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日益蔓延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促使农民对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反思,一种新的观念——生态理性开始形成和传播.生态理性尚处于生态觉醒阶段的农民在走向生态自觉的过程中,教育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社区作为通往农村环境自治的阶梯,其教育职能对于引导农民走向生态自觉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农村社区教育须以生态环境政策的优化为契机,在创新社区教育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理顺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凝聚各方力量的支持,让农民重新定位和自然的关系.将自己内化为自然的一部分,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自觉.图1,参14.

  • 标签: 生态自觉 社区环境教育 生态环境
  • 简介:1.稿件用A4纸打印.2.按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规定,本刊要求论文包括以下3部分: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如果有的话).其中前置部分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单位、邮编(统称作者信息项),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致谢和参考文献表.文章各部分的排列顺序为:题名,作者信息项,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作者项,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引言、正文、致谢、参考文献表和附录.

  • 标签: 学术论文 生态毒理 英文摘要 作者信息 版式 学报
  • 简介: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孟紫强教授主编、多名学者参加编著,集生态毒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最新成果于一体.该书第1-2章主要论述生态毒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研究方法;第3,5章为动物生态毒理学、植物生态毒理学及微生物生态毒理学,从分子、细胞、个体及群体水平系统阐述了这三大生态毒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

  • 标签: 生态毒理学 原理 科学出版社 简介 基础理论 群体水平
  • 简介:生态毒理学报》(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是为顺应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的学科发展趋势,推动国内环境风险研究领域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创办的.该刊物的创刊为我国从事

  • 标签: 学报征稿启事 毒理学报 生态毒理
  • 简介:根据龙岩市土地资源特点,基于P-S-R框架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对龙岩市2002-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龙岩市2002-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敏感级"上升到2012年的"良好级",期间2004-2008年一直处于"风险级",说明土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好转的同时仍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为龙岩市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土地生态安全 动态评价 指标体系 龙岩市
  • 简介:在保护环境、关爱自然日益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生态文明”越来越受人重视。语文教学历来重视文以载道,在现代社会,这个“道”自然也包含“生态道德”。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只要我们留心,就不难发现编者在选取题材时,高瞻远瞩,有意在各个年级的不同层面上渗透了“生态道德”教育的素材。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列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生态平衡意识,把尊重自然作为终极的道德态度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

  • 标签: 小学语文教学 生态道德 小学语文教材 语文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保护环境
  • 简介:针对矿产品采选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破坏矿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矿区 生态环境 矿产品 采选 污染 生态保护
  • 简介:生态毒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孟紫强教授主编、多名学者参加编著,集生态毒理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及最新成果于一体.该书第1-2章主要论述生态毒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研究方法;第3-5章为动物生态毒理学、植物生态毒理学及微生物生态毒理学,从分子、细胞、个体及群体水平系统阐述了这三大生态毒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还分别论述了对这三大类生物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毒性作用与机理.

  • 标签: 生态毒理学 原理 科学出版社 基础理论 群体水平 毒性作用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城市水域污染情况愈发严重。众多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持续排入周边河流,导致城市河道水质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对污染河流的综合治理与修复工作。尽管采用了传统污水处理方法,其效果在确保河道生态全面恢复方面仍存不足。基于此状况,相关专业人士经深入研究与分析,已开发出先进的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促进受污染城市河道的生态修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 标签: 城市污水 治理 生态环境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策略的创新研究,通过对当前环境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各种创新性策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方法。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策略创新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生物敏感性分布法(SpeciesSensitivityDistributions,SSD)是一种基于单物种测试和概率统计学的、较高级的外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在国内外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染物风险评价中。本文选取了采用logistic和normal这2种SSD分布模型,分析了国内外毒死蜱对3组水生生物组合的毒性数据;并且获得各自SSD的HCx值。3组毒性数据分别为:浙江稻田水生生物组,长三角地区水生生物组和美国水生生物组。浙江稻田水生物SSD分布的HC5为:0.32μg·L^-1(logistic模型)和0.35μg·L^-1(normal模型);HC10为1.50μg·L^-1(logistic模型)和1.26μg·L^-1(normal模型);HC20为8.13μg·L^-1(logistic模型)和5.96μg·L^-1(normal模型);HC50为145.44μg·L^-1(logistic模型)和115.74μg·L^-1(normal模型)。据此判断水稻种植季节,稻田水域毒死蜱对食蚊鱼、鳑鲏、泽蛙蝌蚪、轮虫、常见腹足类和双壳类软体动物以及绝大多数藻类等的风险较小。利用冗余分析研究了生物物种数量、物种组成结构和拟合模型对HCx影响。结果表明:物种组成结构对HCx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毒死蜱较为敏感物种数量与HCx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对毒死蜱不敏感的物种则与HCx呈现正相关性。

  • 标签: 毒死蜱 稻田湿地水生生物 物种敏感性分布曲线(SSD) 生态风险评价
  • 简介:为了客观反映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采用类比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从施工期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干扰、地下水环境扰动和运营期的缓解地面交通,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综合分析轨道交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明显的积极效益。本工程建设可以节约土地资源88.5hm^2;节约能耗3.6万T/a;营运初期减少汽车尾气CO、THC和NOx排放量分别为118.7T/a、20.2T/a和8.3T/a;在不考虑交通量增长的情况下,由西安市城市轨道2号线吸引地面交通将使道路交通噪声贡献量减少1-3dB(A)。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较小,工程影响区地下水的潜水位变幅为0-1.75m。施工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且可以通过施工管理将影响减少到最小。

  • 标签: 道路与铁道工程 轨道交通 城市生态环境 影响
  • 简介:摘要:近几年,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断增强,国家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监控与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污染变得更加严峻,因此,我们建议将生态环境监测和环保技术加以合理运用,并与信息化应用相结合,从而提升环保程度,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 环保技术 色谱技术 信息化
  • 简介:1.论文插图用于描绘难以用文字或表格表达的内容.因此,应突出图的直观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仅借助图例和图注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

  • 标签: 学报论文 格式要求 毒理学报
  • 简介:1.论文插图用于描绘难以用文字或表格表达的内容.因此,应突出图的直观性和自明性,即不阅读正文,仅借助图例和图注就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

  • 标签: 生态毒理 论文 学报 直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