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及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精神工作时间超过一年的护士33名作为研究样本,应用调查问卷形式来对精神护士的压力来源展开探究。结果精神护士压力的主要来源包含护理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护理工作量及护理时间的分配问题、护理工作环境及护理过程中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及应用、护理过程中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人际交往及管理层面。结论精神护士的压力来源具备多样性,应从护士自身着手实施对应干预措施,同时相关管理者及管理部门也应给予对应干预措施,以达到缓解精神护士压力的目的。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压力来源 干预措施
  • 简介:(山东省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青岛266034)摘要精神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有各种精神疾病的病人,由于精神患者思维异常,行为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给护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不少病人否认有病,还会造成自伤或影响社会治安。病人的症状往往与生活经历、躯体和精神状态及社会环境、职业、文化背景等诸因素有关,因而形成了精神症状的复杂性,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作为精神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下面就精神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 标签: 精神科护理 素质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79-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医院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精神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489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析其门诊处方。结果(1)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的使用概率较大,且呈增长趋势;大部分精神疾病患者使用单药进行治疗,少部分难治性精神疾病采用联合用药进行治疗。(2)489例患者中56例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类药物,占总人数的11.45%。结论精神医院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选择的多样化、新型化、同时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用药 评价 分析
  • 简介:做一名合格的精神医生,临床基本功是基础、是根本.目前-些常见的精神疾病都未找到可以信赖的体征,实验室检查,CT,MRI等特异性改变也不能作为诊断依据,临床上主要还是依靠病史和精神检查所观察到的临床征象和症状表现.这就必须有过硬的临床基本功,才能达到目的.从临床工作实践中体会到,练好基本功是临床基础的需要,是精神医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 标签: 精神科 医生 基本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护士实行分组护理管理的目的及效果,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管理,分为心身护理组、精神护理组、康复护理组、心理护理组。结果护士实施分组护理后,提高了护士的慎独精神,加强了执行力,减少了护理意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护士实施分组护理管理,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执行力提高,慎独精神增强,减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使整体护理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分组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精神住院患者发生碎死的临床特征.为降低精神病住院患者猝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对近15年内汕头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凋查分析。结果15年内猝死发生率为0.2%。男性和新入院者较多。秋冬季.4:00~8:00时间段为猝死高峰期。93.25%伴有躯体疾病。服用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者在猝死病例中占较高比例.且联合用药者较多。结论精神猝死病例中伴有躯体疾病者较多.对此类患者应谨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猝死 抗精神病药物 躯体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精神神经衰弱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在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患者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和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以达到控制和恢复对环境的适应水平。

  • 标签: 精神科 神经衰弱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年老护士退休、离岗,医院原有在编护士人数已不能满足临床护理需要1。为了缓解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近年来我院通过实习留用、人才招聘面试、笔试等形式,择优录用合同护士,充实临床护理队伍,我科室合同护士比例已近50%,如何对合同护士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已成为基层护理管理者的新课题。

  • 标签: 精神科 病房合同护士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作者简介李文杰,女,主管护师,护士长。摘要精神护理是一个高风险、高责任的专业,风险是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风险因素错综复杂。护士长在管理工作中要有预见性,要尽早识别分析风险因素。在风险事件出现前采取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防范
  • 简介: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精神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策略。方法:研究患者选择我院2020年7月~12月收治的200例,采用随机方式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延用原有的护理模式,研究组对风险加以识别并采取有应对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讨论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防范策略。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比率要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方法 风险因素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现阶段精神护士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干扰了精神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员构成看,流失的护理人员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能力,有的甚至是科室中的业务骨干。这导致科室即便能很快得到人员数量上的补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升到之前的护理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缓解护士流失,已经成为了促进精神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流失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精神病人药物治疗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IPROS评分为(55.1±3.2)分;而对照组的IPROS评分为(80.3±2.2),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精神病人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治疗的顺利有序进行。

  • 标签: 精神科 药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探讨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5年1月至12月1986例精神疾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生院内感染88例,感染发生率为4.43%。呼吸道为主要感染部位,占47.73%,其次是胃肠道、泌尿系统、口腔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住院时间长,并发症,侵入性手术。结论精神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应加强病房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规范,降低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