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古以来医学就是为了研究保护人体所受的疾病和创伤,而骨科在医学史源远流长。运动骨科运动医学是医学中骨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采用手术或者其他方法恢复人类筋骨损伤,增强机体的恢复能力。近年来骨科运动医学又有新的发展,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界对于骨科运动医学的研究,本文则是对骨科运动医学和常见运动创伤进行介绍,并且紧要分析运动创伤在骨科运动医学中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科运动医学 运功创伤 个体化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并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对186例中枢性瘫痪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根据Brunnsh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阶段及Holden步行功能量表中评定的不同性质和程度等分级情况,进行肌力训练,控制痉挛及异常模式,改善步态等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偏瘫患者的运动及步行能力有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的可步行人数从32例(17.20%)增加到171例(91.94%),其疗效显著。结论将运动疗法有效应用于中枢性瘫痪的康复治疗中,结合认知心理知识,将康复行为建立在患者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具有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残疾率等优势。

  • 标签: 运动疗法 中枢性瘫痪 步行能力 生活质量 主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我县肺结核病人体重情况,以便在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便提供参考依据,特对我县2010年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体重进行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病 体重 分析
  • 简介:摘要笔者根据我校教学条件、学生特点及中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国内中医类专科院校解剖学的教学方法,对我校中医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为我校中医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 标签: 中医专业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平阳县人体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掌握流行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估《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次调查按《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进行。结果平阳县共调查3个乡镇3个点,共792人,感染15人,寄生虫感染率为1.89%。其中钩虫感染11人、微小内蜓阿米巴感染3人、哈门氏内阿米巴感染1人;感染年龄40岁以上为高,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有差别,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不同经济生活水平感染率有差别。结论平阳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平阳县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率较低,以钩虫为主要感染虫种。

  • 标签: 平阳县 寄生虫病 感染率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疗法联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是在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再给予运动疗法和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及运动疗法。各组分别进行康复前(开始前1天)和康复后(第30天)两次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FM)评分法进行评价、并进行功能性步行能力分级(FAC),ADL采用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法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后得到显著改善,其FM、FAC和B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运动疗法结合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脑梗死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可能更加有效,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病程,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 标签: 脑梗死 运动疗法 肢体智能反馈训练系统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强度运动后患者的心率及血糖的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运动项目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用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选择在跑步机上快走或慢跑,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以及较大强度的运动,于患者运动前、运动15min后、运动30min后以及运动60min后的血糖以及心率等,通过对比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率及血糖,为糖尿病患者提出合理化运动建议。结果患者低强度运动60min后的心率为(98.5±5.2)次/min,中强度运动30min后的心率为(119.8±5.8)次/min,较大强度运动15min后的心率为(140.3±9.2)次/min。低强度运动60min后的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中等强度运动30min后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较大强度运动15min后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方案建议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维持在60min左右,既可确保心率不会过高,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治疗方案 血糖水平 研究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CIMI)对小儿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8例符合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强制组和对照组,强制组限制健侧手的使用,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两个月后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Fugl-Meyer评分显示,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IMI能加强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 标签: 强制性运动疗法 小儿偏瘫 上肢康复
  • 简介:摘要我校《人体生命博物馆》,为在校医学生提供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又积极开展对社会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现已成为济南市科普基地及山东省科普基地。明年,将在泰安新校与泰安旅游业结合。为社会中、小学生及广大青少年提供认识人体结构、增进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

  • 标签: 博物馆 解剖学 健康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4期
  • 机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公布研究报告说,对一种针对艾滋病病毒Ⅰ型的新一代强效广谱中和抗体进行的首个临床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抗体有望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人体外周血中丙戊酸钠浓度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PronaosEP-C18柱,流动相乙腈-水(7030),流速1.0mL?min-1,进样量为20μL,柱温35℃,检测波长λ=248nm。结果本法在丙戊酸钠浓度(X)为11.5~115μg?mL-1(r=0.9999)内线性关系良好。三种不同浓度(11.5、46.0、115.0?g?mL-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26%、99.35%、99.47%,精密度的RSD小于5%。结论此法样本需求量少,血浆处理方法简单,具有专一性,适用于临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数字化标本考试与传统实物考试的成绩有无差别。方法对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科实物标本考试和数字化标本考试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考试成绩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数字化标本考试程序与传统实物标本考试相比成绩相差不大,均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对解剖学的掌握程度,二者在解剖教学效果评价上无明显区别。标本数字化是未来人体解剖学发展的趋势。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数字化标本 标本考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TBL(以团队为本)与PBL(以问题为本)混合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一年级农村医学专业的130名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名。给予对照组学生单一的PBL的教学模式,给予实验组学生TBL+PBL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而比较两组学生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当中的课堂效果以及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结果实验组学生在教学中的课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教学中学生有强烈的主动学习欲望,各小组之间畅所欲言,讨论期间气氛较好,并且在发言时能够有的放矢;实验组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当中使用TBL与PBL的混合模式,可以明显加强学生的课堂效果,并且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认同程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为今后实践做铺垫。

  • 标签: TBL教学模式 PBL教学模式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年人体质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及血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抽取至本院体检的中年人群500例(2016年6月—2016年10月),对所有受检者的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等进行检查,并依据BMI将其分组。结果男性与女性超重与肥胖发生率分别为65.65%与24.79%,P<0.05;男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分别为40.08%、33.21%、25.19%,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5.13%、0.42%、0.42%),P<0.05;超重和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45.02%、31.17%、8.66%)相比BMI正常组(分别为17.84%、10.04%、2.23%)明显较高,P<0.05。结论积极控制体质量,有利于防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情况,意义重大。

  • 标签: 血脂 高血压 血糖 体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与病人体质量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选取2012年12月阑尾炎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包括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发病时间、有无粪石和病理类型。其中A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80例,B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10例,C组急性坏疽性阑尾炎500例。结果⑴与A组比较,B组、C组病人体质量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B组与C组比较,C组病人体质量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较高的病人病理类型多倾向于化脓或坏疽性阑尾炎,可能与肥胖病人更易形成阑尾粪石有关。

  • 标签: 体质量指数 急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重要且最具特色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掌握了人体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关系,以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为准确地实施各项临床护理操作提供形态学基础,为培养“应用型”高质量的护理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大实验考核的比重,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理专业 人体解剖学 实验教学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解剖软件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医学院临床医学1班及2班共36名学生,1班为对照组(n=18),2班为实验组(n=18),对照组采取多媒体PPT二维图谱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三维解剖软件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进行测试,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同时进行学生和老师的双向问卷调查,比较教学满意度。结果两组教学模式的效果比较显示,从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对疾病的理解能力方面,运用三维软件教学法的实验组优于PPT二维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升学习成绩方面,两组学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三维软件运用于解剖学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临床教学具有推动作用。

  • 标签: 三维解剖软件 多媒体PPT 二维图谱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标本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方法传统的人体解剖标本所用的福尔马林溶液,具有非常刺激的气味,这种气味对人体具有很大的危害,并且制作出的标本也不易存放,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以生物塑化技术应用在标本制作塑化标本的方法,与传统的人体标本比较其优劣。结论用塑化技术制作人体解剖标本没有刺激性气味,不光是避免了危害实验者的健康,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本文现对塑化标本在人体解剖标本制作中的应用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人体解剖 标本制作 塑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