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说郛》所收王《燕北録》,向来因其中珍贵的契丹史料而为史家所重,但此书名实不符的问题却一直无人问津。首先,作者王出使契丹的时间与书中记载的时间有着不可弥合的矛盾;其次,该书与武珪《燕北杂録》在内容上存在雷同。全面对比两书不难发现,《说郛》本所谓《燕北録》的内容很可能全盘出自武珪《燕北杂録》,而与王之书无涉,其改题今名则应是文献流传过程中“张冠李戴”的结果。

  • 标签: 《说郛》 王易 《燕北録》 武珪 《燕北杂録》
  • 简介:<正>《周易》本是殷周之际的一部筮书,但其中的卦辞爻辞多用民歌、俗话、谣谚,因此,在对它进行文史研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它的民俗学价值。而且,由于《周易》年代久远,文辞简古,对于其中一些反映特殊民风民俗的辞条,也只有结合民俗考察,才能获得真解,才不至于造成误读。比如,《屯》六二“匪寇婚媾”一条,早已被定性为奴隶主抢婚的写照,并赫然写进了颇有权威性的《中国文学史》。然而,平心而论,人家明明自白“匪寇”(“匪寇”即“非寇”,《周易》均以“匪”为“非”),却硬要指控是抢劫,难免不是冤枉古人。这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 标签: 匪寇婚媾 民俗文化 民间故事 《周易》 竞赛 达斡尔族
  • 简介:《三坟探微》是著名易学家王兴业先生留下的一部易学专著,它体现王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易学功底,读后受益匪浅。关於《易经》的源头,文献记载零碎、分散。真假难辨,众说纷纭。一般说到《周易》的起源,都根据《汉书·艺文志》'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说,认为上古伏羲作八卦,中古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爻辞,下古孔子作传。后又发展到'人更四圣'说,认为文王演六十四卦,周公作卦爻辞。近人虽然都认为《周易》非一人一世之作,而是上古先人在生产实践中长期总结而成的。但都比较笼统,且说的主要是《周易》,对于《周易》以前的情况几乎一片空白。关于八卦起源,一般都是根据系辞传所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认为伏羲始画八卦,还比较统一。但对《连山》、《归藏》的说法就不一致了,有说伏羲作《连山》,亦有说神农氏作《连山》。有说神农氏作《归

  • 标签: 可喜成果读 坟易 易探微
  • 简介:秦王赢政执政之初,吕不韦以“仲父”特殊身份,招集门客,吸收中原地区特别是稷下学宫各派学说编着《吕氏春秋》,为秦朝统一营造舆论氛围。随着秦王亲政,李斯辅佐,一改吕不韦主张,强力推行钳制来口的愚民政策。汉初思想家在总结秦代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时,对此进行了清醒的反思和深刻的批判。西汉以後,随着各地移民向三辅地区的汇聚,文化方面出现法、儒、道三家的融汇。经学与史学互证,官学与家学并立。以经史为核心的文人军体在三辅地区日渐形成,并由此推动这个地区文风的变迁。

  • 标签: 秦汉 三辅 文化融汇 文人零体 外儒内霸
  • 简介:谢灵运的山水诗,自铸新辞,精心刻镂,在创作中'钩深索隐,惨淡经营'(沈德潜《古诗源》),运用多方面的艺术手法再现大自然的各种物象,形成了鲜丽清新的艺术风格。他的山水诗虽然保留了一些玄言成分,拖着一条玄言的尾巴,但从一些作品中,透过'玄言'这层迷雾,仍可清晰地看出其哲理的絮

  • 标签: 索隐 玄言诗 山水诗 登池上楼 刻镂 艺术风格
  • 简介:本文对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姜家梁遗址人骨的下颌第一臼齿磨耗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磨耗度大于现代华北地区人类,提示这个时期食物可能较现代人坚硬。姜家梁第一臼齿磨耗度性别差异不显著,而狩猎一采集人群一般牙齿磨耗存在性别差异,由此推测姜家梁人群已经渡过狩猎一采集阶段,进入农业经济为主的生活。

  • 标签: 姜家梁 第一臼齿 磨耗
  • 简介:在南岭山地,以军户为身份的人群,随着卫所调戍制度的改变以及军屯的散乱,在明中後期控制了军屯,获得了屯田所户籍。清初湖南清丈和兴屯的过程中,官方实施了较为温和的改革措施,强调亲族保结、民间报垦、延缓升科。三藩之乱打乱了改革节奏,在康熙定鼎後施行的新一轮兴屯招垦、裁屯归县、编户计丁等改革中,失去屯籍的军屯户和民田寄庄户面临户籍及学籍的普遍需求。联里朋甲的规定,旨在解决这类土地人居格局的难题,其合同户籍内部的组织方式,承续的是明代中後期军屯散乱後的人地关系格局,反映了从顺治朝至康熙朝帝国统治艺术的转变。经过明清国家制度转型与南岭社会变迁,一种整齐可观的明代军屯社会结构,竟在清代得以构筑。

  • 标签: 南岭 卫所 军屯 蓝山县 粮户归宗
  • 简介:雪泥,又名传书,湖北同盟会会员,1894年生于湖北黄陂县城关镇的一书香人家,其父是擅长诗词歌赋的老学究.雪泥自小就受其影响和熏陶,素有这方面的爱好和专长.青年时代,他曾就学于武昌的"两湖书院",后又留学日本,归国后,他矢志办报,以文为生.不久即定居汉口.其文笔流畅,文风独特.所以时有诗文见诸于武汉旧报.有一次,他在张震武创办的上,曾用笔名云飞,发表了一首旧体诗,其中对黎元洪的纳妾等私生活进行无情的揭露,辛辣的讽刺、有力的抨击,使黎见后震怒不已,当即下令缉拿严处,并就地正法.闻讯,连夜潜逃,藏匿在了老家黄陂县城.

  • 标签: 熏陶 书院 留学 办报 就学 文风
  • 简介: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第二次北伐结束,中国海关实际上处于南北分裂状态,各地海关税收也分别为南北政府掌控。1927年8月,纨士应北京政府要求提出的关于中国关税问题的备忘录,既反映了前者欲借列强之力来牵制南京方面发起的修约和关税自主运动,也体现了英国维持在中国海关之势力的图谋,实际上更是为了阻止中方单方面增税或实施国定税率。纨士曾为在上海召开中国南北关税会议,积极斡旋于列强和中国南北政府之间。由于列强和中国南北政府各怀鬼胎,难于达成一致,也由于中国政局很快发生变化,纨士斡旋中国南北关税会议的活动终以流产终结。

  • 标签: 易纨士 关税自主运动 南北关税会议
  • 简介:第五套新版人民币100元券面世不久,其伪钞就已出现。真的新券还未为百姓熟知,新版假券出现的消息已不胫而走。尽管新钞印制水平、防伪能力比以前大有提高,但因多种原因,大众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新钞信誉感不足的问题。其实,与老式伪钞相比,新版伪钞更容易识别一些。新伪钞无论是纸质还是印制水平都与真钞有相当的差距,瑕疵随处可见,抓“狐狸尾巴”并不难。

  • 标签: 新版人民币 反假工作 中国 100元券 制印
  • 简介:谈及中国的肖像雕塑,喜龙仁(OsvaldSiren)曾指出,一件作品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如何体现所要传达的精神理念或意识状态.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里,有一尊佛教罗汉塑像,就具备了这一特征.彩塑栩栩如生,可能是依据某位受人崇敬的僧人形象塑造出来的(图一).

  • 标签: 宾夕法尼亚大学 罗汉造像 易州地区 珀津斯基 大英博物馆
  • 简介:一现代西方生态哲学的兴起及其向古老的东方文明寻求支持精神的建构取向,引发了海内外学界重估传统的思潮,传统的"天人合一"由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杜维明先生曾提到,新儒家学者钱穆、唐君毅、冯友兰都认为"儒家传统为全人类作出的最有意义的贡献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他看来,这标志着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①蒙培元先生进而指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究天人之际'的问题,而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论'".②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哲学是深层生态学"③.这些思考对挖掘中国传统思想的生态哲学资源、发扬其当代价值,使之参与文明对话和生态文明建设无疑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标签: 天人合一论 生态哲学 《易传》 整体观 儒家传统 中国哲学
  • 简介: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藏有一封蒋介石给居正的私人信件。全文如下:觉生先生:法院讼案,甚觉失态。堂平时行动态度,本不能任高等法官。此实本党无人,滥竽充数之象,殊为可耻。言念及此,不禁为本党气也。此事不可再以老党员关系致贻误党国也。

  • 标签: 法院院长 民国时期 焦易堂 罢免 中国近代史 私人信件
  • 简介:张载为北宋五子之一,是宋代道学的重要人物,其思想对后世道学有深远的影响。近人对张载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最后一部著作《正蒙》,以探讨气论为主,且多以哲学方式研究,极少触及文献问题,因而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局限性。

  • 标签: 《横渠易说》 《正蒙》 张载 北宋 易学研究 道学研究
  • 简介:民间信仰因缺乏统一教义和组织形式而被杨庆堃先生归为分散性宗教,但是这种分散性的信仰形式却与世俗社会的制度和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以闽南保生大帝信仰为例,当地民众宣之于口的三个信仰观念——"灵""份"与"缘"以及相关实践,从信仰观念的共享和实践的角度,展示了民间信仰神明与庙宇网络的形成以及民间信仰的弱关系与地缘、血缘强关系的结合,从而围绕神明信仰形成了超越社区、地域甚至跨国的信仰共同体。

  • 标签: 信仰观念 人群结合 保生大帝
  • 简介:终身学习不仅是国家提倡的教育理念,更是博物馆资源应用的重要价值体现,它应该覆盖全年龄层,而非仅限于青少年。然而,结合当下政府要求、市场需求及观众结构,博物馆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第三个教育阵地,承担起不可替代的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社会效益最扎实、最直接的体现。打造亲子品牌,需要对目标人群进行全面透彻的需求分析,通过丰富博物馆教育的内涵和形式,优化亲子人群的活动内容和互动体验,可以提升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实现博物馆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观众结构 人群特征 心理预期 展陈应用 服务提升
  • 简介: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自杀是公共领域之外的私人事务。但事实上,自杀并不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它还指向复杂的社会伦理和文化逻辑,与乡风民俗、价值观念、家庭功能、社会认知等"地方性知识"密切相关。忽视自杀者的日常生活及其意义世界,并不能有效解释急剧社会变迁中的自杀现象。把自杀行为看成"社会事实",通过对农村两类自杀高危人群的特点、动机和类型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自杀行为的一般性因素、发生机制和个体差异。

  • 标签: 自杀行为 地方性知识 自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