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防控昏迷病人高压氧治疗的风险。方法:治疗前进行风险识别与控制,制定风险因素处置预案与流程,治疗中加强重点风险因素的护理,治疗后追踪观察。结果 :134例患者通过风险识别和控制管理,未发生一起医疗安全事故与纠纷。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昏迷病人高压氧治疗的风险。

  • 标签: 昏迷 高压氧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中风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予以常规的治疗药物,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差异极小,p>0.05,而治疗后,分值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数据差异极大,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同时予以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者症状的缓解。

  • 标签: 脑中风 高压氧治疗 护理 效果
  • 作者: 王家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000)【中图分类号】R4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78-01慢性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较多,肺动脉的阻塞和痉挛是导致慢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人体患病时间越长,症状就越严重,可见此疾病有明显的渐进性,因此诊断出来必须马上治疗,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此疾病的发病因素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动脉管腔中出现增生,导致管腔狭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形成肺动脉慢性阻塞,另一种是血管栓塞,血循环过程中血液中杂质在管腔不断沉积,从而导致肺动脉慢性阻塞。第三种情况是肺动脉缺氧持续阻痉挛是导致肺动脉高压。慢性肺动脉高压目前治疗有效的药物不多,我国是传统医药的发源地,中医药治疗功效博大精深或许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慢阻肺动脉高压的中医疗法对于急性发作病人来说,中医上讲究以痰凝水停邪实,先对肺部进行清理,即理气化痰,通过汤药将脏腑中淤积物质排出,并服用相应汤药对脏腑进行温养,理气化痰效果显著,支气管平滑肌在此药物作用下,痉挛现象得到缓解,心肌通气功能增强,器官供血正常,痰液被药物稀释后通过口腔排出,血液中沉积物质减少,达到缓解肺动脉阻塞的目的。草劳子是常见中药,具有良好的稀释痰液、避免器官缺氧等作用。患者病情稳定后,改成温养类药物,对肺、肾虚等情况进行改善,治疗患者身体虚弱,固本培元,保证患者身体内血循环通畅。丹参、当归等药物是常见的临床用药,在这些药物作用下,血小板聚集作用受到抑制,红细胞瘀滞症状得到缓解,机体内微循环被改善,肺部毛细血管所受压力减小,避免血管破裂现象,局部水肿现象得到改善,肺部换气顺畅,通过调节患者呼吸不再难受。不同药物治疗肺动脉阻塞疾病效果不同,下面列举几种临床上常见药物。川芎嗪。此药物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效果,对淤血阻滞症状有较好治疗效果。在慢阻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内,内皮素含量上升,在其作用下血管内不断合成内皮细胞,活性多肽的分泌量增加,导致血管收缩,影响组织正常供血。川芎嗪的作用就是减少患者体内内皮素分泌,保持肺血管通畅,防止栓塞现象出现,进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作用。丹参。肺部微循环在丹参作用下明显得到改善,内皮损伤细胞逐渐被修复,平滑肌变形症状受到抑制,血管增生风险降低,肺部血管结构被重建,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症状。相关研究表明,丹参能对心肌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血液粘稠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压氧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疗的眼底病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将实行常规性激素类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实行常规性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治疗效果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眼底出血,眼底渗出等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用高压氧治疗不同类型的眼底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结论在眼底病患者中使用常规性激素类药物治疗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压氧 眼底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行断流脾切除术术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01月~2017年07月我科为4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施行了断流脾切除术,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愈40例,无一例术后再次出血及褥疮发生和切口感染。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脾切除术术前保肝治疗和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断流脾切除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 B超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方法 以 52例我院在 2015年 9月到 2017年 9月接收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为观察组,设置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予以腹部超声检查,进行检查结果的比较。 结果 观察组疾病检出率和诊断价值高于对照组,有数据差异产生( P< 0.05)。 结论 予以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腹部 B超,可提高疾病检出率和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 B超 肝硬化门脉高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氧治疗在手外科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份到2019年2月份一年间在我院进行手外伤治疗的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70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5名患者,A组的35名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B组的35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后的疗效。结果A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4%(25/35),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2%(33/35),两组数据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手外科创伤中,使用高压氧治疗比常规手术治疗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手外科创伤 临床应用研究
  • 作者: 毛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5-15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5期
  • 机构:              (宣城市人民医院康复科  安徽宣城  242000)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压疮风险评估正确率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CQI质控小组,针对护士对压疮风险评估中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住院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正确率由实施86.7%提高至9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CQI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价值,体会不同护理方式的优劣。方法回顾性抽选出我院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形式,对照组仅做常规护理,两组对比患者在护理期间呕血、黑便、贫血、发热的不良症状产生几率,并统计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症状的产生几率低,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出血中综合观察患者的情况,满足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系列诉求,围绕治疗形式综合分析患者状况,进行多角度护理帮助,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应用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突发性耳聋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8 年 5月至 2019 年 5月接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83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 44例,对照组 39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脑血流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治疗 7d,治疗组患者的 Vmax、 Vmin、 Vmean、 PI、R I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显效人数和有效人数共 4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8%,对照组中治愈、显效人数和有效人数共计 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61.53%,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情况,提高最终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压氧 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重型脑外伤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6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时,经过全程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高压氧治疗后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93.4%,护理满意度96.65%。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实施全面细致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提高疗效,有利于脑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型脑外伤 高压氧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硫酸镁对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4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呼吸支持的基础之上为患儿选择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本研究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Spo2、Pao2、Paco2、PH值以及PAP等进行比较,治疗前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儿选择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硫酸镁 新生儿 肺动脉持续性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6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肺动脉压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IL-8、hs-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实验组下降刚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慢阻肺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临床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中,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的作用。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回顾分析,且所有患者最终均行手术治疗,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进行比较;并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抽取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肺动脉内径、右房纵径、右房横径和肺动脉压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手术中确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高压的确诊率为91%,两种检查方法检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栓塞、风湿性心脏病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组患者的肺动脉内径、右房纵径、右房横径、右室壁厚度、肝静脉内径、下腔静脉内径大于对照组,肺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肺动脉高压疾病检查诊断中,应用效果良好,且费用合理,安全无痛苦,适宜临床推广。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循环联合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n=30 和对照组 (n= 30),两组均运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做脑循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 (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 (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量表 (Barthel指数 )评分及 TCD检查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 MMSE、 MoCA量表和 ADL量表评分均升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 MMSE、 MoCA量表和 ADL量表评分更高 (P﹤0.05)。 TCD检查提示观察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脑循环联合高压氧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智力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循环治疗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循环联合高压氧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运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做脑循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及TCD检查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MMSE、MoCA量表和ADL量表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MMSE、MoCA量表和ADL量表评分更高(P﹤0.05)。TCD检查提示观察组治疗后颅内血流速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循环联合高压氧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智力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循环治疗 高压氧 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6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肺动脉压出现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VC、PEF及FEV1/FVC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均IL-8、hs-CRP水平均出现下降,而实验组下降刚显著(P<0.05)。结论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慢阻肺 阿托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