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三、通古斯萨满教是汇集百流的文化巨川(一)萨满殛其文化功能萨满,通古斯语,其词根“Sar”为“知道”、“知晓”,其涵义按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解译为“晓彻”之意,即最能通达、知晓神的旨意。过去学术界常解释萨满是“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如1981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宗教词典》如是说。这种说法不接近这个通古斯语的词源原意,也没有说明萨满的主要特征与文化内涵。

  • 标签: 萨满教 通古斯 文化史 上海辞书出版社 价值 1981年版
  • 简介: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满文稿本数量可观,特色鲜明,保存比较完整,清晰记录保存了编纂信息,反映出增删修改内容及翻译情形,体现了誊抄过程和功课的信息,能够为研究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满文本的纂修提供直接依据,补充文献记载的不足,也能够为研究清代末期满语文提供翔实的书面语语料。

  • 标签: 清代 大清会典 满文稿本
  • 简介:清朝专设理藩院处理蒙古族等民族事务,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满蒙文题本,真实地记录了蒙古各部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对研究清代蒙古、西藏和回疆的区域史、民族史、宗教史、司法制度及清朝对各该地区的统治政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理藩院 题本 满文档案 蒙古文档案
  • 简介:《蒙古源流》是17世纪蒙古文史籍中最著名的一部编年史,被誉为蒙古族通史及佛教史。1766年由乾隆帝“钦定”,被译成满文,堪称一部包罗万象、体大思精并保存完整的满文经典文献。满文本《蒙古源流》也是德、日、韩译本以及《四库全书》本的底本。同时,满文本《蒙古源流》语言是清代规范化的书面语,大致反映出满语文发展鼎盛时期的总体面貌,是清朝中期满语文总体特征的一个缩影。因此,从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满文文献 《蒙古源流》 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