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来治疗急性中毒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2003年至2009年我院一共有56例满足此次研究内容的患者接受治疗,根据这些患者的治疗先后来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治疗,观察组除了常规治疗还使用了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静宁县研究分析。结果2组平均住院天数、昏迷至清醒时间、治愈率、死亡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SGPT、DB、CK、LDH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中毒引起的急性肾衰可以使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改方法的效果比较好,可以保护肾功能。

  • 标签: 急性中毒 急性肾衰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监测与护理体会。方法对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进行生命体征、生化指标以及抗凝指标监测、心理护理结果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转院2例,死亡2例,其余均转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后出院。讨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CBP,可有效改善SAP患者的病情,降低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血液净化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30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HP+CVVH治疗;B组29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CVVH。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白细胞(WBC)、血淀粉酶(AMY)、血糖(Glu)、肝肾功能、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结果两组患者WBC、AMY、Glu和ALT在治疗后7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治疗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在A、B组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AMY低于B组(115.12±45.02)U/Lvs(164.31±39.42)U/L(P<0.01)。两组治疗后血清LPS、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间治疗后IL-6、IL-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联合CVVH治疗SAP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降低WBC、AMY、Glu、LPS、TNF-α、IL-6、IL-8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滤过 胰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在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2011年12月到2013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0例,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基础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死亡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死亡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P<0.05)。结论血液透析应用于危重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重急性 肾功能衰竭 临床疗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代谢改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60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血液中可溶性Aβ1-40及Aβ1-42的水平。结果AIS患者血清Aβ1-40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P<0.01),而血浆Aβ1-42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1),血液中Aβ1-42/Aβ1-40及总体Aβ水平较正常对照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过程中存在的β淀粉样肽蛋白(β-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表达上调以及相伴随的短暂Aβ水平变化,可能是脑急性损伤和灌流不足的结果。

  • 标签: &beta -淀粉样肽 急性缺血性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了1例重型减压病合并急性肾功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的观察及护理。讨论在10次的血液透析过程中,重点做好透析前的心理护理、透析中的无肝素透析血路管的观察、压疮早期处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临时血管通路的建立及使用。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安全渡过危险期,肾功进入恢复期。结论针对重型减压病并发急性肾衰的患者,对已出现的并发症及早报告医生,及早与病房护士协同,及时处理,提前预防,有效促进肾衰患者的恢复,使其早日康复。

  • 标签: 重型减压病 急性肾功衰竭 观察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淀粉样肽(Aβ)代谢改变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和20例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血液中可溶性Aβ1-42的水平。结果AIS患者血浆Aβ1-42水平较正常对照有显著降低(P<0.01),并且与年龄密切相关。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过程中存在的APP表达上调以及相伴随的短暂Aβ1-42水平变化,可能是脑急性损伤和灌流不足的结果。

  • 标签: A&beta 1-42 急性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应用效果与常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中,中毒时间≤30min及中毒时间>30min患者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阿托品化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中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并且阿托品化时间也明显缩短。

  • 标签: 血液净化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的水平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患者的半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肾病综合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肾病综合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败枯草中毒患者8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給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的临床治疗,并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痊愈和好转的比率均显著提高,而死亡的比率则显著降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衰竭的比率均显著减少,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血液灌流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减少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急性 百草枯中毒 血液灌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维持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28~75岁长期血透患者在血透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并评价其结果。结果42例患者均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改善,患者接受规范血透治疗,提高了生活质量,随访满意度为95.2%。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 标签: 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应用稀释碘伏冲洗会阴用于预防产后感染中的疗效与意义。方法将我院产科100例会阴侧切或会阴裂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其中,A组患者分娩后使用常规药物擦洗会阴后对切口或裂口进行缝合。B组分娩后使用稀释碘伏对会阴进行擦洗之后按照A组方法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对会阴进行冲洗后感染发生情况及疼痛人数指标。结果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感染情况对比显示使用稀释碘伏进行会阴冲洗组患者其感染发生人数显著少于使用常规药物冲洗组(P<0.05)。治疗后疼痛发生人数比较显示稀释碘伏冲洗组患者疼痛发生人数显著优于使用常规药物冲洗组(P<0.05)。结论临使用稀释碘伏冲洗会阴用于预防产后感染疗效显著。稀释碘伏具有较强杀菌作用,还可发挥消肿、止血以及加快黏膜再生功效。产妇分娩后进行冲洗可创口疼痛感、加速愈合速度避免会阴其他不适症状发生,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加快恢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稀释碘伏 会阴冲洗 产后感染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我院6例维持血透患者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63例维持血透患者中合并结核感染6例,给予抗结核试验治疗后多数病例抗结核治疗有效。结论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如怀疑合并结核杆菌感染应尽早行诊断抗结核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结核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皮肤瘙痒症状进行护理研究。方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皮肤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透析护理。对比两组的皮肤瘙痒控制情况。结果对两组的皮肤瘙痒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0.45%,两组相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针对持续血液透析可能导致的皮肤瘙痒症状,综合透析护理相较常规透析皮肤护理对病人的皮肤瘙痒症状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原因、防治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4年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血液透析无低血压患者,观察组为血液透析有低血压患者,对患者血液透析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体重增长率、超滤量、超滤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钠、血白蛋白、血红蛋白,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程度、左室顺应降低程度均和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针对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的患者,对其血液透析模式、治疗方法进行调整,使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结论在血液透析中患者产生低血压的因素很多,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患者在血液透析中产生低血压,针对低血压患者根据其病情,采取针对的措施,并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高发人群进行关注,降低血透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2例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的分析,探寻其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查的方法,对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02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观察记录。结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以脾肾阳虚、脾肾气虚为主,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结论ESRD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有一定规律,其中脾肾阳虚兼湿浊证及脾肾气虚兼血瘀证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ESRD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中医证候分布类型,有利于临床对其探寻中医中药治疗规律的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小儿过敏紫癜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4例过敏紫癜患儿行血液灌流术,加强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护理,重视和完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儿均行血液灌流治疗1次/d,连续治疗3d,同时继续经内科治疗后无新鲜皮疹出现,腹痛减轻或缓解,关节肿痛好转,大便潜血试验由阳性逐渐转阴,其中除3例患者复发外,均痊愈出院。

  • 标签: 血液灌流 过敏性紫癜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危重型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HA型树脂血液灌流器,血管通路选择右颈内静脉或右股静脉置单针双腔中心导管。血流量150~200ml/min,常规肝素抗凝,治疗2~3小时,应用费森尤斯床旁透析机。结果30例病人中死亡2例,死亡率6.6%,治愈率93.4%,有机磷中毒死亡1例,未名毒物死亡1例。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治疗危重药物及毒物中毒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危重 药物及毒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