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和对照组(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和恢复时间均快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有着较芬太尼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芬太尼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 手术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硬膜外麻醉(CEA)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分别采用CSEA及CEA;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1min新生儿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P<0.05)。两组新生儿1min新生儿阿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CEA相比,CSEA具有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点。

  • 标签: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凭静脉麻醉和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实施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麻醉方式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吸入麻醉,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h、3h、6h的MMSE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无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还是吸入麻醉都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但前者能够缩短术后苏醒时间,能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中使用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中,选择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90例患者,将其分为三组,每组患者30例,1组患者进行麻醉时注药速度为10s,2组患者进行麻醉时注药速度为15s,3组患者麻醉时注药速度为20s,对比三组患者MAP变化情况以及镇痛T6平面出现时间,还有运动阻滞评分以及镇痛最高平面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运动阻滞情况,以及最高平面的差异不明显,而1组患者镇痛平面T6出现的时间以及最高平面出现的时间均比3组短,同时镇痛平面出现时间也明显短于2组,差异P<0.05。三组患者最低血压值相近,而1组比3组出现时间短(P<0.05)。结论对于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患者,注药速度控制在10-20s之间能够提高麻醉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同时延长运动阻滞等情况的持续时间。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注药速度 麻醉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当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0月到2016年1月所接收的180例需要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对照组配合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感觉组织的恢复时间等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肌肉松弛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剖宫产进行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比硬膜外麻醉起到更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地缩短麻醉时间,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7月行全麻手术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体温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鼻咽温度、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血压情况,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鼻咽温度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表现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率失常、血压异常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低于对照组的59.18%,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患者体温下降会造成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的延长,且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应加强对麻醉患者的体温护理。

  • 标签: 麻醉 体温变化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神经外科患者经常由于颅内病变致使脑组织发生局部液化性坏死、缺血、水肿等病理生理的变化,再加上全麻刺激、手术刺激强烈,可造成病变邵位和周围脑组织的损伤,进而加重神经系统损伤,为此对于麻醉的要求比较高。本文首先概述了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方法与药物,以及麻醉监测的研究,展望了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损伤 全身麻醉 药物 麻醉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68例产妇,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A组),各3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CS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较EA组更短,肌肉松弛程度更好,麻醉用药量更少,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CSEA组的血压波动较EA组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满足临床剖宫产手术麻醉的需要,CSEA麻醉效果优于EA,提供更好的麻醉舒适度,但EA麻醉更安全,临床麻醉医生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权衡利弊、灵活选择麻醉方法,不可照本宣科。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在宠物临床当中,对幼龄犬阉割需求和对先天性疾病的手术修复,如唇裂、肛门闭锁等,使需要麻醉的新生和幼小犬的病例数增加。但是,大多数麻醉的知识都是借鉴成年动物或人类医学,而由于器官贮存能力的局限性和对麻醉药反应的改变,致使新生、幼小犬的麻醉风险要比青年到中年病例高很多。为了保证犬的安全及麻醉的有效性,必须了解新生犬的特点。

  • 标签: 幼龄犬 人类医学 麻醉风险 肛门闭锁 先天性疾病 作用时间
  • 简介: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社会劳动结构的改变,老年人的定义也在变化着。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以60岁及以上群体为老年人,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则以65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其中80岁及以上者为高龄老人,90岁及以上者为长寿老人,百岁以上者为百岁老人。

  • 标签: 临床麻醉 高龄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 高龄老人 老年人 人均寿命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不断转变的医学模式,对县级麻醉医师的专业也有特殊的要求。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段县级麻醉医师对围手术期的责任要求,分别为术前观看患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佳麻醉方案,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严格遵守医疗保护性制度,保障患者在手术后可以自然舒适的苏醒及心理抚慰。具体分析如下。

  • 标签: 围手术期 麻醉医师 责任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胆手术的临床麻醉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收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28例行肝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进行左半肝切除术的患者6例,肝中叶切除术的患者8例,右半肝切除术的患者5例,胆囊造瘘术的患者5例,其他患者4例。结论在手术的麻醉过程中,患者在术后的镇痛效果不容忽视,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措施,以达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 标签: 肝胆手术 麻醉 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研究所选86例老年患者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肠、胃等腹部手术者,依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其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与吸入麻醉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MMSE(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全凭静脉组患者术后60min评分较低,吸入麻醉组患者术后60min、1809min、360min评分皆较低,差异对比存在统计意义(P〈0.05);与吸入麻醉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组患者术后60min、180min、360minMMSE评分较高(P〈0.05);两组患者于术后1天的MMSE评分对比并无统计差异存在(P〉0.05)。结论:老年患者行全凭静脉麻醉有利于降低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很好的保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对提高其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凭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