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26
  • 简介:近半年多来,由于慢性病的影响,出现了一些行动上或语言上的困难,以致有时不能阅读或写作。但是,前不久友人严云受同志寄来他和刘锋杰同志台著的《文学象征论》一书,翻读之下,却受到很大启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乃在我过去的博士研究生朱志荣同志的帮助下,写下这篇短文,以作读

  • 标签: 文学象征 象征形象 严云受 慢性病 博士研究生 现实主义
  • 作者: 金健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9-10-27
  • 简介:

  • 标签:
  • 简介:80年代中期,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曾掀起“方法热”.这股热浪的兴起,是以反思——80年代以前研究状况的反思——为先导的.进入90年代,学者们又对80年代的方法热进行反思,这可以说是反思的反思.90年代的反思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的二值判断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许多学者不再纠缠于各种具体方法的孰是孰非的争论,而是博采众长,放眼未来,扎实地探寻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路向,冷静地构建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体系,由此产生了多部有理论深度的著作.苏州大学潘树广、黄镇伟、包礼祥的《古代文学研究导论——理论与方法的思考》(安微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简称《导论》)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

  • 标签: 古代文学研究 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 方法论 传统方法 新方法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5-21
  • 简介: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去考察华文文学与华人多重认同的关系,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启示和意义  晚近已有学者意识到华人学知识背景对华文文学研究的参照价值,  第二、华人学中关于华人认同的研究成果对华文文学的文化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 标签: 人学知识 华文文学 文学研究
  • 简介:文学鉴赏与文学研究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对于文学问题的两种精神活动,二者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标中各有自己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合理安排各自的比重,不能顾此而失彼。

  • 标签: 文学鉴赏 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教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0
  • 简介:全球化文化研究文学研究流散文学流散研究全球本土化对于全球化这一经济、社会和文化现象的研究,全球化理论与文学研究,全球化、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如前所述

  • 标签: 全球化理论 文学研究 理论文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8-11
  • 简介:国学是走向现代的中国传统学术,国学是中国学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产物,立足传统的国学必然要以现代学科的眼光来审视传统的学术

  • 标签: 利用国学 古代文学研究 国学视域
  • 简介:2017年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年出版学术著作4部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文从传记研究著作、传记影视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四个方面对2017年传记文学研究整体概况进行述评。传记研究著作与2016年出版10部学术著作的成果相比,2017年的传记研究著作成果要逊色一些,仅出版4部半著作。这4部著作是:焦小婷的《非裔美国作家自传研究》(科学出版社),谢子元的《中国

  • 标签: 传记文学研究 研究述评
  • 简介:中西方早期乌托邦文学都起源于各自的古代神话传说,都有着一种怀旧情结,是古代人民为了逃避艰苦的现实生活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同的是,西方的乌托邦文学是以史诗或戏剧的形式出现,它重智慧、理性,重逻辑与完整性;我国的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出现,重道德论理,重形象而不讲究逻辑性与完整性。通过比较,说明我国乌托邦文学与西方的一样具有传统性,一样的源远流长。

  • 标签: 乌托邦文学 神话 怀旧情结 传统
  • 简介:一、“台港文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哪些?答:台湾省、香港地区的文学,是与大陆同一母语的文学,滋润它成长的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反映的主要是炎黄子孙的人生。台湾、香港文学不仅是一种地域文学,而且是中国文学的一支。

  • 标签: 文学研究 教学辅导 课程 教学内容 香港地区 中华民族
  • 简介:生态水文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河流生态水文学作为其一个重要分支,在河流生态恢复中被寄予厚望,以协调河流开发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简要回顾了生态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从河流生态学理论、河流水文情势生态效应评价方法、河流生态流量及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河流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河流生态水文学 河流生态修复 河道生态流量 河流水文情势 生态效应
  • 简介: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2006年第4期、论点摘编)、叶君远《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2007年第1期)、郑幸《南屏诗社考》(200r7年第2期)、程日同《“实”与“超”——论钱载的诗学观》(2008年第4期)、曹虹《清初遗民散文的文体创造》(2010年第1期)。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了诸葛忆兵《白石词“清空骚雅”辨说》(2009年第3期)。

  • 标签: 古代文学研究 栏目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
  • 简介:长期以来,研究者对"另类"的东晋文学关注较少,但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东晋文学研究状况发生很大改观.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三个时期,对百年来东晋文学研究材料做一综合评述,以期凸现各时期研究的嬗变轨迹,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东晋文学 玄言诗 研究
  • 简介:"苏格兰文学研究"是《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新开辟的特色学术栏目,现拟每年定期推出,每期3—5篇论文。主要刊发苏格兰文学(包括苏格兰方言写作和苏格兰英语文学)与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尤其欢迎被英国文学史主流叙事忽略的作家及流派的研究成果。

  • 标签: 文学研究 苏格兰 征稿启事 专栏 外国语学院 英国文学史
  • 简介:一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建安文学,千载而下,令文人骚客欣羡不已。他们或考订、或整理、或写序题辞、或阐释微言大义,为后人的研究留下了珍贵遗产。1949年后,学者们沿着刘师培、鲁迅等先生所开创的新路对建安文学进行了深入探索。近年来,随着观念的更新、方法的优化,建安文学研究呈现出新气

  • 标签: 建安文学 文学研究 建安时代 建安七子 曹操 曹植
  • 简介:朱耀燮不仅是海外朝鲜人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韩国(朝鲜)JL童文学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作为教育学硕士出身的朱耀燮对儿童文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整理,并以儿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儿童文学研究大纲》集中反映了朱耀燮的儿童文学理论。这篇论文不是对西方儿童文学理论的简单翻译或介绍,而是把西方儿童文学理论与朝鲜实际情况结合并进行了发展。朱耀燮儿童作品以童话为主,发表了童谣、评论等多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他创作的童话形式上分为短篇和长篇,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有现实批判倾向的作品,和启蒙教育倾向的作品。《雄哲的冒险》是朱耀燮的代表作,是最能体现他儿童文学理论的作品,也是他儿童文学创作的巅峰之作。

  • 标签: 朱耀燮 儿童文学 童话 儿童文学理论
  • 简介:作为以网络文学研究对象的新型文学批评类型——网络文学研究,因网络文学的兴盛而成果频出。但学术界关于网络文学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却颇有微词,创建科学规范的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呼声也日益高涨。本文就当前网络文学研究成果予以回顾,从本体定位、批评方式、研究心态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网络文学研究范式的创建提供更为清晰的思路。

  • 标签: 网络文学研究 本体定位 批评方式 研究心态
  • 简介:本刊“古代文学研究”栏目,承袭了〈厦门教育学院学报》同名专栏。近十年来,该栏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各期全文转载8篇,论点摘编一篇,如下:郭延礼《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小说〉(2004年第3期)、王飚〈独立风雪中的清教徒——黄遵宪诗学观的发展及其在诗歌近代化历程中的地位》(2006年第1期)、黄语《钱澄之前期交游考》(2006年第4期)、高莲莲《论宋琬诗歌的渊源流变》(2006年第4期)、王承丹《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川”应为“山”》(2006年第4期、论点摘编)、叶君远《从古体诗看陈廷敬诗歌的宗宋倾向〉(2007年第1期)、郑幸《南屏诗社考》(2007年第2期)、程日同《“实”与“超”——论钱载的诗学观》(2008年第4期)、曹虹《清初遗民散文的文体创造》(2010年第1期)。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栏目摘录了诸葛忆兵《白石词“清空骚雅”辨说》(2009年第3期)。

  • 标签: 古代文学研究 栏目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