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某民用航空公司新飞行员入职体检检出1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体检鉴定结论:不合格。通过回顾既往体检资料,对未能及早检出PDA的原因进行探讨,强调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与鉴别诊断飞行员PDA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借鉴相同情况军事飞行员PDA介入治疗后处置方法,并给予进一步完善飞行员体检鉴定工作的建议。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超声心动描述记 飞行员
  • 简介:经心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发展的心脏介入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不开胸,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尤其是Amplatzer封堵器法,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先天性动脉导管的首选方法,2002年4月,我院心内科导管室利用Amplatzer封堵器成功地治愈了1例患者,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中的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AMPLATZER封堵器 封堵术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护理 并发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产封堵器经皮介入治疗动脉导管(PDA)的疗效,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PD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患儿42例的疗效、并发症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42例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安全可靠,疗效优良,是治疗PDA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治疗 随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3D个体化定制导航模板引导下圆孔穿刺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18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18例患者,使用定制个性化3D打印模板引导穿刺治疗,记录穿刺时间、穿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内疼痛数字评分(VAS评分)。结果术后17例(94.4%)患者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其中1例患者疗效欠佳需长期辅助服用药物治疗;穿刺位置准确、耗时短;射频穿刺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3D模板引导下圆孔穿刺半月神经节射频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穿刺时间短,穿刺精确度高,穿刺副作用小,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标签: 3D导航模板 卵圆孔穿刺 复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光明产卵于我的眼中,一如苍蝇啐唾液于伤口……”此语出自米洛拉德·帕维奇虚构的人物多夫梅尔家族的一位老者之口。老者精通剑术,从不读书。他把《哈扎尔词典》阳本的书页撕下来,用于每日吸去他汤盆中的油脂。他感到他的莱汤太油腻了。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今天,我以小说家的身份,也就是作为一个职业的说谎者,来到耶路撒冷。当然,不是只有小说家说谎。众所周知,政客也说谎,外交官和军人有时也被迫说谎。尽管如此,没有人会用道德标准去苛责小说家,因为小说家说的谎与其他人不同。事实上,

  • 标签: 小说家 耶路撒冷 说谎者 共存 文学奖 每个人
  • 简介: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借邻人伏鸡乳之,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者,归而生,一月可得十五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柠(即母牛),

  • 标签: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鸡卵家当》
  • 简介:普通的蝉喜欢产卵在干的细枝上,它选择那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从不下垂,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干。

  • 标签: 《蝉的卵》 小学 语文教学 阅读
  • 简介:结果表明:采用浸酸液中添加福尔马林液稍固定洗除散的新方法,对散不良的剔除工效高。尤其以不良分布较集中的蚕种剔除效率高,但不良较分散和蚕种则稍差,此法可应用于生产。

  • 标签: 家蚕 散卵种 不良卵 剔除方法 浸酸脱粒法
  • 简介:一个冬日萧瑟清冷的下午,拜访了传说中那栋没有屋檐的“文件仓库”。主人蓄着一把自然生长的胡子,穿着素朴自然而且随意。他不像大诗人艾青的儿子,更像是从《水浒》里走出来的某个人物,活生生的,有点糙,却很有质感。与艾聊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思想的碰撞和言语的相互激发。

  • 标签: 艾未未 艺术家 生平事迹 心理状态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动脉导管(PDA)介入封堵后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并建立PDA介入封堵后血小板减少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39例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并以同时期就诊的138例PDA介入封堵后未发生血小板减少病例作为对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可能的危险因素,建立随机森林模型预测PDA介入封堵后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结果患儿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时间为术后1~7 d,血小板恢复时间为术后2~22 d。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表明,患儿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内径大小(OR=9.54,95%CI:2.08~48.84,P=0.004)和术前血小板计数(OR=0.99,95%CI:0.98~0.99,P=0.001)与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相关。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内径对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对重要性最大。结论患儿动脉导管内径大是导致PDA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危险因素,术前血小板计数增高是PDA封堵术后血小板减少的相对保护因素,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内径对预测PDA介入封堵后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对重要性最大。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介入封堵 血小板减少 儿童
  • 简介: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封堵对先天性动脉导管(PDA)患者近期心脏结构的影响。方法2007-2009年80例PDA患者(男32例女48例),采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比较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以及术后3d、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变化。结果的动脉导管直径平均为(4.6±2.1)mm,应用封堵器的直径平均为(6.4±3.6)mm,5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量残余分流,余均封堵完全。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36.6±5.5)mmHg降至(25.3±3.65)mmHg(P<0.05),术后3d超声心动图检查示除3例有微量残余分流外,其余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左室舒张末径和E/A值分别由术前的(48.6±8.3)mm和96±25/63±16降为(39.6±6.3)mm和78±13/52±10,其中年龄较大者E/A变化较明显,左室缩短分数由术前的38.7%±6.5%降为28.3%±5.9%,术后射血分数平均下降18.6%。72例完成术后12个月随访,封堵器均位置良好、无缺损,无肺动脉狭窄及主动脉缩窄。肺动脉内径、肺动脉血流速度、左房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径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年龄小者肺动脉内径改变明显。结论国产封堵器用于PDA患者的封堵治疗可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积极影响,且早期治疗更佳。

  • 标签: 封堵器 心脏结构 动脉导管未闭 术后 患者 残余分流
  • 简介:随着心血管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术中切口美观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逐渐推行微创小切口手术。现选择我院1999年2月-2003年6月40例动脉导管(PDA)行左腋下小切口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与1999年2月前46例左胸后外侧切口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动脉导管未闭 微创手术 小儿 成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2例接受动脉导管封堵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疗效。结果92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小时心脏超声心动图均未发现残余分流,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简单、安全、有效,是一项有发展前途的疗法。

  • 标签: 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夹和介入栓塞疗法用于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1月-2023年10月本科接诊颅内破裂动脉瘤病人(n=62)。试验组采取介入栓塞疗法,对照组行手术夹治疗。对比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关于住院时间:试验组数据只有(11.24±2.68)d,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16.79±3.15)d,相比较下,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3.23%,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19.35%,相比较下,试验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用介入栓塞疗法,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

  • 标签: 手术夹闭 价值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介入栓塞
  • 简介:采用Zemike多项式拟合元件位相畸变的方法,提出了波前畸变固孔衍射模型,并进行了波前畸变圃孔衍射及其和理想状态下网孔衍射的比较.通过分析,不同波长经过球差波前畸变圆孔衍射,最大光强分布的位置是不同的,与理想圆孔衍射的光强分布位置差别比较大,波前畸变对衍射光强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 标签: 畸变光束 圆孔衍射 ZERNIKE多项式 球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代动脉导管封堵器(ADOⅡ)介入治疗儿童小型动脉导管(PDA)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型PDA患儿82例,均经影像学和心电图检查确诊,给予ADOⅡ介入治疗。术中术后造影观察封堵器位置、残余分流情况,术后1 d、1个月、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封堵效果。结果82例患儿术中均成功封堵,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造影显示1例患儿仍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 h复查分流消失。术后24 h及术后1、3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82例患儿PDA均顺利闭合,未见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ADOⅡ对儿童小型动脉导管封堵成功率高,术后残余分流较少。

  • 标签: 心脏病 儿童小型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封堵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动脉导管(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结扎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床旁PDA结扎术、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A结扎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4例,低血压组11例,非低血压组3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压组手术时体重<1 100 g、术前需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比例高于非低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体重<1 100 g(OR=12.045,95%CI 1.351~107.394,P=0.026)、术前需HFOV(OR=27.832,95%CI 1.363~568.292,P=0.031)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PDA结扎术后发生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血压是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PDA结扎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手术时体重<1 100 g、术前需HFOV是术后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婴儿,超低出生体重 动脉导管未闭 低血压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