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是目前公认胃癌根治手术的标准方式,其中第6组淋巴即幽门下区淋巴需按照规范分步骤进行,术者左侧站位更有利于此区域的淋巴。利用4K腹腔镜系统可增加手术视野的分辨率及其细腻程度,为术者提供清晰手术视野,从而提高手术精度。达到最佳清扫要求,避免副损伤及并发症。笔者通过手术实例探讨4K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左侧站位幽门下区淋巴要点。

  • 标签: 胃肿瘤 远端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幽门下区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D2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淋巴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行D2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7例患者中,60例行腹腔镜D,胃癌根治术,设为腹腔镜组;57例行开腹D2胃癌根治术,设为开腹组。结合患者意愿选择行腹腔镜或开腹D2胃癌根治术。根据肿瘤部位选择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或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严格按照日本第14版《胃癌处理规约》行胃周淋巴术。术后参照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予XELOX方案辅助化疗。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2)淋巴数目分层分析。(3)手术方式、淋巴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分析。(4)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无瘤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疋。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淋巴数目与术后并发症关系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I)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3±36)mL、(4.3±2.1)d、(9.7±2.9)d,开腹组分别为(209±77)mL、(5.3±2.2)d、(11.2±3.9)d,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0,-2.604,-2.405,P〈0.05)。腹腔镜组患者淋巴数目、术后并发症(总体并发症、切口感染、肠梗阻、消化道瘘、腹腔出血、心血管意外、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术后30d内死亡)例数分别为(31±7)枚、6、1、0、4、0、0、1、0、0例,开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性切除 淋巴结清扫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8例,均采用腹膜后淋巴术进行治疗,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并发症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0.7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37%(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4%,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63%(P<0.05)。结论在妇科恶性肿瘤腹膜后淋巴术后,对于并发症患者,采取并发症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胃癌根治术食管裂孔区淋巴一直存在争议。4K腹腔镜显像技术使术者对血管、神经、淋巴与脂肪组织等的辨识度增加,其精细解剖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精准确定淋巴范围与界限。笔者探讨4K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左侧站位食管裂孔区淋巴的范围和流程。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食管裂孔区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区颈淋巴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术前行颈部彩超同时行颈部、上纵隔薄层增强CT检查的1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病理资料,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分析术前彩超组、彩超联合CT组检查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转移的准确性,比较诊断效能。结果术前单一彩超评估颈中央区淋巴转移准确率31.58%(54/171),彩超联合CT检查评估颈中央区淋巴转移准确率45.61%(78/1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病理学检查证实转移率60.82%(104/171),其与联合检查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行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对于改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彩超 CT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淋巴分别采取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和常规肺癌手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取在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肺癌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其手术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常规肺癌手术)和研究组(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淋巴程度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淋巴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肺癌患者可以考虑采取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其淋巴程度同常规根除术无显著差异,且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低。

  • 标签: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 常规肺癌手术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胃癌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仍然较高。中国是胃癌高发区,每年新发病例数几乎占世界的一半。目前我国胃癌早诊率较低,住院患者中大部分为进展期胃癌,其中Ⅱ~Ⅲc期病例约占绝大多数。胃癌手术中淋巴范围是难点,目前世界公认的淋巴方式为D2淋巴术,然而是否在D2根治术中清扫NO.14v淋巴即肠系膜上静脉淋巴国内仍无定论,因此有必要就此行相关研究。

  • 标签: 胃癌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转移 D2根治术。
  • 简介:手术全程使用MarylandLF1737LigaSure完成游离及淋巴,包括打开胃结肠韧带、解剖胃结肠静脉干、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解剖小网膜、解剖胃短血管,以及完成淋巴清扫.尤其是完成了贲门周围淋巴清扫和脾门淋巴清扫,即第19、20组淋巴和保脾的第10组淋巴.腔镜下离断食管和十二指肠完成切除,上腹正中辅助切口取出整块标本后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术后恢复顺利,病理示胃体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犯至浅肌层,可见脉管侵犯.断端净.淋巴1/89见癌转移,其中清扫第10组淋巴8枚,第19、20组淋巴为脂肪组织未见癌.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 简介:中上部胃癌易发生脾门淋巴转移,脾门淋巴是胃癌D2淋巴术重要部分。脾门结构及血管分布复杂,一定程度限制了保脾淋巴的应用。随着外科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保脾脾门淋巴术逐渐受到认可及应用。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防控术中出血,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保脾脾门淋巴术具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有望成为胃癌根治术的标准之一。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肺癌手术进行淋巴的效果,分析两者的差异。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肺癌治疗的患者随机选取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肺癌淋巴治疗,实验组进行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两者差异性。结果两种方式淋巴清扫效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评估都比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估总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在相同的清扫效果情况下,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肺癌淋巴时,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早,预后效果好,综合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肺癌手术淋巴效果。

  • 标签: 淋巴结清扫 电视胸腔镜微创手术 常规治疗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结合侧方淋巴(LLN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7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不同术式将其分为联合组及TME组两组。TME组患者34例,联合组患者39例,行TME+ LLND。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围术期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并发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K-M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率差异。P<0.05为检验标准。结果TME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较联合组少(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及术后1年、3年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5年的局部复发率为7.7%,低于TME组的26.5%, P<0.05);TME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4%、61.8%、52.9%;联合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82.1%、74.4%,联合组术后生存率优于T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TME+ LLND术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且在手术技巧和精细操作下,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侧方淋巴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术,对该手术的技巧方法和经验教训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患者均为青年男性,睾丸胚胎癌根治术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术。手术体位采用健侧斜侧卧位+轻度折刀位,穿刺孔取脐旁为观察孔,常规取3个机器人操作手臂及2个助手孔,手术范围为标准清扫范围,清除所有患侧腹膜后淋巴组织。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术中出血100~250 ml,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未发现淋巴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术相对难度高,手术体位和穿刺孔的选择对手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其精准和灵活的操作可以使患者明显受益,对交感干、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腔静脉及其分支的保护优于普通腹腔镜。

  • 标签: 非精原细胞瘤 机器人 腹腔镜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甲状腺全切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仍有10%-15%的病人出现颈部可触及的肿物引起局部复发。颈部转移占局部复发的75%,而且这部分病人最终有50%死于局部复发。因此普遍认为转移的淋巴必须手术切除。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颈淋巴转移第一站往往在中央区,所以中央区颈淋巴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常规中央区淋巴仍有很大的争议。近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区域淋巴转移与肿瘤复发有很大关联,而且区域淋巴转移与疾病死亡率的上升有很大关系,与生存率成负相关。与单纯全甲状腺切除相比,常规中央区淋巴并不增加并发症,而且能达到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目的。因此,分化型甲状腺癌应该常规同侧中央区颈淋巴

  • 标签: 甲状腺癌 中央区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膜后淋巴与宫颈病灶放疗联合治疗方案在宫颈癌治疗中具有的协助患者获得理想治疗预期的能力。方法:将2021年至2022年两年间覆盖区间内前往我院行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依据患者治疗方案与入院就诊次序同时依照双盲法将患者依次划入对照组(n=40,应用延伸野根治性放疗方案)与研究组(n=40,应用腹膜后淋巴与宫颈病灶放疗联合治疗方案)。回顾性统计患者治疗结局;患者复发与癌细胞转移情况;患者并发症构成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近期治疗结局中完全缓解与疾病控制构成比更高,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明显(P0.05),同期研究组患者癌细胞转移率与总体治疗失败率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统计意义明显(P

  • 标签: 宫颈癌 癌细胞转移 淋巴清扫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临床乳腺癌腋窝淋巴中的意义。方法:从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伴腋窝淋巴肿大的患者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然后与最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不大(P>0.05)。良性淋巴节类圆形、圆形或融合状概率,L/S≥2.0概率,皮质厚度均匀性增厚概率,皮髓质分界清晰概率,内部回声均匀概率,无钙化概率,血流丰富程度不丰富概率,淋巴门型血流信号分布概率明显高于恶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伴腋窝淋巴肿大的患者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以很好的指导完成临床乳腺癌腋窝淋巴,诊断准确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行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清扫术患者局部复发的模式,为术后放疗设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2005~2010年行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根治术后未接受放疗局部复发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模式。结果术后局部复发类型以淋巴转移最多见,占90.50%;淋巴转移中以颈部及中、上纵隔淋巴转移多见。原腹部淋巴转移状态与腹部淋巴复发部位有关(χ2=10.853,P=0.001)。结论颈部、上、中纵隔区是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术后放疗靶区须包括颈部、上中纵隔区,并酌情考虑腹腔淋巴转移状态。

  • 标签: 食管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 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