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潮流不断的涌现,导致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我国的优秀的文化都不了解甚至都不知识,尤其是高中生。所以,向高中生渗透我国的优秀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向学生渗透文化,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因此,本文意在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文化浸润”的教学策略。

  • 标签: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文化浸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要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受到文化熏陶,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与数学文化间的互动。数学教师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融入数学家的经历故事、数学史中的思想方法、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及探究的激情。在考试中,也应该有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解题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分数,更是数学文化的浸润

  • 标签: 数学文化 核心素养 渗透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咬神经支配股薄移植术治疗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日友好医院2016—2017年37例接受股薄移植术的晚期面神经麻痹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26例;年龄(40.3±12.7)岁。对股薄移植术前、术后口角移动距离(ΔT-C)、患者自评面功能量表(facial clinimetric evaluation,FaCE)评分,医生使用电子化临床面神经麻痹评估量表(electronic,clinician-graded facial function scale,eFACE)评分的差异。使用SPSS 11.0软件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年,手术前后患侧口角移动距离[ΔT-C术前为(-1.2±3.1)mm,ΔT-C术后为(6.1±3.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1);手术前后FaCE分别为(29.4±14.1)分、(57.6±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P<0.01);手术前后微笑总分、静态评分、动态评分、中面部评分4种状态下eFACE 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8、-29.1、-41.3、-43.9,P值均<0.01)。结论咬神经支配股薄移植是成人晚期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修复外科手术 生活质量 股薄肌 咬肌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舌压测定器检测舌力和耐力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患者组)和正常受试者30例(对照组)。采用JMS舌压测定器检测2组受试者的最大舌压值、维持50%最大舌压值的时间和吞咽舌压值,1周后两组各取10例受试者进行重测信度检测。结果患者组最大舌压值、吞咽舌压值较小。重测信度检测发现,最大舌压值的重测信度最高[ICC=0.905,95%CI(0.616,0.976)],50%最大舌压值维持时间的重测信度较高[ICC=0.886,95%CI(0.495,0.974)],吞咽舌压值的重测信度中等[ICC=0.618,95%CI(0.537,0.905)]。结论JMS舌压测定器能够反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程度,可用于检测舌力和耐力,其中最大舌压值和维持时间两个指标的信度较高。

  • 标签: 舌压测定器 舌肌肌力 舌肌耐力 信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下斜后固定联合部分切除术治疗双眼不对称下斜功能亢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下斜后固定术治疗双眼不对称下斜亢进3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轻侧行下斜后固定术,严重侧则行下斜部分切除术,观察术后水平、垂直斜视度、V征、双侧下斜亢进功能及其不对称性的变化,随访5~10个月。结果30例中有27例(90.00%)治愈,手术后垂直斜视度由术前的(11.70±3.97)PD改善为(1.90±2.30)PD(t=18.326,P<0.001),下斜功能亢进严重侧由3.00(3. 00, 3.25)级减弱为0.00(0.00, 1.00)级(Z=-5.106, P<0.001),轻侧由2.00(1.00, 2.00)级减弱为0.00(0.00, 0.00)级(Z=-4.964, P<0.001),手术后下斜功能亢进双眼之差由术前的1.50(1.00, 2.00)级减小为0.00(0.00, 1.00)级(Z=-5.069, P<0.001)。结论下斜后固定术联合下斜部分切除术治疗双眼不对称下斜亢进效果良好,术后眼球运动趋于对称而协调,原在位垂直斜视矫正好。

  • 标签: 固定术,后,切除术,部分,下斜肌 亢进,下斜肌,不对称 斜视,垂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凯格尔运动)对产妇产后腹直分离康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 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分娩且发现腹直分离大于2.0 cm的3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产妇年龄(27.48±2.37)岁,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盆底训练,对照组产妇年龄(27.08±2.76)岁,采取自主训练。将腹直分离距离和盆底力等级作为指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腹直分离距离为(1.52±0.28)cm,低于对照组的(2.67±0.48)cm,试验组Ⅱ、Ⅲ、Ⅳ级盆底力比例低于对照组[0比9.3%(14/150),0比13.3%(20/150),34.7%(52/150)比44.7%(67/150)],V级盆底力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65.3%(98/150)比32.7%(4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39,P<0.05)。治疗后,试验组产后腹直分离康复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电刺激与盆底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产后腹直分离康复。

  • 标签: 产妇 低频电刺激 盆底肌训练 腹直肌分离 盆底肌力等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膈起搏对机械通气兔膈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85只成年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自主呼吸组(spontaneous breathing group,SB)、容量控制通气组(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group,VC)、体外膈起搏组(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group,EDP)、体外膈起搏+容量控制通气组(EDP+VC),BC组5只,其余各组20只。气管切开后给予容量控制性机械通气建立动物模型。BC组麻醉后立即取膈标本,其余各组分别于相应的处理后6 h及l、3、7 d取标本,检测膈重量(DW)、膈重量/体质量比(DW/BW)及离体膈收缩力;HE染色观察膈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膈Cyt c、RyR1、caspase-3、p-mTORC1蛋白表达。多组变量间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点进一步两两分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BC组比较,VC组DW、DW/BW下降,膈损伤明显,收缩力显著下降,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RyR1、p-mTORC1表达水平下降,且具有时间依赖性,随时间延长进行性加重(P<0.05)。与VC组比较,随治疗时间的延长,EDP+VC组DW、DW/BW增高[治疗1 d组:(0.80±0.05)kg vs (0.56±0.04)kg,治疗3 d组:(1.06±0.05)kg vs (0.47±0.03)kg,治疗7 d组:(1.24±0.10)kg vs (0.39±0.07)kg,均P<0.05;治疗1 d组:(2.05±0.54)vs (1.86±0.72),治疗3 d组:(2.19±0.61) vs (1.74±0.40),治疗7 d组:(2.46±0.62)vs (1.53±0.85),均P<0.05],膈损伤明显改善,收缩力显著增强[治疗1 d组:(2.39±0.42)N/cm2vs (1.91±0.25)N/cm2,治疗3 d组:(2.57±0.62)N/cm2vs (1.72±0.50)N/cm2,治疗7 d组:(2.77±0.55)N/cm2vs (1.54±0.33)N/cm2,均P<0.05],Cyt c、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下降,RyR1、p-mTORC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起搏对呼吸机相关膈功能障碍具有保护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膈线粒体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机械通气诱导的膈肌萎缩和结构改变,进而改善呼吸机相关膈功能障碍。

  • 标签: 呼吸机相关膈肌功能障碍 体外膈肌起搏 机械通气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吸气耐力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肺功能、呼吸力量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8周吸气耐力训练(采用德国产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训练时吸气阻力强度设定为55%最大吸气压(MIP)水平,连续训练30次为1组,每天训练2组,每周训练4 d,持续训练8周;对照组患者同期也进行吸气训练,但吸气阻力强度设定为10%MIP水平,其他训练参数同观察组。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检测2组患者血压、肺功能及呼吸力量,同时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检测2组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MIP[(123.6±13.9)cmH2O vs (83.5±9.8)cmH2O)]及6MWT距离[(597.1±52.7)m vs (541.3±49.6)m)]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P<0.05),但血压水平、肺功能以及最大呼气压(MEP)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上述各参数均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8周吸气耐力训练能显著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吸气力量及运动能力,但对患者血压水平及肺功能并无明显影响。

  • 标签: 吸气肌耐力训练 高血压 肺功能 呼吸肌力量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早期盆底训练对产后盆底力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间接收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早期盆底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功能性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盆底力水平以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盆底力整体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早期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力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项力训练联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红外线等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颈项力训练,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临床症状、各项能力,体征评分和复发率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能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行颈项力训练联合综合物理因子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颈项肌 物理因子 肌力训练
  • 简介:摘要:本文按照储评价要点的要求,从测井响应特征出发,简单分析孤岛油田水淹油藏的测井响应特征,对于油田后期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水淹层 孤岛油田 测井响应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性扩大,为建筑施工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建筑结构逐步发展为形式大型化、复杂化。建筑工程应用功能逐步趋于多元化,布设转换作为有效传递上下结构载荷关键举措,随着上部载荷增加,促使转换自身尺寸较大,加剧施工难度。需积极掌握转换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保证转换施工质量达标。

  • 标签: 建筑工程 转换层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腹直分离常见于产后女性及肥胖人群,严重者可影响腹壁群功能,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腰背部不适等。目前关于腹直分离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手术指征等方面研究较少,且尚无统一结论。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腹直分离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等相关内容,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病因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手术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腺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属于妇科常见病和疑难病。本病的治疗可用药物干预,也可行手术治疗,但根治较难,只有患者绝经后子宫腺症方可逐渐自行缓解。故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结合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及生育要求进行个体化选择。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