasdoinghishomeworkat11:30lastSaturday.

【设计说明】

该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该时态与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连用,表示两个过去的动作同时进行。教师在上周放学之前安排了三位同学在周六早上11:30所做的不同事情进行了录像,接着前一环节中Tonywasdoinghishomeworkat11:30lastSaturday,引导学生猜测同学Alex在这个相同的时间点所做的事情,然后让学生相互询问对方的情况,最后播放同学Russel和Luna同时在11:30的活动(打篮球和做饭)。教师预设的这个情景既与本节课所教授的语言材料有关又与学生实际生活体验有关,把单调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机械语法操练改变为任务驱动式的交际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语言知识,又发展了语言技能。

Activity3.Talkaboutwhatdifferentpeopleweredoingwhenothersdidsomething.

Step1.TalkaboutwhatRusselwasdoingwhenLunaboughtadrink.

Step2.TalkaboutwhatLuna’sparentsweredoingwhensheleft/gothomelastSaturday.

Step3.Askandanswerwhatyouweredoingwhensheleft/gothomelastSaturday.

Step4.TalkabouttherulesofthePastProgressiveTense.

【设计说明】

该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该时态与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连用,表示当一个动作发生时,另外一个动作正在进行。教师从上一环节中的两位学生Russel和Luna同时在11:30的活动自然地过渡到之后他们在银泰商场时所进行的活动(买饮料和拍照片),然后以Luna离开家和到家两个短暂性动作为参考依据谈论Luna的父母进行的活动,并进行生生之间的对话,同时教师按照延续性动词和短暂性动词分成两列板书。通过这些可理解的感性资料的输入、观察、体会和思索,让学生逐步得到启发,通过回答教师的提问归纳语法规则:

(1)Whenwedescribeanactionhappeningatapointoftimeinthepast,wecanusethepastprogressivetense.Itismadeupofwas/were+verbing.

(2)Weusethepastprogressivetensefortheactiongoingonforalongertimeandweusethepasttensefortheactionhappeningwithinaveryshorttime.(Inthissentence,whichactionlastedforalongtime?Andcanweuse“while”insteadof“when”?帮助学生区分when和while)

(3)Whenwetalkabouttwoactionshappeningatthesametimeinthepastandbothofthemlastedforlong,wecanusethepastprogressivetenseforbothactions.Andtheword“while”isoftenusedinthissituation.

在呈现一个新语法知识的时候,教师最好先采用隐性教学途径(ImplicitApproach),采用迂回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从探究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推导出语法规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语法的形式和用法,等到了一定阶段后,再采用显性方式对一些语法规则做一些总结、操练和说明。(葛文山,2013)通过以上三个活动笔者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之后设计了以下情景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法。

Activity4.TalkaboutJohn’sandMary’slastSaturdayswithbothwhileandwhen.

Step1.Whoseactionscanlastforalongtime?

Step2.WorkinpairstotalkaboutJohn’sandMary’slastSaturdayswithbothwhileandwhen.

Step3.WhydidMaryturnontheradioandlistentoit?

【设计说明】

该活动的目的是利用教材4a中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输出验证刚刚得出的规律,从而在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中不断强化正确的认知,形成目标语的知识系统。

Activity5.Fillintheblankswithwas,were,whenorwhile.

Step1.Readforgeneralideas.

Q1:Whatwasthepieceofnewsontheradioabout?

Q2:Whendidthecaraccidenthappen?

Step2.Fillintheblankswithwas,were,whenorwhile.

Step3.Readthepassagetogetherandanswerthequestion:Whatwerethewriterandhisorherwriterweredoingwhentheaccidenthappened?

【设计说明】

该活动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辨别was,were,when和while不同的用法进行填空。语法学习应本着实用的原则,与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促进理解、监控输出的作用。学生在补全教材4b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不断感知和体验过去进行时的语法现象,主动发现语法规则并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归纳语言使用现象,从而使语法学习变为一个积极主动、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Activity6.Shareourschooldayactivities.

Step1.Workingroupsoffourandshareyourschooldayactivities.

Step2.Writeareportaboutyourschooldayactivitiesbyusingwhatwe’velearnedtoday.

Step3.Afterclass,pleasemakeyourreportsbetterandsendthemtoourschoolradiostation.

【设计说明】

该活动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法知识完成描述学校日(上周五)活动内容的任务。针对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但生活积淀因人而异、差异明显的特点,教师在写话的准备阶段采用小组讨论的头脑风暴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造性地思维,通过讨论挖掘各种有用的信息,并根据写话的主题和本节课所学的语法知识对罗列出来的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出与写话主题相关的,能运用本节课语法知识的信息,形成写作思路。头脑风暴能帮助学生围绕话题选择并丰富文章内容,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提高写话质量。

四、感悟与反思

通过执教本节课,笔者进行了以下反思:

1.语境的创设应基于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求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探求真

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赵尚华,2015)繁琐的语法规则的记忆会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语法学习的兴趣。教师选取兴趣广泛、富有责任心的学生Alex的周六活动作为大家猜测的对象就是为了增添本节课语法训练的趣味性,从而使语法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培养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和帮助父母做家务的情感教育。以下是学生的趣味竞猜:

(1)Iguesshewasplayingchessat11:30amlastSaturdaybecausehe’sgoodatChinesechess.

(2)Ithinkhewasreadingabookabouthistoryat11:30amlastSaturdaybecausehe’sgoodathistory.

(3)Maybehewaswashingclothesbecausehe’sahelpfulboy.

(4)Ithinkhewascookinglunchbecauseitwaslunchtime.

(5)Iguesshewaswateringplantsat11:30amlastSaturday.

2.语境的创设应源于生活

在语法教学的巩固环节要确保有意义的输出,而不仅仅是机械操练或者是苍白的短文填

空。写作是输出的高级形式,设计恰当的写作话题和教学步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李漫,2015)本节课最后的输出环节教师选取了学生刚刚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写话内容,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能写。在之前足够的语言输入之后,学生采用适切的写话策略就能写出一篇内容与主题相关度高的文章。以下是去幼儿园社会实践的小组报告:LastFridaywasourschooldaythisyear.Wewentoutsidetodosomesocialactivitiesindifferentplaces.OurgroupwenttoFuchunKindergartenonfootandenjoyedourselves.At10:00a.m.,wearrivedthere.Whenwegotthere,thekidswereplayinggameshappilywitheachother.Theyweresocute,justlikeangels.Then,webeganourvolunteerworkasteachersthere.WhileDonawastellinginterestingstoriestothekids,theteacherswerehelpingthekidstosharefruit.WhileDemiwasteachingthekidstoreadsomeEnglishwords,RusselandIweredoingsomecleaning.Theywerealllisteningverycarefully.Itwasafunday.Wetaughtthekidssomethingnewanditisgoodforourdevelopment.That’sall,thankyou.

3.语境的创设应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交际能力

上海市英语特级教师高炎先生曾指出:“语法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问题,语法里面是有知识的成分,但它不仅仅是知识项目,更重要的是它有一个运用能力的要求。”因此,语法教学从属于英语运用能力,为交际能力的培养服务。在每小组谈论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之前笔者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引导他们尽可能选择能够使用目标语法的素材,在每小组报告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后,教师适时地进行追问,如:Wheredidtheirgroupgotodotheirschooldayactivities?Whatwerethepeopledoingwhentheygotthere(at…)?Whatwas/were…doingwhile…was/weredoing?...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驱使”学生综合思考过去进行时的三种不同情况,使时态学习与学生理解他人的活动内容联系在了一起,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时态知识,从而更充分地掌握时态的意义和用法,更好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使语言知识与技能溶为一体。

4.语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法教学情景的设计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所创设情景的文化信息的丰富性以及其对学生文化审美能力、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程岚,2012)在活动4中考虑到了与后一环节的衔接,将turnontheradio调整到最后一行并让学生猜测Mary为什么这样做,该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互相碰撞不同观点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思考与创造性思维。以下是学生对WhydidMaryturnontheradioandlistentoit?的不同理解:

S1-6:Maybeshewantedtoknowwhatwashappeningaroundtheworldthesedays.

knowwhattheweatherwouldbelikethesedays.

enjoyexcellentshow.

enjoythemusic.

finishherEnglishhomework.

listentofunnystories.

S7:It’sonlyherdailyhabittolistentotheradio.

5.语境的创设应具有连贯性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多个相关的具有生动形象地情景使之形成情景链,通过将情景链置身于一个情景主线中,并在一个接一个相关的情景下,一步一步地按照情景的发展变化进行学习。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陈松林,2012)考虑到了授课的时间刚好是周一,笔者把4c提前到了第一个活动,让学生谈论彼此在周六各个时间段的活动内容,然后以学生Tony周六上午11:30在做作业的同时谈论同学Alex、Russel,Luna同时在做什么,过渡到在学生Luna买饮料、离开家和到家三个短暂性动作的同时谈论自己的不同活动,使得各个环节丝丝相扣,过渡自然。在活动4、5、6环节的过渡语中都以radio作为关键词,联系学生实际,发挥联想,从而使学生卷入用英语思考、交流、做事的环境中。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语言的交流不能缺少话语的情景。将语言置于一定的情景中,能够让人们更加容易理解语言的作用和意义。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学会用英语进行交流,情景是语言活动的根基。(郭宝仙,2015)本节课学生通过各个活动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运用时态知识,从而更充分地掌握时态的意义和用法,实现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