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践的哲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8
/ 2

摘要: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从2003年开始,全国各地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积极姿态,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进展,然而,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如何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推动课程改革实践顺利进行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字:课程改革;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梁方,1987年12月出生,女,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研究生在读,教育学原理专业

一、课程改革实践的意义与成就

课程主要解决学校"教什么"的问题。它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尤其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了许多国家高级领导和各界的关注,提高到了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

从2003年开始,全国各地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面对这一全新的课题,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积极姿态,稳步推进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进展,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二、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观念的问题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与教材的重大变革,相当数量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没有充分做好思想准备。在不少教师的思想观念里,单一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旧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扎根很深,已经形成很难扭转的巨大惯性。其学生观、教学观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已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地区和年级,还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在新课程框架中,教学决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完善的个性,并且教师在其中共生共长。

因此,只有更新教育教学的基本观念,形成正确的知识观、学生观和教育观,教师才能真正克服困难,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

2、课程实施的不平衡问题

首先,义务教育原则上不分种族、信条、性别、社会身份、经济地位,以所有儿童为对象,实行"强迫的""、免费的"教育。我们不能否定这样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现行的所谓"义务教育"实践水分太大。

其次,不同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之间的差异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城市学校的硬件好、师资强、信息灵,而偏远乡村学校设备差、师资弱、信息闭塞。课程实施存在着层次落差,从课程决策者与编制者的角度看,希望尽量把课程挨个变成一个"有效地控制过程".但是,从课程实施的过程来看,改革又不可避免地与每个人的行为方式有关。课程改革很难走进理想的平衡状态。

3、评价制度问题

建立适合新课程改革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方式,是课程改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尽管评价和考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实际上在许多学校和地区都将两者等同起来。要使新课改下的评价有所突破,就必须改变把名目繁多的考试几乎都集中在对知识学习水平的评价上,并将过程性学习完全排斥在外的现象。

根据当前我国的国情,短时期内取消中考和高考绝不可能,而课程改革又要从"两考"改革人手,延伸至学校对学生的各种考试和评价。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教育工作者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4、教师研究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但要把这个口号化成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就需要改变教师被研究的状态。"作为研究者的教师"是当今国际教育界新出现的一个热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和一线中小学教师以各种形式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包括"教育叙事"、"教学研究""、行动研究"等。而我国缺乏教师研究的积累,如何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面对种种观念的障碍和制度建设的缺失,假如缺乏强有力的跟进措施,那么,这次课程改革可能虎头蛇尾,而作为改革对象的应试教育可能愈演愈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旧教育观念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我们需要清晰地向整个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

三、课程改革实践应如何推行下去

1、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其内核是观念文化。教育的内在价值就是促进人的心灵的成长与生命的提升。因此,构建课改背景下的观念文化体系,是把握课程改革的关键,只有站在学校文化构建的高度,才能驾驭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学校文化构建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而且是课程改革的深层内核,有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文化,就有了适应课改的观念。

2、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所谓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就是把事物简单地划分为有或无、好或坏、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两种存在形式。在二元思维中,事物复杂关系往往会被抽象成两个极端,事物的发展性、过程性往往就会被忽视。用这种思维方式对待课程改革,容易把课程改革简单理解为"革命"和"突变".这样的心态是要不得的。同时,"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于课程改革文本的种种误读,以及对于课程改革实践的种种曲解,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危害无穷,需要断然抛弃。

3、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

对新一轮课改实验教师的培训,应努力改变原有对教师偏重教育教学原理的传授,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脱离教师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脱离,培训形式单一等倾向,树立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培训理念,确定发展性、主体性、实践性、研究性为培训基础原则,改变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提高培训的质量。

4、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

以科研为先导,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这是增强教育后劲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将成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立足于中国悠久、丰富的教育文明,借鉴外国的经验,创造出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这个任务出教育科研机构外,还应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教育科研应掀起一个适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高潮。

科研不仅是教师智慧生成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教师发展、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而且也是一大批优秀教师成长的成功之路。只要把握住科研的正确方向,用正常的心态来从事教育科研,对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就会有极大助益。进而有助于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践朝着预定的目标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本陆。中国教育改革30年——课程与教学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吴贤林。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3)

[3]林国跃。课程改革实践与困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10)。

[4]程良焱。课程改革实践刍议[J].湖北教育,2006(3)。

[5]张传文。农村教育问题的哲学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7(6)。

[6]王帅。课程改革的实践惰性及其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