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学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会发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极其多元化的,其中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尤其是家庭因素,对小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围绕学生家庭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以期寻找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

  • 标签: 原生家庭 儿童发展 心理健康 影响 关系
  • 简介:摘要:口腔是连接人体不同器官的重要枢纽器官,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口腔问题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不管处于任何年龄段,有一口健康的牙齿以及干净卫生的口腔环境,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针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口腔健康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饮食质量,同时还关系着儿童与他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严重的口腔疾病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健康发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必须要通过科学的引导方式,帮助儿童养成爱护口腔卫生的意识。本文主要是分析了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针对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不断提升儿童口腔的健康性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儿童口腔健康 家庭教育 教育成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和成长的影响是巨大,本文主要论述了家庭环境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因素以及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 标签: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   摘要:“诚实守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标志。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儿童时期是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家庭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培养儿童诚信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诚信品质的关键。

  • 标签:     儿童 诚信素养 家庭教育
  • 简介:摘要:共情是现代社会交往必备能力之一。原生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程度、家庭亲密度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共情能力。作为家长,要树立榜样,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其思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共情能力。

  • 标签: 原生家庭 共情能力 家庭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留守儿童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重点群体,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滞留在农村的儿童。我国由于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留守儿童人数众多,且留守时间长,在生活和学习上缺少有效的照顾与监管。因此我国很多的留守儿童在学习和心理健康上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家庭教育来帮助留守儿童实现发展。家庭教育是帮助留守儿童弥补情感缺失、实现个人成长的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必须进行重视和引导。

  • 标签: 农村教学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思考和普遍的重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想要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使更多的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就必须在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矛盾冲突类型的基础上拟定一系列的调试策略和逆转途径。

  • 标签: 初中生 留守儿童 矛盾冲突 调试与逆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指出当前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家庭参与所存在的问题,认为无论是社会生态学、社会教育学,还是行为学派理论,都注重儿童生活的直接和间接条件,父母本身的行为特点、对疾病所持的态度,对患儿发展极为关键。患儿家长同样需要帮助,家长是帮助患儿康复的主要力量,只有家庭与专业医师双方密切配合,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 标签: 脑性瘫痪 康复训练 家庭参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3岁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随着“融合”理念的提出,让孤独症幼儿和普通幼儿一起接受学前教育已经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长期以来,学者普遍认为多数自闭症患儿预后不良,成年后多不具备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自闭症患儿的不良预后,甚至可以发掘出自闭症儿童远高于常人的天赋。因此,幼儿教师能否通过儿童特征表现准确判断自闭症的发生以及正确的引导干预,对自闭症儿童的未来、自闭症儿童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 标签: 孤独症幼儿  家庭教育  干预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脑瘫儿童康复依从性的各项家庭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应用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脑瘫儿童82例,收集儿童康复信息和家属相关资料,将配合康复治疗及家庭训练的儿童分为试验组,将不配合康复治疗及家庭训练的儿童分为对照组。试验组12例中男6例、女6例,年龄(5.25±1.04)岁;对照组70例中男28例、女42例,年龄(4.02±1.13)岁。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调查家庭因素中对脑瘫儿童康复依从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82例患儿中,有12例依从性较差,发生率为14.6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家庭月收入<3 000元(OR=2.085,P=0.025)、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OR=2.280,P=0.031)及家属对康复计划认识(OR=2.083,P=0.019)均为影响脑瘫儿童依从性的家庭因素。结论家庭月收入<3 000元、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家属对康复计划认识等均是降低脑瘫儿童康复期间依从性的重要家庭因素,临床应提高对上述因素的重视,强化对家属疾病康复知识宣教,实施有效的家庭康复护理同时,提高儿童对康复依从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脑瘫儿童 康复依从性 家庭因素 家庭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家庭儿童成长最重要的环境,是儿童早期学习生活最重要的起点。在原生家庭中,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育者,他们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原生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原生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原生家庭 儿童社会性 教育方式
  • 简介:儿童政策背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儿童家庭、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儿童在美国、德国、日本三国均有很高的地位,并且通过完善的法律政策来加以保障。三个国家儿童政策的实施,均基于家庭儿童照顾和发展的最主要责任者的理念,国家通过替代性支持和补充性支持等方式来介入家庭中的儿童保护与发展。三国儿童政策理念对我国儿童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儿童政策 儿童福利 儿童发展 美国 德国 日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