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行急性血液稀释(AHHD)对机体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40-60岁、ASAⅠ-Ⅱ级择期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插管全麻患者,以琥珀酰明胶20ml/kg扩容行中度血液稀释。于AHHD前、AHHD后、手术结束时测定HCT、Hb、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结果AHHD后、手术结束时HCT、Hb较AHHD前显著降低,AHHD后HCT、Hb分别下降了23.1%和21.4%,达到中等程度血液稀释状态;AHHD后血K+浓度下降了13.65%,血Ca2+浓度也明显下降了39.80%,但均在正常范围内;AHHD前、后pH值及血Na+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行AHHD能有效地使HCT及Hb下降至靶水平,同时维持了机体血电解质的稳定及酸碱平衡,是一种安全有效的AHHD方法。

  • 标签: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 血浆代用品 血液成分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深度血液稀释后家兔近曲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32只,随机分4组(n=8)对照组(N组)不进行血液稀释,其余按血液稀释目标Hct分为24%(A)、18%(C)、12%(C)三组。麻醉下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以备采取血样;左股、动静脉分离以行血液稀释(ANH);右股动脉穿刺置管以备抽取血液样本及监测动脉压。由动脉放血,同时B组、C组经股静脉等速、等量输入琥珀酰明胶注射液。于稀释前(T0)、稀释后2h(T1)、4h(T2)、和8h(T3)时点,记录MAP、HR、CVP;同时测定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结果尿NAG/Cr水平在C组的T1、T2、T3时点均较T0时点明显升高(P<0.05),而T3时点的NAG/Cr明显高于B组、N组的同一时点(P<0.05)。结论常温下,ANH目标Hct为18%及12%时,在血液稀释后8小时,近曲小管均出现不同程度缺氧炎症改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硝酸甘油控制降压用于脊柱前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择期脊柱前路手术的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A、B、C三组各20例。三组于术前均输注林格氏液及4%琥珀明胶,其中C组为快速大量输注方式;B、C组同时以平均动脉压(MAP)基础的70%目标,经微量泵静脉输入硝酸甘油控制降压;结合MAP、HR、及CVP各指征变化调节用药速度,手术结束后停止降压;若术中出现Hb<80g/L,Hct<25%时予以输入红细胞悬液,术中连续监测MAP、HR、心电图(ECG)、CVP、呼末二氧化碳(PeTC02)及血氧饱和度(SP02),分别于术前,术后及术后24小时测Hb、Hct和Plt,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尿量,及输液量。结果B、C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A、B两组患者HR较T1明显增快(P<0.05);而C组病人HR无明显变化(P>0.05),T3时B组病人MAP较T1升高(P<0.05);C组病人CVP与T1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A、B两组病人CVP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患者T2及T3的Hb、Hct、Plt均较T1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过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与硝酸甘油控制降压在脊柱前路手术中联合应用,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对血流动力学未见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保护方法。

  • 标签: 急性高血容量血液稀释 硝酸甘油 控制性降压 脊柱前路手术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急性重症中毒患者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护理。认为加强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的监护,做好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前后护理,可保证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结果16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治愈出院,没有留任何后遗症。

  • 标签: 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方法治疗急性鱼胆中毒的疗效。方法选用珠海建帆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HA-330型树脂灌流器和费森尤斯生产的F80透析器,对中毒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通过联合治疗,中毒症状明显改善,肾功能、肝功能、电解质恢复正常,患者治愈。结论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鱼胆中毒有很好的疗效,抢救成功率高。

  • 标签: 鱼胆中毒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AOP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用阿托品及解磷定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HD+HP治疗。观察治疗后阿托品用量、清醒时间、胆碱脂酶活性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治疗组在胆碱酯酶恢复时间、昏迷时间、阿托品总量,平均住院时间、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2.38、2.37、2.25、2.31、P均<0.05;χ2=3.77,P<0.05),结论HP联合HD能提高AOPP治愈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32例(14270次)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其诱发因素,并采取有针对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132例患者共进行14270次血液透析,其中148例次发生低血压,56例次发生高血压,39例次发生心率失常,24例次发生肌肉痉挛、7例次发生管道凝血,4例次发生出皿症状。结论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净化及连续血液净化在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以来,我院应用CBP的不同类型疾病的31例可耐受CBP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经过血液净化及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血液净化及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血压、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及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连续稳定的调节内环境,促进机体恢复,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为患者提供治疗时机和条件,并在提高患者治愈率及改善预后等方面起了作用,并被广泛于肾性疾病及非肾危重患者的治疗。

  • 标签: 血液净化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 应用
  • 简介:摘要连续血液净化是目前临床医学中最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对危重症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方法对32例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32例均治愈,阿托品总用量减少,昏迷时间缩短1-2天,胆碱酯酶恢复正常的时间提前3-4天,住院天数减少4天左右。结论使用血液灌流法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同时给予精心护理,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6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洗胃、阿托品、氯磷定、呼吸支持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周的血液灌流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LT、AST、Crea和CK-M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CHE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脏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 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民族地区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B透析机和尼普洛HCV-10透析机,尼普洛130-G透析器、费森F6HPS透析器、费森F60S透析器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HD,可有效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或毒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结果经血液透析治疗后,缩短ARF患者少尿期,治疗有效率达93%结论尽早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HD,可有效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或毒物,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减少ARF患者的治疗过程,减少死亡率,达到及早治愈的目的。

  • 标签: 血液透析 急性肾功能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营养不良是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加强对MHD患者的饮食指导,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目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方面研究近况作一简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7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心理护理,包括随时与病人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护理,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咨询,认为规范化的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能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贤功能衰竭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用数学模型定量评价透析充分。方法对本透析室25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检测、记录患者第一次透前、透后、第二次透前尿素氮(BUN)、透析间隔时间、尿量、尿素氮。代入公式,分别计算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蛋白质分解率、时间平均尿素浓度。结果检测25例患者尿素清除指数≥1.2者占76%,蛋白质分解率≥1.1g/(Kg.d)占62%,时间平均尿素浓度≤0.5g/L者占56%。结论应用尿素动力学模型评价血液透析充分,对于评价患者状况,调整透析方案,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命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充分性 终末期肾病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并发左心衰的尿毒症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1月收治的25例行血液透析的并发急性左心衰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在血液透析对症的基础上加强的了血液透析护理、饮食、心理护理,25例患者中有24例在血液透析治疗2—3h后,从烦躁端坐呼吸转为安静,平卧位呼吸呼吸平稳,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余下1例因病情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血液透析是快速缓解尿毒症并发左心衰患者的心衰症状纠正其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有效方法,加强对尿毒症并发症急性左心衰的血液透析护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尿毒症 急性左心衰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孕产妇手术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因输血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636例手术前孕产妇血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Ⅱ型(抗-HIV1/2)以及梅毒初筛试验(TRUST)和梅毒复查试验(TPPA)。结果患者血液传染指标异常的总阳性率为8.9%,其中HBsAg阳性486人(阳性率5.63%)、抗-HCV阳性4人(阳性率0.046%)、抗-HIV1/2阳性3人(阳性率0.036%)、梅毒复查阳性276人(阳性率3.19%)。结论对孕产妇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染指标检测,有利于患者传染性病原体被及时发现和治疗,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疾病,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不必要医疗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孕产妇 血液传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