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60例急性脑梗塞住院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30例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辅以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2%,对照组66.7%,差异显著P<0.025。两组颅CT检查,梗塞灶缩小,脑、神经缺乏症状减轻,治疗组显著,并对血液光量子疗法的理论依据和它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脑梗塞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急性脑梗塞血液光量子疗法低分子右旋糖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技术在急性肾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衰患者58例为对象,随机分成对照、试验两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间歇血液净化,试验组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BUN、Scr和CRP检测值更低,并发症率更低(6.90%vs27.5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净化是治疗急性肾衰的有效技术,其中连续血液净化能延缓病情发展、减少相关并发症。

  • 标签: 急性肾衰 血液净化 生化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病原因以及对于血液净化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从2019年4月到2020年7月,通过对80例老年急性肾衰竭的就诊资料进行深度分析,将其分为净化组60例和非净化组2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表明,老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主要的病因是肾前,一共40例(50.00%);肾后数量最少,一共15例(18.75%);肾占5例(6.25%),老年的急性肾衰竭只要的发病原因是血量供应不足,以及心脑血管引起的病变,还有感染的情况占4(5.00%),肾毒性的药物导致肾病的占3(3.75%),而尿路梗阻所占较少,2(2.5%),其余的占1(1.25%);60例血液净化组中有25例得到治愈,30例有所好转,5例未愈;20例血液非净化组中有5例得到治愈,10例病情有所好转,5例未治愈。结论: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老年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病因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9月到2023年9月间开展本次对比实验。纳入实验样本均是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共计100例),所有参与者均进行血液透析,并应用双盲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纳入50例患者,将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分析作为此次研究价值的参考依据。结果:观察组效果较为理想且可实施性能较高,考察各项指标评分均显优,较另一组(P<0.05)实验数据有价值体现。结论:急诊护理在急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有效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急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减手术治疗重度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的疗效、手术适应证。方法29例重度COPD病人行肺减手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测肺功能、动脉血气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人临床症状改善,呼吸困难减轻,活动能力增强,术后6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6MWD较术前分别提高32.4%和54.1%(P<0.05),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较术前分别降低31.5%和27.9%(P<0.05),PaO2较术前提高22.8%(P<0.05),差异具有显著。PaCO2由术前平均45.3mmHg降为术后43.2mmHg,差异无显著(P>0.05)。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9%,主要有漏气、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结论LVRS可以改善具备手术指征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改进应用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急性中毒患儿开展研究工作,所有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根据为患者实施护理方法不同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33例)与实验组(常规护理+持续改进管理,33例),对比两组患儿与家属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与家属的担心、恐惧、焦虑、绝望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对比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应用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中毒患儿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与家属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更好的接受治疗,尽快康复,值得推荐。

  • 标签: 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急性中毒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中超滤量对于血液透析充分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尿毒症患者4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超滤率(UFR)分为两组,UFR≤15mL/(h?kg)的24例患者作为A组,18例UFR>15mL/(h?kg)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透析后/透析前血浆尿素比(R)和在线尿素清除率(Kt/V)。结果A组的UF、UFR、R值均显著低于B组,Kt/V显著高于B组(P<0.05);A组的透析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在一定超滤速度范围内,Kv/V值随超滤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超过一定超滤速度后,Kt/V值将随超滤的增加而降低,过快超滤速度与临床预后呈负相关

  • 标签: 超滤量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血液透析组(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和血液灌流观察组(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另选择2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监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以及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炎症因子hs-CRP、HCY、PC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营养学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液灌流治疗6周、12周后,治疗组CRP、HCY、PCT水平明显降低,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变化愈明显。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可降低血hs-CRP、HCY、PCT水平,升高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显著改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加明显。

  • 标签: 灌流 肾透析 炎症 C反应蛋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监测肝素钠注射液抗凝血稀释比例不同对生化检测项目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用两种稀释比例的肝素钠注射液抗凝剂管作为血浆组,用普通干燥管作为血清对照组,在同等条件下检测总胆红素的含量。结果血浆组较血清组偏高,并且血浆组不同的稀释比例对结果的影响较大。结论为确保总胆红素结果的准确可靠最好选择血清标本,如需选用血浆标本时抗凝剂的配制比例一定要适宜,否则影响其检验结果。

  • 标签: 肝素钠注射液 抗凝剂 稀释 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CVVH+血流灌注时,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样本量维持在

  • 标签:
  • 作者: 罗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安吉县人民医院  浙江湖州  3133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后的钙磷代谢与感染情况。方法:以2018年9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入选我院的8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探讨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以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钙水平明显上升,血磷水平明显下降,患者治疗过程中仅出现1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的血钙水平上升幅度低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水平降低效果要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了8例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的钙磷代谢及感染发生率比较,有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钙磷代谢,降低感染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与间歇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效果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病例均筛选自本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中,将78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9例,对照组以IHD治疗,观察组以CRRT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9%相比对照组的79.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症急性肾衰 CRRT IHD 肾功能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对32例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32例均治愈,阿托品总用量减少,昏迷时间缩短1-2天,胆碱酯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3-4天,住院天数减少4天左右。结论使用血液灌流法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洗,观察两组意识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解磷定用量、阿托品化时间、CHE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阿托品用量、CHE正常时间临床诊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33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94.3%(33/35),对照组治愈24例,死亡5例,治愈率为82.8%(2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洗联合常规基础治疗能显著缩短CHE正常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成功率。

  • 标签: 血液灌洗 有机磷农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药物中毒的效果进行观察以及评价。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至2018年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对参与研究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效果以及各项数值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昏迷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酶学指标、肝肾功能指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清晰指出,对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酶学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且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血液灌流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 血清酶学指标 血常规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洗胃、阿托品、氯磷定、呼吸支持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周的血液灌流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Crea和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CHE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 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将非透析治疗应用在对照组(37例)中,将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在实验组(37例)中,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心率、尿素氮、血肌酐、平均动脉压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见效比较快,治疗时间较短,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使其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急危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急危重症患者57例按照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分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组(HD+HP)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液灌流(CRRT+HP)组,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部分生化指标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生化指标和病死率的区别。结果CRRT+HP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BU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HD+HP组(P<0.05)。结论CRRT+HP治疗危重症患者,疗效明显优于HD+HP,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是提高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治疗措施。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该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昏迷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昏迷时间(40.6±8.8)h、机械通气时间(41.5±3.6)h与住院时间(10.3±2.4)d均低于对照组(87.2±5.6)h、(63.5±4.8)h、(17.2±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3.64%,低于对照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中毒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机体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 血液净化 急性中毒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技术在ICU急性肾衰竭患者治疗中治疗模式的选择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急性肾衰竭患者行间歇血液透析(IHD)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观察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9例急性肾衰竭患者中,接受IHD治疗者13例,接受CRRT治疗者26例,其中26例患者经CRRT治疗,死亡13例,死亡率为50.0%,13例患者经IHD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为53.8%,2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H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5%,CRRT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1.6%。结论CRRT组和IHD组治疗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RRT血流动力学稳定,可使血液中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和血钾平稳下降,波动较小并可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更加适用于ICU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

  • 标签: ICU 急性肾衰竭 血液净化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