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精神疾病,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应用给抑郁症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对目前应用磁共振对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抑郁症 静息态磁共振 脑结构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讨论配中心提高调配药物工作效率的方法与相关措施。通过对配中心以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确定提高调配药物效率的方法,可以充分节省人力资源的使用,提高输液配置的效率与质量。

  • 标签: 静配中心 调配药物 工作效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治疗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诊治的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治疗老年急性安眠药中毒患者,可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 急性安眠药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胆囊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全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应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全麻进行手术,对照组单纯吸全麻进行手术。结果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全麻是老年患者胆囊手术较好的麻醉选择。

  • 标签: 硬膜外阻滞复合静吸全麻 老年患者胆囊手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复合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吸复合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影响。结果术后,观察组肝功能较麻醉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LT高于麻醉前、ALB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及ALB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影响幅度显著小于全凭静脉麻醉,值得在肝炎肝硬化患者麻醉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肝炎 肝硬化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92例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46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实施护理干预,研究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等评分均优于常规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肿瘤患者放疗后临床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改善疾病预后,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肿瘤 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醒脑、纳洛酮静脉滴注。结果临床治愈52例,显效8例,治愈率为86.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醒脑、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纳洛酮醒脑静联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6%),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VA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行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有较为突出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术 术后疼痛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奋乃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钻石C18反相柱(150mm×4.6mm,5µ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0.03mol•L-1醋酸铵-甲醇(2377);流速1.0ml•min-1;柱温40°C;检测波长254nm。以乙酸乙酯与二氯甲烷(8020)为提取剂。结果奋乃的高、中、低(1000.0,500.0,10.0µg.L-1)3种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4.28%,97.60%,98.40%,日内、日间差RSD均低于7%(n=5);分析方法的检测限为5.0µg•L-1;线性范围为10.0-1000.0µg•L-1。回归方程为C=39.42F+2.56,r=0.9995(n=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 标签: 奋乃静 血药浓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脑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的10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进行监测,给予利尿剂、补充液体等处理。对照组在上述处理基础上给予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和维生素B6注射液200mg静脉滴注,给予呋塞米注射液20mg和盐酸纳洛酮2mg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醒脑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意识恢复情况。观察患者酒醒后是否有头痛头晕症状、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是否有全身乏力等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头晕头痛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全身乏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疗效显著,减少酒醒后并发症,值得借鉴。

  • 标签: 醒脑静 纳洛酮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双管双塞软袋大输液注药口穿刺暴露后的安全性。方法在PIVAS水平层流台下对注药口穿刺,模拟三种状态,在非洁净区(普通病房)放置暴露不同时间,采用无菌检查法检测药液有无细菌生长,考察其暴露后的安全性。结论双管双塞软袋大输液注药口穿刺后暴露5小时比较安全。

  • 标签: 双管双塞 注药口 暴露 安全性 PIV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心动过缓病人行阿托品试验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假阳性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护理后,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94%)(P<0.05);观察组假阳性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2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结论对阿托品试验实施细节护理能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症状,提升实验准确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阿托品试验 细节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运动平板因无创,经济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特点。为筛选冠心病而广泛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0日对我院住院、门诊的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43例行运动平板检查,运动平板试验呈阳性者41例,(阳性率29%),对冠心病的防治有较好的评估。结论运动平板试验有利于筛查出不典型或隐匿型冠心病患者,作为一种简便,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平板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管理探讨。方法以风险管理方法中的的风险识别,评估以及处置为基础,通过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进行质量风险评估。结果对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生物等效性试验实施阶段中质量管理风险进行排序。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 生物等效性 质量风险管理 PDCA循环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脑梗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此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康复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偏瘫 肢体康复训练护理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9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纳洛酮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纳洛酮组,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联合组,在纳洛酮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治疗。结果纳洛酮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的疗效高于纳洛酮组;纳洛酮组的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联合组的清醒时间较纳洛酮组缩短。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注射液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对照组及单用纳洛酮组,且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快速催醒,见效快,留观或住院时间短,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急救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纳洛酮 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酒精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丙泊酚、瑞芬太尼(REM)复合液与丙泊酚、芬太尼复合液在全凭静脉行腹腔镜手术进行比较。方法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A组(对照组)先注芬太尼3μg?㎏-1,再缓慢注丙泊酚1.5.mg?㎏-1;B组(观察组)先注瑞芬太尼(REM)20μg?㎏-1,再缓慢注丙泊酚1.5㎎?㎏-1。重点观察自主呼吸恢复、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两组相比无差异,但苏醒时间、苏醒质量两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腹腔镜手术,都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但复合瑞芬太尼可使患者更早离院,更适合无麻醉恢复室的医院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全凭静脉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对口腔溃疡疗效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就诊的200例口腔溃疡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口腔护理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饮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有98例患者病情好转,明显多于对照组,χ2值等于5.982,P<0.05。实验组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正常进食时间耗时均少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5.245,7.625,P<0.O5。结论对于口腔溃疡患者给予口腔护理结合饮食干预可有效促进个体患者口腔溃疡好转。

  • 标签: 口腔护理 饮食干预 口腔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