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方法筛选出肝癌中的关键基因,并预测其在肝癌发生中的潜在分子机制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3个肝癌微阵列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并取其交集。利用DAVID数据库对18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DEG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及筛选关键基因。利用GEPIA、GSCALite数据库进行关键基因通路、表达验证及预后分析。结果获得185个3个数据集交集的DEGs,包括54个上调基因和131个下调基因,这些基因生物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凋亡,主要参与细胞周期、DNA复制、Rap1信号通路的调节。在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关键基因,分别为胸苷激酶1(TK1)、细胞分裂周期相关5(CDCA5)、甲状腺激素受体相互作用体13(TRIP13)、着丝粒蛋白M(CENPM)、异常纺锤形微管组件(ASPM)、着丝粒蛋白F(CENPF)、微型染色体维护复合体组件49(MCM4)、霍利迪连接体识别蛋白(HJURP)、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非染色体结构维护凝缩蛋白Ⅰ复合体G亚基(NCAPG)。关键基因在肝癌中高表达,除UBE2C外,关键基因高表达与肝癌患者总生存率低相关。结论关键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和预后不良有关。

  • 标签: 肝癌 关键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这门学科重要性已经不断的得到凸显。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生物信息专业知识传授给新时代的年轻人、培养新时代所需要拥有的生物信息专业人才,高校必须创新传统生物信息的教学模式,将案例教学法有效地运用于生物信息的本科教学之中。本文首先深入地探讨了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当前生物信息专业的特点,随后又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生物信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当前生物信息专业教学中各种案例教学法的实际运用。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生物信息学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和系统已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环境工程领域亦是如此。这就迫切需要所有从事环境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员或是高校师生掌握信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高校环境工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进行环境工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利用技术信息从丰富教学资源、重构教学体系、搭建共享平台、强化实践教学4个维度开展教学改革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与学生专业素养,为高校专业优化改革提供参考。

  • 标签: 信息技术 环境工程 教育改革 新思路
  • 简介:摘要:初中信息考复习阶段是初中信息课具有代表性、特殊性的一个时期,如何在这一阶段继续采取“五人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高效学习高效复习。经过一学期的复习,总结了基于“五人小组合作”的初中信息考复习策略

  • 标签:
  • 简介:摘要:学科竞赛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国家及地方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识别与培养越来越重视。信息奥赛作为五大学科竞赛之一,是一项智力和能力的挑战赛。信息奥赛中解决问题一般按照分析问题、抽象问题、构造计算模型、算法设计、代码编写、运行验证、算法优化的过程和方式去求解。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偶一定的算法思维,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信息奥赛算法入门思维与能力呢?本文仅就此问题展开探究。

  • 标签: 初中 信息学奥赛 算法入门思维与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DKD)肾小球病变的生物标记物和免疫细胞浸润特征。方法利用生物信息方法,从基因表达数据库的数据集GSE96804和GSE30528中鉴定出肾小球病变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EG),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使用结点分析提取Hub基因作为DKD的生物标记;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主成分分析(PCA)评估Hub基因对DKD的诊断效能;采用CIBERSORT方法分析数据集中DKD组(n=7)和对照组(n=4)中免疫细胞的浸润差异。组间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比较采用t检验,免疫浸润分析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结果从数据集获得62个共同DEG,主要富集在 52条基因本体论和4条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从PPI网络中鉴定了10个Hub基因,这些基因主要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构成、胶原蛋白结合、免疫细胞趋化性、ECM-受体相互作用和磷脂酰肌醇激酶3-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有关。PCA和ROC曲线分析显示,Hub基因在GSE96804、GSE30528和Merge数据集对DKD都具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值分别为0.945、0.982和0.776。免疫浸润结果提示,与正常组相比,DKD组的肾小球中的M2巨噬细胞和静息肥大细胞比例较高[分别为(2.77±2.42)%和(8.68±3.10)%,0和(8.96±7.14)%,均P<0.05]。结论Hub基因可作为DKD肾小球病变的生物标记,对DK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巨噬细胞浸润是DKD的重要特征。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生物学标记 免疫浸润 生物信息学
  • 简介:大连东软信息院日语专业创建于2004年8月,现有商务日语及计算机日语两个专业方向。自2008年起,日语专业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以培养符合社会、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商务日语人才为目标,依托企业办学优势,凝练专业特色、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日语人才需要的培养方案。

  • 标签: 日语专业 信息学院 东软 大连 培养模式 优化课程体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鳞癌肿瘤微环境,并寻找影响肺鳞癌肿瘤微环境的关键基因。方法使用R语言ESTIMATE算法计算TCGA数据库中肺鳞癌样本的基质评分、免疫评分与综合评分;CIBERSORT算法计算肺鳞癌22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丰度。根据surv_cutpoint函数分别获得3种评分的最佳截断值并分为各自的高评分组与低评分组,进行3种评分的高评分组与低评分组5年限制平均生存时间分析及差异表达分析。将差异表达分析获取的基因定义为差异表达基因,再根据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确定关键基因。最后,利用Timer数据库探索关键基因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肺鳞癌基质评分、免疫评分与综合评分均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01)。限制平均生存时间分析显示,随访5年,3种评分的高评分组均较低评分组预后差(P值均<0.05)。肺鳞癌组织中22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含量有18种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值均<0.05)。差异分析确定了影响肿瘤微环境的972个差异基因,将972个差异基因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了135个与生存相关的基因(P值均<0.05),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前50个中枢基因进行交叉,获得3个与肿瘤微环境相关且影响肺鳞癌预后的关键基因AGTR2、CXCL2、ADORA1。最后Timer数据库探究显示关键基因表达量与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具有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探索了肺鳞癌肿瘤微环境,筛选出3个与肺鳞癌预后相关且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关键基因AGTR2、CXCL2、ADORA1,为肺鳞癌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 标签: 肺肿瘤 癌,鳞状细胞 肿瘤微环境 癌症基因组图谱 免疫细胞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转录组数据筛选和分析滤泡性淋巴瘤的关键基因。方法通过GEO数据库收集转录组数据集GSE32018和GSE55267。使用R软件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FunRich 3.13软件分析共同差异基因,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滤泡性淋巴瘤相关生物过程和通路分析,筛选与滤泡性淋巴瘤相关的潜在基因,通过分析Oncomine数据库的临床数据进行生存分析,验证所筛选的差异基因。结果通过对GSE32018和GSE55267数据集的差异分析,确定141个上调基因和199个下调基因,其中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即CXCL8、KRT19、CYCS、CDKN3、SFN、RRM2、FN1、APOE、CXCL12、VWF、GATA3、TIMP1,其中CYCS、CXCL8和CXCL12与患者早期生存率的关联最为明显。CXCL12过表达和CYCS低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CXCL8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下降,但生存分析中其相对高表达患者出现总生存期缩短的现象,可能与滤泡性淋巴瘤早期发展相关。筛选出GO、KEGG及Reactome通路,分别为GO:0001892、KEGG:04115、R-HSA:2559582、GO:0060968、R-HSA:6785807、GO:0043627、GO:0001936、GO:0043062。结论筛选出的基因CYCS、CXCL8和CXCL12可能为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研究提供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淋巴瘤,滤泡型 计算生物学 基因表达谱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思维以一种新的学科思维方式出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领域也提出了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围绕Selby博士和Woollard博士对计算思维归纳的五大思想:分解、概括、抽象、算法思维以及评估,以信息奥赛题目为载体,将计算思维融入到信息奥赛教学中,在学习中内化和拓展计算思维,以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目的。

  • 标签: 计算思维 信息学奥赛 培养 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工程中的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生物信息通过整合生物、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致力于收集、存储、分析和解释生物数据,特别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中发挥关键作用。大数据分析在生物工程中的角色凸显,处理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等大规模数据,为研究提供了深刻洞察。然而,面对海量的生物信息数据,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强化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推动生物工程的创新与应用,以及加强生物数据共享与伦理管理将是关键方向。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生物工程 生物信息学 大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生物工程中的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分析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生物信息通过整合生物、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致力于收集、存储、分析和解释生物数据,特别在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中发挥关键作用。大数据分析在生物工程中的角色凸显,处理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等大规模数据,为研究提供了深刻洞察。然而,面对海量的生物信息数据,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强化生物信息与大数据分析的融合、推动生物工程的创新与应用,以及加强生物数据共享与伦理管理将是关键方向。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与挑战。

  • 标签: 生物工程 生物信息学 大数据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生物信息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信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临床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生物信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然后分析了生物信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领域,包括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接着,文章探讨了生物信息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优势和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临床诊断 应用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生物信息,研究CXCL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作用。方法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CXCL13在NSCLC患者中mRNA表达。利用Proteinatlas数据库分析CXCL13在NSCLC患者肺中蛋白表达水平并对肺腺癌(LUAD)与肺鳞癌(LUSC)中检测进行比较。通过网页工具TIMER研究CXCL13在NSCLC患者免疫浸润中的作用。CancerSEA分析CXCL13在不同GEO数据集中表达。利用Ualcan数据库分析CXCL13在NSCLC中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Gepia结果显示CXCL13在NSCLC中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roteinatlas结果显示NSCLC癌组织中CXCL1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TIMER分析结果显示CXCL13的表达在NSCLC患者中肿瘤纯度呈负相关,与NSCLC患者的B细胞、T细胞CD8+细胞、Tregs细胞浸润呈正相关(P<0.05),但相关程度比较低(Rho<0.7)。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XCL13高表达合并高水平T细胞CD8+细胞浸润组LUSC患者预后好于CXCL13高表达合并低水平T细胞CD8+细胞浸润组(P<0.05),CXCL13高表达合并低水平Tregs细胞浸润组LUSC患者预后好于CXCL13高表达合并高水平Tregs细胞浸润组(P<0.05)。CancerSEA分析显示CXCL13表达在NSCLC与转移和侵袭呈正相关,与DNA修复呈负相关。Ualcan分析显示CXCL13在LUAD患者中启动子甲基化呈高甲基化状态,在LUSC患者中呈低甲基化状态。结论CXCL13参与NSCLC免疫细胞浸润和肿瘤细胞功能,CXCL13也许可以作为NSCLC免疫治疗的靶点之一。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计算生物学 趋化因子CXCL13 序列分析,蛋白质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贾跃进老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核心组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0年7月1日贾跃进门诊中药治疗抑郁症的处方,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2.3)进行药物频次、属性统计及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组方。再将核心组方运用TCMSP、GEO等数据库得到各药物有效成分的靶点与疾病靶点,并取交集,利用Cytoscape V 3.8.0及其插件构建疾病-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数据挖掘纳入验案120则,方剂148首,涉及中药138味。药性以平、温、寒为多,药味以甘、辛、苦为主,药物主要归脾、肺、肝经。通过药物关联、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综合得出8味药物的核心组方。共获得核心组方有效成分80种,相关靶点772个,交集靶点542个,关键成分有去氢齿孔酸、α-香树脂醇等,关键靶点有AKT1、ESR1等;主要作用于代谢过程、免疫系统过程和信号过程;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NF-κB信号通路等;关键成分和关键靶点分子对接显示其多可形成稳定结合。结论得出贾跃进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用药规律,以及核心组方相关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为临床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抑郁症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贾跃进 古今医案云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生物信息技术筛选2型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病变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分子过程中可能的途径。方法筛选基因表达公共数据库(GEO)中DN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GSE96804,采用R 3.6.2软件分析在DN肾小球与正常肾小球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对筛选得到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应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11.0及Cytoscape 3.7.2软件分析关键基因及其相关通路。结果通过生物信息方法得到168个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后得到7个关键基因ALB、FN1、EGF、PTGS2、PLG、KDR、LOX,其中ALB、EGF、PLG直接作用于肾小球。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主要表现在细胞外基质组织、细胞外结构组织、血小板脱颗粒等生物过程,细胞外基质、分泌颗粒腔、血小板α颗粒等细胞组成,分子伴侣结合、铜离子结合、抗氧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主要调控与脂肪酸降解信号通路、CYP酶相关的外源性物质代谢及药物代谢信号通路相关的代谢过程。结论本研究从肾小球病变的角度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有利于了解DN发生的潜在分子机制,为进一步验证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病变 生物信息学 关键基因 通路分析
  • 简介:复杂性疾病(complexdisease)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复杂性状疾病即多基因病,是指由多个基因位点共同参与,且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决定表型的遗传病。复杂性状疾病病因的识别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国际学术界面对的难题。其复杂性和难度主要表现在疾病遗传模式未知、具有遗传异质性和表犁异质性、

  • 标签: 糖尿病 易感基因 生物信息学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炎症性肠病差异基因的筛选以及结直肠癌队列生存特征和表达模式的探究,为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的后续研究提供候选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中选择RNA测序表达谱数据集GSE95473和GSE107597,通过常规转录组表达谱差异分析,筛选出炎症性肠病差异表达基因(DEG),利用GO数据库获取DEG的功能注释,并利用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同时基于TCGA数据库进一步在结直肠癌数据集中筛选具有预后意义的基因,并评价其在结直肠肿瘤中的表达特征。结果两个数据集筛选到了共有DEGs 100个,通过主成分分析证实这些基因能够对结直肠癌肿瘤和黏膜区分良好。进一步筛选,获得ALDOB,SPINK4,REG4,IL1B,C2CD4A,CXCL8,NOS2,CXCL3等候选基因。这些基因在结直肠肿瘤中高表达,并且这些基因的高表达往往提示患者预后较好。结论ALDOB,SPINK4,REG4,IL1B,C2CD4A,CXCL8,NOS2,CXCL3可能在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待于后续炎癌转化相关功能验证和机制探究。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炎症性肠病 炎癌转化 生物信息学 GEO数据库 TCGA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