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艺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疆物理教学中,应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

  • 标签: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学生 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物理教学
  • 简介:1.内能的定义由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分子间又有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具有势能.如同“物体和地球相互吸引,有相互作用力,从而物体具有势能”一样.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因为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所以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 标签: 内能 无规则运动 相互作用力 分子势能 分子间 相互吸引
  • 简介:一、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们都知道什么叫公约数、最大公约数,什么叫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也知道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这里我们来研究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例1一张长方形纸,长84cm,宽64cm,把它裁成若干张相同的正方形纸,要求正方形...

  • 标签: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正方形 整数 自然数 黄鼠狼
  • 简介:工程问题(一)丰都县社坛镇中心校余小中工程问题是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讲了,我们在此基础来展开下面问题的讨论。一共同完成全工程例1某工程如果由第一、二、三小队合做需12天完成;如果由...

  • 标签: 工作效率 工程问题 工作量 人合 小学数学 车间
  • 简介:分析推理问题双流师范附小刘美元在掌握解决推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在推理问题中,涉及计算类型的题目。例1某学生在d天的假期中观察:(1)下七次雨,在上午或下午;(2)当下午下雨时,上午是晴天;(3)一共有五下午是晴天;(4)一共有六上午...

  • 标签: 分析推理 数字组 数学竞赛 自然数 个位数 计算结果
  • 简介:数学的真知在于完美,追求问题的最优解如最大、最小、最多、最少等是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数学竞赛中典型的赛题。本讲拟从两大方面介绍一些这类问题。一、数中的最值问题例1用1,2,3,4,5,6,7七个数字组成三个两位数,一个一位数,并且使这四个数之和等...

  • 标签: 最大公约数 自然数 两位数 质数 幸运数 汽水瓶
  • 简介:用解析法讨论两质点的二维弹性碰撞,得到并验证了当入射质点的质量大于靶质点的质量时,入射质点的散射角存在最大值限制,而当入射质点质量小于靶质点质量时,该限制条件消失;并且当两质点质量相等时,碰撞后两质点运动互相垂直。

  • 标签: 二维弹性碰撞 散射角 限制条件
  • 简介:工程问题(二)重庆大渡口区重钢实验小学钟声渝一注水与排水问题例1水池上装有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水龙头,单开甲龙头1小时可注满水池。现在两个水龙头同时注水,20分钟可注满水池的12,如果单开乙龙头需要多长时间注满水池?分析与解注水与排水问题与工程问题一...

  • 标签: 工作效率 工程问题 蓄水池 排水管 进水管 工作量
  • 简介:整数是最基本的数,它产生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中、小学生的数学竞赛中,有关整数的问题占有重要的地位,同学们在小学课本里已经学习了整数,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性质。我们除了从课本上学习上述有关整数知识外,还必须通过课外活动来补...

  • 标签: 分解质因数 整除特征 整数分解 表示数字 小学生 数学竞赛
  • 简介:充满问题生成问题解决的课堂,一定是具有丰富思维、展现智慧的课堂.许多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常常还是担心课堂上出乱子,总希望一帆风顺,于是处处为学生“搭好桥”、“铺好路”,问题简单直接,学生用不着积极思考就可回答,表面上很流畅,其实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然,如果问题太难,也不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会使思维停滞,造成冷场,挫伤学习兴趣.

  • 标签: 课堂 题解 思维能力 学习兴趣 学生 教师
  • 简介:使用[β-B-BiW9O(33)](9-)作为基本建筑单元,成功合成了多酸做配体的双核Ce(Ⅳ)配合物(Na6H(10){Ce(H2O)3(μ2-OH)[Bi2W(21)O(70)(OH)3]}2·40H2O),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RD、IR和TG表征技术确定了其组成和结构.两核Ce(Ⅳ)离子配合物是通过2个μ2-OH-连接构成的,每个Ce(Ⅳ)离子除了与2个μ2-OH-配位外,还与3个H2O以及[Bi2W(21)O(70)(OH)3](11-)中4个缺位O原子配位,形成三帽三棱柱.[Bi2W(21)O(70)(OH)3](11-)多酸阴离子是通过3个W(Ⅵ)连接形成新的多酸阴离子物种,在缺位结构上留有一个空位恰好与Ce(Ⅳ)离子配位.通过对配合物的电化学分析发现,与硝酸铈铵对比,配合物中Ce(Ⅳ/Ⅲ)的阳极峰电势由0.857减小至0.772V,表明多酸阴离子配体有稳定Ce(Ⅳ)的作用.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缺位钨铋酸盐 Ce(Ⅳ)离子
  • 简介:数学直觉就是对于数学对象事物(结构及其联系)的某种直接领悟或洞察.法国数学家庞加莱认为,“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1]直觉思维,简单地说,就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还是一种心理现象,它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数学直觉思维 课堂 学生 培养 数学对象 心理现象
  • 简介:本杂志是由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组倾力打造的与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严格配套的学生类读物的第一品牌。它采用了灵活的编排方法,同步练习和单元评价测试卷均单独成页,可沿剪切线撕下后进行练习,便于教师批改。

  • 标签: 初中物理 物理教师 学生 第一品牌 物理教材 教材编写
  • 简介: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具体讲,创新就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基本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

  • 标签: 创新能力 学生 培养 事物发展 客观世界
  • 简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那么,学生的思维是怎样发生的?

  • 标签: 数学思维 学生 教法 激活 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效率
  • 简介:阐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提高和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策略,以及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理解.

  • 标签: 兴趣 激发 提高 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