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骨科患者进行多学科合作模式下综合护理,推行骨科无疼痛病房,并复制推广临床应用成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骨科就医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治疗30例,采取多学科综合护理组15例和骨科普通护理1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时间、治疗后疼痛复发率、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NRS评分。结果:观察多学科护理组与传统手术之间的差异情况,多学科护理组临床手术治疗有效率(90%),疼痛时间较短且治疗后疼痛复发率均优于均于骨科普通护理(81%),NRS评分恢复情况多学科护理组的恢复率95%明显优于骨科普通护理82.5%,两者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对比观察发现给予骨科疼痛病房构建多学科合作综合护理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升临床手术治疗有效率和椎体运动恢复能力。

  • 标签: 骨科疼痛病房 多学科合作  临床应用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医院药学工作中,药师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重要,其直接体现为药师队伍建设。药师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和医院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其最直接的体现在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和药师队伍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高素质、专业化、多层次的药师队伍才能为患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药学服务。作为医院药学工作中直接提供药物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药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药师在医院药学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医院 价值 药学 作用 学科 药师 建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5例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术救治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切口长度、术后创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2%)与对照组患者(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抢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者手术时间更短且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重症医学科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护理查房对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的效果。方法:抽选于2016年12月至2019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压疮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标准从中筛选出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匀划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查房,观察组接受多学科护理查房,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压疮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悬殊,P

  • 标签: 多学科护理查房 脑卒中 压疮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中药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在中医药领域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调研分析部分具有中药学博士、 硕士授权点高校的课程设置、选用教材、教学评价方式等基本情况后发现,我国不同类型高校中药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差别较大,各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不合理性,本文旨在对其进行总结并给予一定启示。

  • 标签: 中药学 研究生 课程建设 现状分析
  • 简介:在我院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尽快提升教学层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加强学科研究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作为本院的重点学科学科建设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学科研究室的建设工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必要的实验基地。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研究室 建设
  • 简介:​摘要:由于卫生事业近年来成长迅速,医学工作人员对卫生事业的要求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常规的医学专业方法早已无法适应人类的需要,所以医院药学专业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医院药学专业的持续发展。由于医药品种的日益丰富,医学范围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医疗想学工作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满足卫生工作对医学工作的要求,故使得医疗的想学工作逐步转型、完善,以适应当代的药学工作需求。文章重点研究了医疗药学服务企业面临的困难,从而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 标签: 药学学科 工作模式 现状 发展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慢性创面患者在伤口护理门诊中通过运用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 方法:对照组在伤口护理门诊中运用常规护理, 同期观察组则采用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 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且 P < 0.05 ;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 97.37% ,对照组 81.58% ,且 P < 0.05 。 结论:对于慢性创面患者在伤口护理门诊中运用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 ,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创面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

  • 标签: 多学科诊疗护理模式 门诊 慢性创面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60例重症医学科患者和2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分组分层级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分组分层级管理在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应用。

  • 标签: 分组分层级管理 重症医学科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护理预防高龄髋部骨折后发生谵妄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我院骨科医治10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高龄髋骨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时,优先选择多学科协作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促进谵妄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并且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老年患者髋骨骨折 术后谵妄 焦虑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2021.11月,1年内收治的132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66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和观察组(66例,实施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在肿瘤内科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内科治疗模式进行比较,以期为优化肿瘤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进行治疗。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指标,来评估MDT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下,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显著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体而言,实验组的中位生存期较对照组延长了XX%,生活质量评分提高了XX%,治疗满意度也达到了XX%以上。结论: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展现出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并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MDT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有助于优化肿瘤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多学科协作 肿瘤内科 治疗效果 优化策略
  • 简介:目的:评价医院以安全用药为核心,合理用药为中心的药事管理与药剂科建设工作对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法,分析药事管理与药剂科建设工作对促进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安全用药质量管理、临床药学及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4个方面的工作的成效。结果:药事管理与药剂科建设工作对药剂科的学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药事管理与药剂科建设工作对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安全用药 合理用药 药事管理
  • 简介:建设特色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中药学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学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依托,探索行业-专业-学科三位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和学科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竞争力。

  • 标签: 行业需求 专业建设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都需要经历由临床技能培训的过渡,因此如何把握“以患者为中心”新型临床医学学科建设,为医学临床技能专业培训培养精英人才,这对于医学临床技能专业培训而言都至关重要。

  • 标签: “以患者为中心” 新型临床医学 学科建设
  • 简介:【摘要】本文中笔者将针对三级综合医院医学工程部门的重点学科建设途径进行分析,借助促使维修技术水平强化、夯实维修服务根基;以信息化管理为切入点,实现流程管理的优化;基于多方位角度融合临床课题,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之中;应用不同举措促使工程师个人综合素养、工作能力的强化;以教学相长为准,促使工程师学术水平的提升;积极促使日常工作学术含金量的增长;参与全院工程建设,促使学科于院内的重要地位以及充分凸显应有优势的发挥等途径,以期提供一定理论指导和参考。

  • 标签: 三级综合医院医学工程部门 重点学科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