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25
/ 2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

王婷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 744100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6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近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7/3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近全切除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属于恶性肿瘤,患者患病后以甲状腺内有坚硬固定、表面不平的肿块为主要症状,对患者的肝肾及呼吸系统等均可造成严重损伤,严重时会危机到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有效的清除病灶并预防疾病复发和转移是治疗的主要原则,然而由于甲状腺结构特殊,手术难度大,存在术后并发症高的风险,因此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将针对全切除术及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66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经穿刺细胞学诊断确定为甲状腺癌;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同意情况下参与本次实验。排除标准: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组中男性21例,女性42例,年龄范围介于31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51.67±2.6)岁;病程范围:1-3年,平均病程(2.1±1.3)年;病理类型:乳头状癌22例,髓样癌1例,滤泡状癌5例,未分化癌5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组中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近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方法[2]为:患者取仰卧位,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将胸骨上窝两横指处作为切口,将甲状腺上极充分暴露出来,再对其结扎并分离甲状腺悬韧带,手术过程中需保护喉返神经外侧支,同时保护甲状腺原位,将甲状腺侧叶、峡部完成切除;逐层缝合切口,手术完毕。观察组则采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具体方法为:手术切口、暴露方法、体位、麻醉方法等与对照组相同,在切除甲状腺时,将甲状腺上下动脉、静脉结扎,以切断中下静脉。向内牵拉甲状腺腺叶,切断并结扎甲状腺上级血管。将肿瘤所在一侧的峡部与侧叶切除,对侧甲状腺侧叶剩余组织实施楔状切除,完成切除后逐层缝合,手术完毕。术后两组患者均留置导管,口服优甲乐或甲状腺素片。

1.3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7/33),x2=5.121,P=0.02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1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血清钙离子(mmol/L)

甲状旁腺素(pg/ml)

对照组

33

108.4±16.3

90.7±17.1

1.21±0.22

9.37±1.22

观察组

33

70.6±15.5

67.2±14.5

2.26±0.15

18.26±0.36

t


9.653

6.021

22.652

40.14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结果

组别

例数

低钙血症

喉返神经受损

声音嘶哑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33

2(6.06)

2(6.06)

3(9.09)

21.21

观察组

33

1(3.03)

0(0.0)

0(0.0)

3.03

x2





5.121

P





0.024

3.讨论

甲状腺癌属于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大量临床研究表明[3],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缺碘、遗传因素、性激素刺激、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等,患病早期并无显著性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时,就医检查发现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且该疾病易发于女性患者,当发现后如未能给予及时的治疗,随着肿瘤的增大可压迫或侵犯临近组织和器官,严重时可出现淋巴结或远处脏器转移,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可见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对患儿而言极为重要。

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法,可有效延长生存期限,降低死亡率。而手术分为两种方法,即甲状腺全切除术和近全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全切除手术能够彻底清除病灶,但术后并发症较多;而近全切除术主要将患侧腺体全部切除,保留健康一侧或全部甲状腺组织,医生可通过近全切除术准确定位甲状腺癌病变位置,准确、合理的剥离腺体,以免对甲状旁腺组织和喉返神经造成损伤,既保障了治疗效果,也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采取全切除术治疗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1.2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采取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血清钙离子和甲状旁腺素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安全性高,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瑛博,杨玉鹏.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观察[J]. 中华养生保健,2021,39(2):52-54.

[2]王洁锋.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67.

[3]况成才. 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观察[J]. 母婴世界,2020(10):61.

[4]陈安. 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8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