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外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对于体质差、病情较重、营养不良,应加强营养,增加食欲,必要时可静脉输入氨基酸、白蛋白等营养物质。术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减少血小板的聚集并降低液黏稠度,减轻右心负荷。

  • 标签: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头痛发作期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所有研究病例都是取自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这段时期内接受治疗的头痛发作期患者,共84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接受高压氧治疗,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操舱护理,对照组则接受非高压氧的常规治疗。治疗3个月之后,收集并比较两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2.9%(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5/42);观察组无一例出现高压氧并发症,对照组则有4例并发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发作期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给予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建议推广。

  • 标签: 头痛 发作期 高压氧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变部位,分为肝前型和肝后型,共82例。其中肝前型48例,肝后型34例。均经血管造影(DSA)证实。并对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彩超对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肝外型门静脉高压 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50例车祸伤致脑水肿的患者用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并分析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车祸伤致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治疗时间均为10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0d后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为预后评分评定,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69.23%,联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1.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水肿患者配合高压氧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明显改善脑细胞微循环、减少脑组织的坏死范围并加快脑受损部位修复。

  • 标签: 脑水肿 高压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中风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予以常规的治疗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差异极小,p>0.05,而治疗后,分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数据差异极大,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症状的缓解。

  • 标签: 脑中风 高压氧治疗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4%,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13%,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常规治疗 小儿病毒性脑炎 疗效
  • 简介:摘要高压氧治疗眼底病目前在国内杂志上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其治疗效果尚无定论。它是通过提高血液及组织间液的氧分压,增加组织氧的弥散半径和物理溶解氧量而改善视乳头缺血状态,从而达至治疗本病的目的。笔者本次报道14例应用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在临床上收到了满意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视力 视乳头 视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脑瘫应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中我院所接收的106例患有脑瘫婴幼儿作为本次研讨对象,并将其根据进院挂号尾数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3例。其中,参照组采取通常药物治疗,而实验组则在上述前提上进行高压氧(HBO),观察与比较两组医学效果。结果经两组运用不同治疗方法后发现,实验组在医学效果、运动恢复状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间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婴幼儿脑瘫患者使用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让患者智力、运动等相关功能恢复正常值,且使用起来方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婴幼儿 脑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CO化碳中毒护理及预防对策。方法除使用常规治疗外,均进行高压氧舱治疗。结果接受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结论中毒患者及时有效的入舱治疗,疗效最好,加强宣传,预防用于治疗。

  • 标签: CO化碳中毒 高压氧 护理 预防
  • 作者: 王家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8-01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较多,肺动脉的阻塞和痉挛是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人体患病时间越长,症状就越严重,可见此疾病有明显的渐进性,因此诊断出来必须马上治疗,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此疾病的发病因素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动脉管腔中出现增生,导致管腔狭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形成肺动脉慢性阻塞,另一种是血管栓塞,血循环过程中血液中杂质在管腔不断沉积,从而导致肺动脉慢性阻塞。第三种情况是肺动脉缺氧持续阻痉挛是导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动脉高压目前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多,我国是传统医药的发源地,中医药治疗功效博大精深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慢阻肺动脉高压的中医疗法对于急性发作病人来说,中医上讲究以痰凝水停邪实,先对肺部进行清理,即理气化痰,通过汤药将脏腑中淤积物质排出,并服用相应汤药对脏腑进行温养,理气化痰效果显著,支气管平滑肌在此药物作用下,痉挛现象得到缓解,心肌通气功能增强,器官供血正常,痰液被药物稀释后通过口腔排出,血液中沉积物质减少,达到缓解肺动脉阻塞的目的。草劳子是常见中药,具有良好的稀释痰液、避免器官缺氧等作用。患者病情稳定后,改成温养类药物,对肺、肾虚等情况进行改善,治疗患者身体虚弱,固本培元,保证患者身体内血循环通畅。丹参、当归等药物是常见的临床用药,在这些药物作用下,血小板聚集作用受到抑制,红细胞瘀滞症状得到缓解,机体内微循环被改善,肺部毛细血管所受压力减小,避免血管破裂现象,局部水肿现象得到改善,肺部换气顺畅,通过调节患者呼吸不再难受。不同药物治疗肺动脉阻塞疾病效果不同,下面列举几种临床上常见药物。川芎嗪。此药物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效果,对淤血阻滞症状有较好治疗效果。在慢阻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内皮素含量上升,在其作用下血管内不断合成内皮细胞,活性多肽的分泌量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影响组织正常供血。川芎嗪的作用就是减少患者体内内皮素分泌,保持肺血管通畅,防止栓塞现象出现,进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作用。丹参。肺部微循环在丹参作用下明显得到改善,内皮损伤细胞逐渐被修复,平滑肌变形症状受到抑制,血管增生风险降低,肺部血管结构被重建,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症状。相关研究表明,丹参能对心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血液粘稠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创面高压氧疗的护理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7月慢性创面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慢性创面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创面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创面愈合时间更短,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创面患者采取基础治疗以及护理的同时,增加高压氧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慢性创面 高压氧疗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过程中辅助以护理干预措施的价值。方法于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4月间接收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综合干预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压氧治疗,对比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综合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22%,综合干预组患者仅1例患者未呈现明显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为97.78。同时,对比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较为严重。结论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过程中,应促进高压氧治疗方法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联合使用,为提升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高压氧 综合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行高压氧舱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HISS)评分以及残疾率。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HAMD、NHISS及致残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给予针对性全面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症状,降低致残率。

  • 标签: 脑梗死全面护理高压氧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加自体脾移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6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4例患者分为手术加自体脾移植组(n=32)与常规手术组(n=32)。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手术加自体脾移植组、常规手术组患者IgM、Tuftsin、ALT、AST、TBIL、ALB指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手术加自体脾移植组好转程度优于常规手术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采用手术加自体脾移植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手术加自体脾移植术 门静脉高压症 研究
  • 简介:摘要正常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肺动脉压力下降,如果出生后这一生理性转变未能实现,即发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当肺血管阻力超过体循环阻力时,造成部分血液经卵圆孔及(或)动脉导管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出现低氧血症。目的浅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需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降低肺动脉压力,维持正常血压。

  • 标签: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