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50年代以前,阴茎癌曾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发病率逐渐下降,已成为较少见肿瘤。阴茎鳞癌是阴茎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95%以上。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治疗阴茎癌原发灶的主要方法,

  • 标签: 阴茎癌 淋巴结清扫术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诊治 手术治疗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食管癌手术治疗原则以及淋巴方法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食管癌患者86例,将其按照手术治疗中淋巴方式分成Sweet路径组和Ivor-Lewis路径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weet组手术时间较Ivor-Lewis组发生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淋巴数目和3年生存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严格掌握食管癌治疗原则、手术指征,对淋巴方式进行合理选择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值得关注。

  • 标签: 食管癌 治疗原则 淋巴结清扫 手术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检与腋窝淋巴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接受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的28例患设为研究组,另外27例接受腋窝淋巴术治疗的设为参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较少,引流管拔除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1(3.57%),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高,两组各项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化差异(P<0.05)。结论 经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较明显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建议此技术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淋巴漏和淋巴囊肿是泌尿外科盆腔淋巴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定义不明确,治疗方案多样而效果不确切,相关研究较少,无相关诊疗指南。本文主要对泌尿外科盆腔淋巴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淋巴漏和淋巴囊肿发生机制包括淋巴液漏出和渗出;高危因素有高龄、开放手术和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等;大部分患者通过营养管理、经皮导管硬化治疗等保守治疗可治愈;预防措施以封闭淋巴管及残端为主。

  • 标签: 淋巴结切除术 盆腔 淋巴漏 淋巴囊肿 经皮导管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a组淋巴阳性能否作为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扩大淋巴的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医院胰脾外科收治的165例胰头癌行PD并行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4例,年龄范围38~75岁,中位年龄57岁。165例患者中行标准淋巴纳入标准组(n=88),扩大淋巴纳入扩大组(n=77)。165例患者分为A组(n=61):8a组淋巴阴性行标准淋巴;B组(n=47):8a组淋巴阴性行扩大淋巴;C组(n=27):8a组淋巴阳性行标准淋巴;D组(n=30):8a组淋巴阳性行扩大淋巴。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生存率、并发症等。结果标准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6.8±30.4)min、(264.28±101.14)ml,低于扩大组(507.1±45.7)min、(388.9±155.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扩大组为31.2%(24/77),高于标准组的14.8%(13/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累积生存率A组与B组比较,B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累积生存率C组低于D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扩大淋巴的PD可提高8a组淋巴阳性胰头癌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此类患者应行扩大淋巴。若为阴性,建议行标准淋巴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肿瘤 扩大淋巴结清扫 8a组淋巴结
  • 简介:乳腺癌是危及女性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中国乳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约3%,其中京、津、沪等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癌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1]。准确的临床分期尤其是腋窝转移淋巴分级对评估患者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发现有腋窝淋巴侵犯的乳腺癌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相对于无腋窝淋巴转移患者下降40%[2]。以前临床上评价腋窝淋巴转移情况主要依靠腋窝淋巴(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致使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了腋窝淋巴。自从20世纪90年代前哨淋巴活组织检查(sentinellymphnodebiopsy,SLNB)首次应用于乳腺癌手术以来,SLNB逐渐改变了上述状况,使得SLNB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避免接受ALND,SLNB现已成为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ALND的主要依据[3]。近年来,临床研究结果提示部分SLNB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即使不接受ALND,其预后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4],这引起了学者对SLNB阳性乳腺癌患者是否一定要行ALND问题的思考。笔者就近年来有关SLNB指导腋窝淋巴切除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SLNB在未来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淋巴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56例ICC患者资料,其中男性94例,女性62例,年龄(60.0±9.5)岁。其中根治性手术114例,根据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ICC分期分为:Ⅰ期64例,其中淋巴清扫38例,淋巴26例;Ⅱ期21例,其中淋巴清扫组11例,淋巴10例;Ⅲb期22例,其中淋巴14例,淋巴切除8例。Ⅲa期5例,Ⅳ期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影响因素。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率。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淋巴转移(HR=1.96,95%CI:1.09~3.55,P=0.026)是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患者114例,其中淋巴阴性组(n=91)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为65.9%、47.3%、35.6%,优于淋巴阳性组(n=23)为56.5%、1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1,P=0.004)。AJCCⅠ期患者与Ⅱ期患者中,淋巴清扫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与淋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b期患者,淋巴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4%、29.8%、0,优于淋巴切除组3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11)。结论淋巴转移是影响I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JCCⅠ期与Ⅱ期ICC患者慎行淋巴,Ⅲb期的ICC患者建议常规行淋巴

  • 标签: 胆管肿瘤 预后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D3组74例,行D3淋巴术;D2组58例,行D2手术。结果D2组和D3组术后1、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D2组分别为56.9%、46.6%和36.2%,D3组71.6%、62.2%和56.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D2组手术时间为(182.0±32.3)min,明显短于D3组的(236.0±23.7)min(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D2组和D3组患者术后2、4、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D3淋巴除术是安全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根治性切除目前仍是治愈食管癌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患者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与胃癌、结直肠癌等其他消化道肿瘤相比偏低。淋巴转移与否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标志。食管的淋巴回流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食管黏膜下层的淋巴管除横向穿透食管壁引流至附近的淋巴外.还存在着垂直的纵向交通,淋巴染色研究发现,这种纵向的淋巴流量甚至比水平方向的淋巴引流更为丰富.

  • 标签: 食管癌手术 淋巴结清扫 淋巴引流 5年生存率 根治性切除 消化道肿瘤
  • 简介:摘要随着乳腺外科的发展,前哨淋巴活检术逐渐替代了腋窝淋巴术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术方式。但是对于已经明确有腋窝淋巴转移及前哨淋巴活检阳性的患者,腋窝淋巴依然是必要的手术方法。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腋窝淋巴入路,可以直视下清扫腋窝淋巴。其大大方便了手术的操作、节约手术时间,同时减少了手术出血和腋窝胀器的付损伤。最大可能保留上肢功能,减少副损伤以期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无须特殊设备及条件,易于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恶性肿瘤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入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中肝总淋巴转移规律,探讨肝总淋巴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区域淋巴转移情况、肝总淋巴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68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共清扫淋巴18277枚,平均清扫27枚/例,淋巴转移率为55.87%(381/682),淋巴转移度为7.87%(1438/18277)。在所有清扫淋巴中,贲门旁淋巴、喉返神经旁淋巴、胃小弯淋巴、颈段食管旁淋巴、胃左动脉旁淋巴转移率较高,而肝总淋巴转移率最低,并且无单独肝总淋巴转移,全部伴有区域淋巴转移。682例患者共清扫肝总淋巴1480枚,平均清扫2枚/例。24例患者发生肝总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率为3.52%(24/682),淋巴转移度为2.16%(32/1480)。胸上、中、下段食管鳞癌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33%(1/43)、3.76%(16/425)、3.27%(7/2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5,P〉0.05);T1、T2、T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35%(2/85)、5.46%(10/183)、2.90%(12/4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0,P〉0.05);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0/63)、3.50%(16/457)、4.94%(8/162),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9,P〉0.05);肿瘤直径≤3em、〉3CA且≤5cm、〉5cm的患者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59%(6/232)、3.02%(11/364)、8.14%(7/86),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7,P〈0.05);N分期中N0、N1、N2、N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0/301)、2.53%(

  • 标签: 食管肿瘤 肝总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前哨淋巴活检与腋窝淋巴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 (29例 )和对照组 (29例 ),分别予以前哨淋巴活检术 (ALND)和腋窝淋巴术 (SLNB)进行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上肢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的上臂臂围差、肩关节外展度和 Neer评分三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研究组在三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仅出现 1例活动受限和 1例上肢疼痛,并发症出现率为 6.9%,显著低于对照组( 27.59%) (P均 <0.05)。结论 前哨淋巴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更加优质的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造成影响较小,同时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临床效果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74例进展期胃癌D3淋巴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2纽和D3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出现差别,D2组为58.6%、46.6%和37.9%,D3组为71.6%、64.9%、56.8%,两者之间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差异。D2组和D3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D3巴结除术是安全的,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贲门在解剖学上很难界定范围,故"贲门癌"始终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Siewert等[1]于1998年提出了"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概念(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及其分型.2000年,WHO提出的分类标准将发生于食管下段未侵及胃的肿瘤按食管癌分期,发生于近端胃未侵及食管的肿瘤按胃癌分期,侵犯食管胃交界的肿瘤均称为交界部癌,TNM分期根据病变的主体做决定[2].

  • 标签: 食管胃 交界部 淋巴结清扫 手术入路 腺癌 胃癌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淋巴范围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进行胃癌根治切除术的患者9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D2清扫术;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D1清扫术,最后观察两组的预后相关指标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与术后生存率,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率比较,术后1年无明显差别,术后2年~4年,观察组生存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1.11%(41例),术后2年生存率为86.66%(39例);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75.55%(34例),术后2年生存率为68.88%(31例)。且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中,淋巴采取D2清扫术具有较好的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淋巴结清扫范围 胃癌根治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术后乳糜漏的防治。方法我科2012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共收治471例行甲状腺癌颈淋巴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乳糜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共出现乳糜漏8例,占1.6%,其中7例采用保守治疗(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1例行手术治疗,现均已痊愈。结论熟悉颈部解剖、提高手术技巧,精细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腺癌颈部淋巴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持续负压吸引加局部加压包扎是治疗甲状腺癌颈淋巴术后乳糜漏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引流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清扫 乳糜漏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