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具体年限为2017年1月-2019年4月,研究样本采集自我院诊疗的严重创伤患者,样本量为200例,患者实施分组的依据为护理方法的差异,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组成人文组,采用普通护理的患者组成普通组。结果人文组患者的SAS、SDS与VA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即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在治疗时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明显改善心理变化。

  • 标签: 严重骨创伤 人文关怀护理 普通护理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固定架治疗创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8例创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话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病率。结果采用两组方式对创伤患者进行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93%,并发症发病率为28.1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44%,并发症发病率为4.6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P值均<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在对创伤患者治疗时采用外固定架的治疗方式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广大医护人员进行推广和研究。

  • 标签: 外固定架 骨创伤 有效性 安全性 钢板内固定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编辑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伤专题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1-5日在山西太原(原山东济南)举行。届时,大会将邀请全国骨科及创伤界知名专家教授王正国院士(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刘强教授(山西医科大学)、姜保国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周东升教授(山东大学附一院)、王岩教授(北京301医院)、

  • 标签: 第三届全国骨创伤专题研讨会 编辑工作 期刊质量 专业期刊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创伤喷雾剂对患有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盐酸羟考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盐酸羟考酮与创伤喷雾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软组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创伤喷雾剂对患有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骨创伤喷雾剂 急慢性软组织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外科创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焦虑、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SAS评分显著下降,对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显著,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确切,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还可良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 骨外科手术 焦虑
  • 简介:摘要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的治疗周期长,是骨科医师面临的一大难题。Ilizarov技术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的经典方式之一,但近年来,Masquelet技术为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为此,笔者就Ilizarov技术和Masquelet技术治疗创伤后骨感染合并缺损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伊利扎罗夫技术 感染 Masquelet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负压引流技术对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根据抽签结果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换药治疗,研究组进行负压引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8%>82.2%),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效果确切,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故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负压引流技术 骨创伤 创面软组织损伤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使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2010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的80例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肉芽组织能够快速生长,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负压引流技术 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的效果影响。 方法: 选取 2014 年 12 月至 2016 年 2 月, 62 例创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根据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 结果: 常规组的优良率为 74.19% ,康复组的优良率为 90.32% ,康复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在生活质量方面,康复组患者液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术后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膝关骨折节功能的恢复,进而加速患者的恢复。

  • 标签: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骨创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方法在对创伤患者的创面进行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创伤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需要使用封闭式的发芽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对创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在患者的创面上使用封闭负压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封闭负压引流 骨创伤创面 临床疗效 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9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创伤后遗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治疗的78例创伤后遗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6例。西药组美洛昔康片,7.5mg,一日1次,连续15天。中药组中药熏蒸外洗及针灸,连续15天。中西医结合组(1)给予美洛昔康片,7.5mg,一日1次,连续15天。(2)中药熏蒸外洗及针灸,连续15天。治疗前、治疗后1天、3天、6天、9天、12天、15天,比较三组患者疼痛及跛行距离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比较三组患者的PSQI评分,评价三组患者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后1天、3天、6天、9天、12天、15天,与西药组及中药组相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的疼痛明显缓解,跛行距离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7天、14天,与西药组及中药组相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的PSQ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在缓解创伤后遗疼痛上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创伤后遗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肽注射液治疗创伤性骨折100例临床观察。方法选股100例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治疗的创伤性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实验组(使用肽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结果在消肿时间,完全愈合时间,痂形成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骨折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功能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肽注射液治疗,能够减少消肿时间,完全愈合时间,痂形成时间,改善膝关节,下肢髋关节,踝关节的功能,减少骨折不愈合以及延迟愈合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肽注射液 创伤性骨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创伤创面治疗中的护理要点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手指的创伤患者9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给予治疗,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48)和实验组(n=49),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7.7±1.3)d,平均住院时间为(15.1±1.6)d,与参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同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参照组14.58%,P<0.05。结论在创伤患者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方式,其临床效果良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对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有利于促进患者创面得到更好的恢复。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创伤创面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在创伤手术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7年8月创伤外科收治的144例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7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与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及功能锻炼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在创伤外科推广使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 骨创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50例于我院行创伤大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分别为2.67%(2/75)和14.67%(11/75);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相关症状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地给予创伤大手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大大减少了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相关症状的发生率,并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创伤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在临床治疗时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具体年限为2017年1月-2019年4月,研究样本采集自我院诊疗的严重创伤患者,样本量为200例,患者实施分组的依据为护理方法的差异,采用人文关怀护理的患者组成人文组,采用普通护理的患者组成普通组。结果人文组患者的SAS、SDS与VA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即p<0.05)。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在治疗时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明显改善心理变化。

  • 标签: 严重骨创伤 人文关怀护理 普通护理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基于ERAS理念下缩短创伤性跟骨折术前消肿时间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3月内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跟骨折患者160例,按照术前消肿方式的差异分为四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方法,实验1组40例采用患足抬高处理,试验2组采用传统方法+依沙吖啶湿敷处理,实验3组采用加大抬高高度+依沙吖啶湿敷护理,对比四组患者术前消肿情况。结果: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针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前消肿办法,可以得出试验1组与2组、3组消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2组与3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跟骨骨折 抬高患足 依沙吖啶湿敷 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