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安全药物管理期间医院消化内科临床用药的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未实施安全药物管理的本院消化内科临床用药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管理的基础上开展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用药差错发生率、用药缺陷发生率及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前后药物过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发生率、用药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药物过期率低于实施前。结论加强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临床用药护理的差错率及缺陷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内科 不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喉返神经在甲状腺切和次切除术应用的作用。方法选取48例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24例行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切和次切除术,对照组24例行不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未发现喉返神经损伤的情况,对照组患者中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被确诊为喉返神经损伤,损伤率为8.33%,两组患者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1739,P<0.05)。结论在甲状腺切和次切除术中应用解剖喉返神经方法,能够有效的减少喉返神经损伤,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甲状切除术 解剖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手术期护理运用到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中,对患者的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出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收并治疗的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106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观察组53例患者施以手术期护理,比照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总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总分与SAS总分、SRSS总分都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手术期护理运用到对甲状腺次切除手术患者辅以护理后,能够促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以提升,还可以增强患者的生命质量,成效较优,值得医学领域的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全期护理 睡眠质量 价值 影响
  • 简介:目的探究切术以及近切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近切术进行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操作的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0.00%)例,低于对照组的6(12.00%)例,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术的治疗效果较近切术明显更优,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对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切术;近切术;甲状腺癌;临床效果在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采用甲状腺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1。而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发展和个人状况来选择切术或近切术治疗2。但通常情况下来说需要采用切术进行根治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案属于创伤性治疗手段,所以尽可能减少患者的创伤,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探究将切术以及近切术用于手术对甲状腺癌进行治疗,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间收入的所有甲状腺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应用双色球分组法进行,两组均分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5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信息为22—46岁,平均年龄(31.9±6.7)岁,患者性别信息为男23例,女27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信息为23—47岁,平均年龄(33.1±6.0)岁,患者性别信息为男24例,女26例。本次试验中,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近切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取患者仰卧位,并在患者的颈前胸骨切开,大约4.5cm弧形切口,采用甲状腺近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沿外侧边缘游离出患者的甲状腺后,在远离患者的甲状腺部位,进行血管结扎,将大部分甲状腺切除掉后,保留甲状旁腺和大约6g左右的甲状腺组织,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避免对患者的喉返神经造成损伤。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切术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常规气管插管。使患者保持平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沿患者的颈白线患者的甲状腺被膜切开后,暴露患者的喉返神经以及甲状腺腺体,采用甲状腺切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手术完成后,缝合患者的各层组织,对患者进行相应止血,缝合切口。1.3评价标准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情况,对比分析数据。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达,数据应用t值进行检验,而患者的治疗后复发状况用率(%)的形式显示,实验结果应用卡方值进行检验,若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U-net卷积神经网络基础上设计出混合注意力U-net (HA-U-net)网络用于脊髓临床靶体积(CTV)自动勾画,并与U-net自动分割模型分割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研究回顾了110例脊髓患者数据,选择80例用于训练集,10例用于验证集,20例作为测试集。HA-U-net以U-net为基准网络,在U-net网络输入端加入双注意力模块,同时在跳跃连接中加入注意力门模块来建立脊髓CTV自动勾画网络模型。评估参数为戴斯相似性系数、豪斯多夫距离和精确率。结果HA-U-net网络得到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901±0.041,豪斯多夫距离为(2.77±0.29) mm,精确率为0.903±0.038,结果均优于U-net网络分割结果(均P<0.05)。结论HA-U-net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有效提升脊髓CTV自动分割的精度,有助于医生提高工作效率与勾画一致性。

  • 标签: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自动分割 全脑全脊髓临床靶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切与次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功能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切术治疗,在术前、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性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在术后3个月时降低,术后6个月后增高。其中在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性欲、性高潮、性唤起、心理和性行为异常评分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时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切与次切除术治疗性功能均可得到良好恢复,但次切除术恢复速度较快,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次全切除术 子宫全切术 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手术效果。方法经随机抽取双色球分组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接诊的30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通过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对比显示为93.33%、6.67%,60%、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临床效果较好,并能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切除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3年4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36例平均分成两组,以18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半年复发率及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甲状旁腺素与血清钙离子水平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癌患者给予甲状腺近切除术治疗,不仅疗效较好,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不会对患者机体生理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兼具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与开腹子宫切术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的122例进行子宫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方法不同分为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组(采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和开腹子宫切术组(采用开腹子宫切术)各6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差异。结果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与开腹子宫切术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明显低于开腹子宫切术组(9.8%),具有统计学意义(x2=6.547,P<0.05);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组的疼痛等级明显低于开腹子宫切术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式阴式子宫切术可以加快恢复时间,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改良式阴式子宫全切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讨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采用甲状腺切术与甲状腺次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间接诊的患分化型甲状腺癌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A组(n=40例)与B组(n=40例)。对A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切术进行治疗,对B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甲状腺癌切术和次切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各具优势,临床应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切术与次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 2015年 3月至 2017年 4月期间收治的 80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运用甲状腺次切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甲状腺切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 95%,对照组为 87.5%,两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手术出血量上,两组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手术复发率上,观察组为 0%,对照组为 17.5%,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甲状腺癌采用甲状腺切术与次切术治疗均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同时手术损伤与恢复速度没有较大差异,但是切术可以有效的控制复发率,治疗远期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 ]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河源市东源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病例15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切除术76例,经腹子宫切除术7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组相比,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创伤面小,手术难度较低,术中不损坏盆底结构,术中出血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应用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与我院行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相比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甲状腺次切除术的患者应用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手术全期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切或近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6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近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甲状腺全切除术 近全切除术 甲状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