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初洪武至永乐年间,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南地区,已经出现社会转型的现象,即从封闭式的封建自然经济转向相对开放型的商品经济。这种社会转型对于明朝封建统治者的大政方针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以往向周边国家宣示国威的传统,而更多地呈现出沟通列国,广交友邦,互通有无的经济思想。郑和下西洋则是这种社会转型与新的经济思想的集中体现。学术界对此尚无深入探讨。本文在此抛砖引玉,略述孔见,希冀引起学术界更多的注意。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社会转型 明初 封建统治者 经济思想 部分地区
  • 简介:公元15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前后几经历了近30年,那就是郑和下西洋。就是这样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却与长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海洋文学 明代 历史事件 15世纪 中国历史
  • 简介:由于西洋参的价格高于人参,所以时有在西洋参掺杂人参的现象,为保证使用者的安全、有效和西洋参制成品的质量,我们采用感官、显微和理化鉴别相结合的方法,对西洋参饮片和原料进行鉴别检验,效果较好.

  • 标签: 西洋参 人参 掺杂物 感官鉴别 显微鉴别 理化鉴别
  • 简介:鱼米之乡,港口天然,古镇轩昂。叹明代壮举,郑和受命,迢迢万里,七度西洋。竞发千帆,气势浩荡,创空前远航辉煌。迎涛浪,播亚非友谊,出彩昭彰。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展馆 鱼米之乡 港口
  • 简介:西洋南瓜又称为印度南瓜、笋瓜、栗味南瓜,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引进,口感甜面有栗味,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西洋南瓜生长强健,早生快结,座果率高,生育期短,产量稳定,耐旱能力强、需水量少、种植容易、耐贮藏和运输.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蔬菜。

  • 标签: 德宏 西洋南瓜 栽培技术
  • 简介:妈祖确有其人,她的名字叫林默娘,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人。生于北宋时期一户渔民家庭,是一个普通民间少女。据传,林默娘与一般凡人不同,在大海上打渔劳作,能预知海上风险,能观天象。她还懂医术,平时还为渔民看病送药,遇着贫困无依无靠和身患残疾的人给予救济。因此,深受当地乡民的爱戴和尊敬。一次默娘同老父亲及其兄长出海打渔,因风浪太大,渔船颠簸。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精神支柱 妈祖 北宋时期 渔民 湄洲岛
  • 简介:清代前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其中西洋音乐的东传是交流的重要内容,它促使中国近代音乐开始了蠕动与变异。这种变动不仅在清宫廷、教堂中有大量反映,而且在文人的诗词中也有反映,这成了我们了解清人观念中西洋事物的途径之一。清前期文人的诗词中对西洋音乐不乏褒辞,却也不缺贬拙之词。他们思维的双重性,正是在对待外来事物时矛盾心理的体现。

  • 标签: 清前期 文人 诗词 西洋音乐
  • 简介:不少人以为西洋参老少皆宜,四季可服,百无禁忌。其实,药无百灵之方,补品也非万应之品,西洋参的适应范围虽然广一些,但也不是人人皆宜的。

  • 标签: 西洋参 服用方法 保健知识 用药知识
  • 简介:2016年2月17日,星期三,北京时间00:30,我在广州白云机场乘机飞往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候机两个小时后再飞往加纳科托塔机场。这是我第三次踏上西非加纳的热土.脑海-中不由得呈现出大西洋几内亚湾秀丽的风景以及迎着夕阳归来、已经鱼儿满舱的一叶叶小舟。

  • 标签: 大西洋 加纳 广州白云机场 埃塞俄比亚 几内亚 风景
  • 简介: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在清朝经法国传教士传入中国,所以称为西洋参.西洋参与中国人参为同科同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不尽相同,所以药性有所差别.西洋参性凉,人参性温.由于西洋参没有人参有人服用后会出现鼻衄等副作用.所以近年来西洋参在我国的销售量猛增.市场上销售的西洋参加工产品比较单纯,主要是原皮西洋参及其饮片、西洋参袋泡茶等.由于西洋参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产地主要加工成生晒参类销往中国及东南亚,很少有人进行加工产品的研究.

  • 标签: 西洋参 西洋红参 单体皂甙 成分分析 人参二醇型皂甙类 药理作用
  • 简介:郑和下西洋活动,大大促进了明代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对外交通的繁荣,增长了人们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眼界。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更激起人们探索海洋的兴趣,进而大大推动了明代海洋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是继宋元海洋文学发展之后的又一座高峰。明代海洋文学产生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因而它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古人海洋活动的再现,是古人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海洋文学创作活动与创作者的视野相互关联,并通过海洋文学的体裁和题材得到深刻的反映和艺术的再现。本文就此作初步探索。

  • 标签: 海洋文学 郑和下西洋 明代 文学发展史 文学创作活动 航海事业
  • 简介:郑和(1371-1435年)是我国15世纪杰出的航海家。从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他亲率舟师2万余人,冲破太平洋、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余国。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足迹之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对外开放,也是中国与亚非各国间一次经济、文化大交流,创下了古代中外航海家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福建 宗教活动 伊斯兰教 佛教 道教
  • 简介:由江苏电视台教育台《城市传奇》专题编辑赵志辉同志主持、策划的《1405郑和下西洋》八集访谈电视节目目前开播,访谈节目主讲人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范金民、郑和后裔郑宽涛等,访谈内容围绕人们关注的八个热点进行,它们分别是:1、郑和身世之谜;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传奇 城市 江苏电视台 电视节目 南京大学
  • 简介:徐家汇藏书楼的历史可追溯到1847年,当年耶稣会修院从青浦横塘迁至徐家汇。现存的藏书楼是由南北两幢建筑组成。四层的南楼又称“神父楼,始建于1867年,曾经是神职人员饮食起居之所,北楼又称藏经楼,建于1896年,当时又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也可称“汇堂石室”。1956年藏书楼并入上海图

  • 标签: 最早西洋 木雕隐身 西洋木雕
  • 简介:历史上第一支无敌舰队是明永乐、宣德年间七下西洋的郑和舰队。郑和也因此被西方史学家尊称为地理大发现的先师。据最近英国航海专家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推演,郑和不仅遍访了亚非30多个国家,而且是第一个派出洪保、周闻等分宗船队发现澳洲、美洲和南极洲的人。至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航海事业 葡萄牙 西班牙 明朝 清朝
  • 简介:最近,一位叫加文·孟席斯的英国人根据他搜集的资料,称郑和率领他的船队最先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比哥伦布早7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不管孟席斯的研究成果能否被专家承认,郑和率领的船队的规模和航程在当时堪称世界第一。明永乐三年(1405)郑和率二万七千八百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苏州人 苏州地区 船队 永乐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