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基于两种不同的统计视角,采用锡尔系数与基尼系数来一同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异。以行政区划为统计基础的中国城镇居民统计数据显示了1985—2008年中国区域间(省际间)城镇居民的高低收入差异不明显,处于高度均衡状态,1994年前,中国区域间(省际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异有所扩大,但1994年后。中国区域间(省际间)的城镇居民收入差异趋于稳定;以家庭户为统计基础的统计数据则得到了相反的结论,1985年以来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高低差异不断扩大,2002年基尼系数已增加到0.40701,已进入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此后一直大于0.4,处于收入差距偏大的层次。现实中,只有以单个的人为单位来进行统计。然后对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情况进行全体测算,才会得出最完善的结论。

  • 标签: 城镇居民 收入差异 不同统计视角
  • 简介:在西安市选择一条过市中心的南北向带状区域,分析沿线市中心、二环以内、二三环之间以及三环以外四个区间内新建住房和二手房的价格梯度差,发现各样本区域新建住房价格一般要高于二手房价格,价格递减速度比二手房要快,并且北方向的两类住房价格递减都要快于南方向,波动性也较大。根据实际情况,提取繁华程度、交通便捷度、人口状况、区域环境、基础设施、地理区位、市场供求七个影响住房价格的主要因子,运用多种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建住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虽有差异,但主导因子基本保持一致。繁华程度、区域环境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两类住房价格的最主要因子,人口因子对新建住房价格影响较大,而二手房则受地理区位影响较大。市场供求和交通条件的重要影响作用在本次回归模型中没有得到验证。

  • 标签: 住房价格 价格梯度 影响因子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权指数 西安市
  • 简介:基于2012年与2015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对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管理无效率、随机误差、环境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后,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得到了提高,使用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对原始投入值进行调整具有合理性;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下降是造成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县域减贫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HH型和LL型的县域单元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研究期内空间范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县域综合减贫效率呈现出黔东北、黔西南高,黔中、黔西南低的空间格局。从综合减贫效率的冷、热点格局变化来看,黔东北、黔西、黔中的减贫效率在下降,而黔东南的减贫效率在提高。

  • 标签: 三阶段DEA 效率 减贫 空间
  • 简介:本文通过对鸢尾花数据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差异而进行快速选择的一种改进的BaggingTrees集成算法。并通过同其他统计机器学习方法,如:CART、BaggingTrees、RandomForest以及目前流行的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择性集成算法GASEN等比较得出,该算法对于分类问题而言,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与GASEN算法相比,运行的效率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决策树 自助法 选择性集成
  • 简介: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综合表达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实际学情都证明薄弱的口语能力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还直接制约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本文从教与学双向互动的角度,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口语能力的基本方法。

  • 标签: 大学生 口语能力 策略
  • 简介:对2000—200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保险密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对保险密度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利用PandData模型分别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引起各地区保险密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有地区人均GDP、人均消费水平、文化程度、城市化、产业结构、社会福利费用、性别比和年龄结构等,不同地区保险密度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不同。为了缩小保险密度区域性差异,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 标签: 保险密度 面板数据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 简介:基于北京市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与分解技术,结合核密度估计方法,定量考察了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工作经验等因素对城镇家庭收入差异及其演变的贡献。研究表明:不同收入群体并没有均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城镇家庭收入差异是"回报效应"和"变量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历史时期两种效应的重要性有所不同;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城镇家庭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就业性质的差异助长了城镇家庭收入差距;不同收入群体间自身素质的差异是影响城镇家庭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工作年限、工作经验、年龄、性别及家庭规模等因素影响力不容忽视。

  • 标签: 收入差异 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分解
  • 简介: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带有阶级色彩的思想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不同国家在文化方面的许多差异.本文分析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化差异,差异体现在时间观念、交流方式以及文化传承上,通过这些差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不同影响,提出应以差异为前提,充分尊重对方、保证公平、总结经验.

  • 标签: 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国际商务 谈判文化差异
  • 简介: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呈现出多层次、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为使我国的建设事业出现万马奔腾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不同经济形式的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相继出现,它们共同生存、竞争、发展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同一空间里。由于国家对不同形式的企业实行了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使它们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面对同一个大市场,各自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却出现很大差异。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普遍存在着国有企业的活力不如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活力不如三资企业的状况,特别是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更缺乏活力。

  • 标签: 企业内部机制 外部环境 经济形式 差异分析 社会主义国家 国有大中型企业
  • 简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是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讨论的问题。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进行多水平分析的结果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不仅受到家庭因素、压力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校群体因素的作用。其中,群体经济地位和群体教育程度不仅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直接效应,还通过调节作用间接地影响家庭亲子关系和学业压力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强度,这些结论可为进一步认识学校在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学校群体 心理健康 CEPS 多水平分析
  • 简介:保险业是特殊的金融行业,它具有分散风险、稳定经济的作用,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有重要影响.文章在分析安徽省保险市场现状的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2015年安徽省保险类的相关指标,将安徽省16个地级市分为4类,衡量安徽省保险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从保险市场的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两方面来探寻影响安徽省区域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原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 标签: 保险业 发展 聚类分析 安徽省
  • 简介:首先本文采用龚伯兹生命周期模型研究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之间的关系,以中国广东省为例,利用2003-2011年工业污染物和GDP的数据,估计出各地区经济与环境变化的生命周期.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各种生产要素效率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及变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当第二产值发展到243.63亿元和3041.18亿元这两个门槛时,各个要素生产效率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而导致环境生命周期差异.(2)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不均衡以及要素禀赋差异,提出区域之间协作机制,确定各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减排重点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提供指导意义.

  • 标签: 环境生命周期 龚伯兹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生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