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00例产妇,应用彩超对产妇实施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彩超规范化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1.55%。彩超规范化检查与分娩或者引产诊断结果没有较大距离(P>0.05);这表明彩超规范化检查91.55%可为医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彩超规范化检查可发现,畸形部位发生率最高为心血管系统29.23%,其次依次泌尿系统为23.08%,面部为15.38%,消化系统12.31%,中枢系统7.69%,呼吸系统4.62%,运动系统6.15%,各个发生率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规范化检查在产前胎儿畸形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彩超属于无创操作,重复性强,不会对产妇产生损伤,对胎儿畸形率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前 彩超规范化检查 胎儿畸形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彩超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产前检查诊治疑似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孕妇11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孕期分别采用普通B超和彩色超声进行检查,以引产或分娩后诊断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超声检查灵敏度、特异性及诊断阳性率、误诊率、漏诊率。结果110例孕妇经引产或分娩后证实为胎儿神经系统畸形85例,发生率为77.27%。普通B超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灵敏度为75.29%,特异性为64.00%。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灵敏度为91.76%,特异性为92.00%。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阳性率高于普通B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普通B超(70.91%vs.58.18%,1.82%vs.8.18%,6.36%vs.19.09%,P<0.05)。结论彩色超声在产前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可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提高阳性诊断率,可作为产前筛查胎儿神经系统畸形首选辅助检查方法。

  • 标签: 产前 胎儿神经系统畸形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谈谈产前护理干预对于高危妊娠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价值体会。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3月,选择共102例高危妊娠初产妇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产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①实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妊娠初产妇护理中加强产前护理干预,可改善分娩结局,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高危妊娠 初产妇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检查与产前磁共振(MRI)成像检查对于胎盘植入(placentaaccreta)的诊断价值。方法统计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生产之前的检查中,疑似胎盘植入,同步进行超声和MRI的84例病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病理情况判断检验是否准确,以此来评价此两类检查方法是否对于产前检查胎盘植入提供准确的方法。结果在被怀疑的84例患者中,50例被明确诊断为胎盘植入;超声诊断测出50例,5例排除了胎盘植入,漏诊5例;MRI检测出51例,将5例不是胎盘植入的病人检测成胎盘植入,将真实患者漏掉4例。通过数据对比,两类检查方法无论从敏感性、特异性还是诊断符合率等方面做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检测的数据分析来看超声与MRI在临床中,均可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超声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产前超声检查应用于基层医院的胎儿足内翻畸形筛查中,评价及分析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参加研究的数据源自于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本医院收入和开展诊断及治疗的6例孕妇,6例孕妇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分析及总结胎儿的足内翻畸形情况。结果6例胎儿的四维超声成像都成功,都检出异常,其中,3例胎儿怀疑存在左足内翻,1例胎儿怀疑存在双足内翻,1例怀疑右足内翻、左足外翻,1例胎儿存在多发畸形,怀疑存在右足内翻。6例胎儿经随访后都存在足内翻畸形。结论对孕妇开展产前超声筛查有助于检出胎儿足内翻畸形,在基层医院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 超声筛查 胎儿 足内翻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超声检查异常孕妇65例为本组研究对象,对产妇产前超声检查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引产和产后随访证实65例胎儿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露脑畸形3例,蛛网膜囊肿5例,脑膨出11例,脑室扩张和脑积水24例,开放性脊柱裂7例,全前脑6例,骶尾部畸胎瘤2例,颈部水囊瘤5例,漏诊2例,确诊63例,确诊率为96.92%。结论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临床检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检查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对疾病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护理干预对疤痕子宫(CSP)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确诊的CSP阴道分娩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研究组产妇接受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前护理,对两组产妇抑郁、新生儿窒息、剖宫产、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抑郁较对照组恢复较快,新生儿窒息率(2.17%)、剖宫产率(30.43%)、产后出血率(4.3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67.39%、23.91%)(P<0.05)。结论产前护理干预对于CSP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影响较为直观,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缓解产妇抑郁,具有较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检查方面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产妇共4500例,按照《产科超声检查标准》分为两组对孕妇进行细致筛查。结果使用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产妇在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结论产期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对畸形胎儿的检出率较高,比传统的常规超声检查更加具有优势,在产科的检查中应该得到推广。

  • 标签: 产前系统胎儿超声检查 产前检查 胎儿畸形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认知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7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接受产前检查且拟在我院住院分娩、孕满12周的200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基础上进行认知干预。均于产后6周门诊复查时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比较两组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孕妇进行产前认知干预,可有效提高孕妇对产后抑郁的认知度及角色转换适应力,有利于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产前认知干预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剖宫产患者给予凝血四项检测后对于产后出血表现出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观察组;同时间段选择1000例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照组;对于两组研究对象于临床展开凝血四项检查,就检查结果展开分析。结果同对照组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前凝血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娩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前凝血四项指标进行对比,分娩后FIB呈现出明显降低,APTT以及PT水平显著提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TT水平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剖宫产非产后出血患者分娩后APTT、PT以及FIB水平对比,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验人员合理选择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诊断,对于产后出血能够获得对应预测效果,从而证明凝血四项检测方法应用可行性。

  • 标签: 孕妇剖宫产 凝血四项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中期产前筛查与遗传咨询对于优生的作用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门诊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的5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m与Eu双标忌记的分辨荧光法对孕妇的AFP(甲胎蛋白)与β-HCG(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血清)值进行检测,并对孕中期产妇开展遗传咨询及优生指导。结果500例孕妇中DS阳性筛查率为3.4%,确诊为DS孕妇者3例;NTD阳性筛查率为1.2%,经B超诊断确诊为NTD者1例。DS高危产妇的异常妊娠率显著高于DS低危产妇,P<0.05。结论应用AFP与β-HCG进行联合检测,有利于孕中期染色体异常患儿的早期筛查,为产妇的优生给予有效指导。

  • 标签: 孕中期 产前筛查 遗传咨询 优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发育异常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方法,2013年7月~2017年12月,医院产科共建立档案开展孕检3987例,对比常规超声、四维超声诊断效用。结果四维超声诊断结构畸形合计符合率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孕早期检出畸形74.5%(35/47)、高于常规超声40.4%(1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维超声诊断孕早期不同类型的结构畸形检出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颜面部畸形检出率最低,最高为中枢神经系统。结论四维超声成像对产前胎儿发育异常特别是颜面部、四肢骨骼系统畸形的检出率更高,但是在孕早期容易出现误漏诊,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孕中晚期四维超声诊断效用。

  • 标签: 孕检 先天缺陷 结构畸形 四维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对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1月孕产妇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产检护理,实验组开展产前模拟分娩体验。比较两组阴道分娩率;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平均产程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护理前后负性心理指标和评分;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分娩知识的了解程度、平均产程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模拟分娩体验在孕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产妇分娩认知,加速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和母婴并发症,阴道分娩率高。

  • 标签: 产前模拟分娩体验 提高孕产妇阴道分娩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150例计划并于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常规内容的产前健康教育,研究组除接受常规内容的产前教育外,同时接受个性化系统的产前健康教育,统计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3天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阴道自然分娩率(74.67%)明显高于对照组(45.33%),阴道助产率及剖宫产率(16%、9.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24%),P<0.05。研究组孕产妇产后第1天母乳喂养率(53.33%)显著高于对照组(30.67%),P<0.05。结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及产后第1天母乳喂养率,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产妇 产前健康教育 分娩方式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产前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普通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产前超声诊断结果、多次宫腔操作情况、高龄产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检出率(88.33%)比普通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检出率(35.00%)高(P<0.05);宫腔操作次数在2次及以上、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占比(53.33%、38.33%)比凶险型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患者占比(35.00%、21.67%)高(P<0.05)。结论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诊断中产前超声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可以使临床检出率提高,母婴死亡比例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诊断 产前超声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初产妇作为样本,将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加强对初产妇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21.80±0.48)分、抑郁(22.53±0.96)分、剖宫产率5.88%、产后出血(184.25±15.48)ml、住院时间(3.74±0.26)d。对照组护理后焦虑(30.69±2.60)分、抑郁(31.58±1.44)分、剖宫产率23.53%、产后出血(347.58±23.61)ml、住院时间(6.18±0.23)d。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7.48±0.15)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7.50±0.44)分,两组数据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对初产妇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产后恢复。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干预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