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8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50岁,主诉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心悸11h。查心肌酶正常,心电图示前壁心肌缺血,右柬支传导阻滞,以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心内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90次/min,节律规整,心音弱,可闻及病理性第四心音,

  • 标签: 左室血栓形成 扩张型心肌病 交感风暴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血压病史 前壁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上速的指导作用.方法118例上速患者分为CARTO组(69例)和常规组(49例),比较两组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均完成射频治疗,2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CARTO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两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RTO组与常规组手术时间无差异[(118±36)min比(119±52)min,P>0.05],但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9±3)min比(17±6)m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4±2)次比(9±3)次,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96±73)s比(402±84)s,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上速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缩短X线曝光时间.

  • 标签: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管消融术 CARTO系统 电解剖标测
  • 简介:目的探讨24h平均脉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左重构的影响。方法用动态血压监测24h平均收缩压(MSBP)与舒张压(MDBP),它们之差为24h平均脉压(MPP)。根据MPP≥60mmHg或〈60mmHg把207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2组,以超声探头测左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左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肌重量指数(LVMI)和左射血分数(EF)。以协方差分析校正MSBP和MDBP影响后比较两组间左重构的指标。结果在24h平均脉压≥60mmHg组中,LVDd,IVSd、LVPWd和LVMI均较对照组高(P〈0.05),即使校正了MSBP和MDBP影响后,这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平均脉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患者左重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脉压 高血压 心室复建
  • 简介:目的评价目前通用的诊断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标准.方法将220例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电图,与220例超声心动图排除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电图进行对照.结果目前通用的判断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图标准,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低(P<0.05,但QRS电压对时间的积分却是判断左心室肥厚的较好指标.)结论QRS电压对时间的积分应是判断左心室肥厚的较好指标.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电图 QRS积分 左室肥厚 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构建非缺血性家兔心力衰竭(心衰)模型,观察辛伐他汀对心衰家兔左收缩功能和交感活性的影响,以阐明辛伐他汀改善非缺血性心衰心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1)实验分组: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10)、心衰组(n=10)、心衰辛伐他汀干预组(n=10);(2)心衰模型的建立:心衰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家兔均联合应用主动脉瓣破瓣术及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非缺血性心衰模型,共观察7周;(3)心功能的测定:利用左心导管术和心脏多谱勒观察家兔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并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浆脑钠肽水平;(4)家兔交感活性的测定: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EPI)、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蛋白激酶A(PKA)、受磷蛋白(PLB)及受磷蛋白第16位丝氨酸磷酸化(Ser16-P-PLB)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UVIDoc成像仪进行蛋白表达半定量分析。结果(1)三组家兔心功能的比较:与假手术组相比,心衰组家兔左舒张末压(LVEDP)(mmHg:-7±4.61vs24.6±6.73)、脑钠肽(BNP)(pmol/mL:4.41±0.94vs24.40±4.78)明显增加(PPvs8.48±1.08)水平明显降低(PEF值(%:47.8±6.05vs63.51±4.34)均明显增加(P<0.05)。(2)三组家兔交感活性的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衰组家兔心率(HR)(次/min:223±21.91vs268±16.73)、血浆肾上腺素(EPI)(pg/ml:8.16±1.45vs25.40±4.78)、去甲肾上腺素(NE)(pg/ml:86.14±12.24vs173.04±39.15)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组织蛋白激酶A(PKA)(RPKA/actin:0.38±0.12vs0.88±0.15)和PLB第16位丝氨酸磷酸化(Ser16-P-PLB)(Rser16-P-PLB/actin:0.44±0.14vs0.86±0.16)表达水平均增加(PPKA/actin:0.88±0.15vs10.43±0.11)和Ser16-P-PLB(Rser16-P-PLB/actin:0.86±0.16vs0.47±0.14)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超容量负荷和超压力负荷持续作用下,家兔左收缩功能减退,并且伴

  • 标签: 辛伐他汀 左室收缩功能 家兔 交感活性 缺血性心衰 压力负荷
  • 简介:目的探讨再灌注治疗急性下壁合并右心肌梗死(MI)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1例急性下壁MI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该组急性下壁MI患者中急性下壁合并右MI的发生率为32.4%。②急性下壁与急性下壁合并右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5)。③溶栓与不溶栓患者急性下壁合并右MI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右MI多与急性下壁MI同时发生;急性下壁MI者合并急性右MI是明显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因素;成功的再灌注治疗可使急性下壁合并右MI患者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改善近期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再灌注治疗 临床意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合并症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住院期间QRs时限对心力衰竭并左射血分数降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力衰竭并左射血分数降低(≤40%)或正常的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的QRs波群时限。结果300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正常QRS波群时限1745例(〈120ms),QRS波群延长(≥120ms)1257例。平均随访10个月,基础QRS波群时限正常患者全因死亡率为18.8%,基础QRS波群延长患者为28.3%(nR。1.62,95%CIL38~1.88)。基础QRS波群正常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心力衰竭住院率为31.5%和35.8%,延长者则为39.0%和43.6%(朋=1.40、1.42;95%CIL25-1.60、1.18-1.72)。QRS波群时限延长与增加全因死亡率危险性相关(HR=1.25:95%C11.03~1.52),并增加心血管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率(HR=1.21、1.28,95%CIL10~1.40、1.12~1.38)。基础Qas波群延长患者最后住院心电图QRS波群正常者仅为4.0%。结论延长的QRS波群在LVEF降低患者中十分多见,是出院后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 死亡率 患病率 QRS波群 预测
  • 简介:2018年1月25至27日,第十届全国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VAS-CHINA)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名代表参会。VAS-CHINA是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SPE)、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CSA)、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JSPE)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暨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亚太心律学会(APHRS)协办的学术盛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澍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黄德嘉教授、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黄从新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曹克将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 标签: 室性心律失常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会议 专题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6年4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心脏瓣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病例资料,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35~72岁,平均(52.95±7.41)岁,体重43~85kg,病史6~48个月。所有患者均行瓣膜置换手术,SF-36健康测量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体外循环时间48~516(125.5±61.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7~137(81±33.97)min,住院天数20~95(32±5.3)d。手术治疗后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为(83.56±8.25)分、(68.42±9.64)分、(80.43±11.32)分、(67.31±9.52)分、(63.12±10.07)分、(79.26±14.34)分、(64.53±20.58)分、(60.73±11.39)分,均高于治疗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重症瓣膜病手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手术治疗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心律失常围手术期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对46例70-85岁肺癌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心律失常始发时间出现于术后48h内占69.6%,其中窦性心动过速14例,窒上性心律失常24例,性心律失常3例,有5例表现为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混合发作。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高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储备差,开胸术中、术后易出现心律失常。但术前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予积极的处理,手术中注意保护心脏神经,消除术后缺氧和低钾血症等诱因是防止发生心律失常的重要措施,控制心窒率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肺肿瘤 心律失常 外科手术 老年人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器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2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心力衰竭患者,符合左射血分数(LVEF)〈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CRT建议标准。评价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术前后的单次最远行走距离、6min步行距离、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经左侧(n=20)和右侧锁骨下静脉(n=1)CRT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3±30.8)min和235min,而X线曝光时间分别为(19.7±15.5)min和75min;CRT术后单次最远行走距离显著增加[(921.7±253.8)m:(675.8±172.1)m,P〈0.013,6min步行距离术后较术前显著增加[(409.8±43.6)m:(292.5±55.6)m,P〈0.01],而NYHA心功能Ⅳ级者所占的百分率术后比术前显著减少(23.8%:85.7%,P〈0.01)。结论:对左射血分数〈35%、心电图QRS波宽度≥160ms、左舒张末期内径〉60mm的心衰患者,行CRT可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和NYHA心功能分级。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治疗 心脏起搏器 人工
  • 简介:目的对比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术后血压控制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采取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术式进行分组;微创组占51.65%(47/91),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开放组占48.35%(44/91),采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手术失血量少于开放组,血肿清除率大于开放组,术后再出血率小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开放组,差异不显著(P>0.05);微创组术后1个月、6个月的血压达标率均大于开放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确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性小、血肿清除效果良好等优势,显著改善预后,可能与稳定控制患者的血压有关,对于减少术后再出血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微创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血压
  • 简介:《今日医学新闻》10月20日报道,根据发表在《循环:心血管质量与疗效》上的研究,“对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成人患者进行手术,并不会占用过多儿童医院资源,但是多注意影响因素如抑郁症有助于减少昂贵的入院费”。研究人员发现从整个国家42家儿童医院获得的数据分析显示.进行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疾病手术占3.1%,手术收入仅占医院总收入的2.2%。

  • 标签: 外科手术 成人患者 儿童医院 医院资源 心脏中心 先天性心脏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英据《每日邮辛艮》报道,美国男子莫特森过去的六年经历了五次手术,最近一次手术在今年8月。手术后,疑因麻醉药造成短暂失忆,忘记了自己已经结婚。一张开眼看见妻子时不知道对方是谁,大声惊呼:你是我见过的最美女人,让妻子心花怒放,却又哭笑不得。

  • 标签: 手术后 失忆 男子 美国 女人 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56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治疗,每组28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随访2年、4年患者生存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淋巴清扫数目、肿瘤大小等肿瘤根治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术中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麻痹性肠梗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较快,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感染发生率低,其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对照组手术效果基本相似,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可以作为临床的标准手术方法。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癌 根治术
  • 简介: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方法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住院号进行随机数表法抽取,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所有患者均接受择期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跟踪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出血性休克)以及心理情况(SAS、SDS)。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实验组的抑郁状态(SAS、SDS得分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心理状况良好,预后较好,分娩的风险进一步降低,有助于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 标签: 循证护理 凶险性前置胎盘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30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发现,观察组在手术指标、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合并子宫肌瘤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围手术期患者舒适度高,治疗结束后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藤火力椎产,

  • 标签: 子宫肌瘤 高血压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破裂出血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危险性大。近10多年来随着血管内技术的日趋成熟,手术的风险已逐渐下降,而围手术的正确处理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护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行血管内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提高疗效
  • 简介:目的对胸部肿瘤采用胸腔镜辅助进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3月期间,使用胸腔镜辅助进行小切口手术对178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患者没有出现死亡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食管癌手术的时间为3。4.2h,平均为3.8h;其他的手术时间为0.6~3.7h,平均为1.9h。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将手术切口延长到12cm的患者有12例。对患者进行开胸的时间为4.5—12min,关胸的时间为14.5。29.8min。平均为21.5min。在进行开胸时,出血量在30ml以下,患者的切口都达到了I期愈合。对患者进行胸腔引流的时间为2.6d,平均为2.3d;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20d,平均为12.3d。结论对胸部肿瘤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开关胸时间短、手术适应证广等优点。

  • 标签: 胸腔镜 胸部肿瘤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