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对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和萌出间隙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在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行直丝弓正畸治疗的41例安氏I类错牙争青少年患者,所有患者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完全萌出,第三磨牙牙冠已形成但均未萌出。按治疗方法分为拔牙组(21例,均拔除4个第二前磨牙)和非拔牙组(20例)。在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测量第三磨牙的倾斜角度和萌出间隙。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的增加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拔除第二前磨牙可以增加上、下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并使上颌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更加直立。

  • 标签: 第三磨牙 牙萌出 第二前磨牙 正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牛牙症是以髓室底低,根管口靠近根尖段为主要特征的牙齿解剖变异,因其根管形态复杂多变,根管治疗难度大。本文报道1例下颌第一前磨牙重度牛牙症伴C3型根管,通过借助锥形束CT充分了解患牙的根管解剖形态,术中利用显微超声技术准确定位根管口,使用镍钛器械机械预备结合声波荡洗,充分对根管系统清理消毒,并进行根管及冠方严密的充填修复,术后21个月随访显示患牙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基于解剖测量的比格犬下颌前磨牙区口腔种植位点的确定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方法选择8只雄性比格犬作为研究对象,将下颌前磨牙也就是P1-P4拔除,对于前磨牙的牙根长度与颈部颊舌径实施测量,之后游离下颌骨,同时针对尖牙根尖和颏孔在下颌前磨牙区部位实施测量,对尖牙和颏孔范围外的前磨牙区种植安全区段的延期种植最佳植入位点的牙槽嵴顶宽度和管嵴距实施测量。结果即刻种植模型解剖测量结果表明,P1-P4压根的长度呈现出逐渐的增加的趋势,并且相较于近中根而言,P2、P3以及P4远中根的直径相对较大;延期种植模型相关解剖测量情况表明,尖牙根尖及颏孔定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种植区种植位点的管嵴距明确为H1、H2、H3,牙槽嵴顶宽度为W1、W2、W3。结论即刻或者延期种植位点中不能选择第1前磨牙(P1)位,选择颏孔远中点到第1磨牙的颌骨为延期种植安全区。在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内,可以应用的种植体是直径为窄或者超窄、长度为短或者超短。

  • 标签: 解剖测量 比格犬 下颌前磨牙区 口腔种植位点
  • 简介:本文从牙冠、牙根等外部形态,髓腔、根管等内部形态两个方面,概括近期的研究结果,对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综述。

  • 标签: 上颌第一前磨牙 形态 功能
  • 简介:患者,男,29岁。要求洁牙来就诊。口腔检查时发现:左下颌第三磨牙颊侧多出一牙冠形态与第三磨牙相似、体积较小的磨牙,高出下颌牙(牙合)平面(图1),远中软组织充血水肿,牙颈部软垢堆积,探诊出血,龈袋深3mm。检查其松动度约为Ⅰ度,而第三磨牙的动度则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

  • 标签: 下颌第四磨牙 下颌第三磨牙 口腔检查 牙(牙合) 组织充血 探诊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锥形束CT(CBCT)在评价根分叉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0例慢性牙周病患者28颗下颌磨牙,对其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并用传统曲面断层片与CB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BCT对所有根分叉病变能够准确分度,和传统曲面断层片比较,在评估根分叉区域的牙槽骨缺损和颊、舌侧缺损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从三维立体评估牙槽骨的形态学上的变化,在根分叉病损的早期诊断较传统的曲面断层片更为准确。结论:CBCT在根分叉病变的分度诊断方面较传统曲面断层片方法更为准确,同时牙槽骨破坏形态学描述上提供更多的信息。

  • 标签: 锥形束CT 牙周炎 曲面断层 根分叉病变 牙槽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磨牙舌倾的治疗方法。方法采取下颌多联别针簧矫治器结合固定矫治器对双侧下颌多数磨牙舌倾进行矫治。结果矫治结束后下颌磨牙舌倾纠正,正锁合解除,全口牙咬合关系良好。结论下颌多联别针簧矫治器是有效的矫正双下颌多数磨牙舌倾的方法。

  • 标签: 磨牙舌倾 多联别针簧矫治器 正锁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法完成活髓牙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需行根管治疗术治疗的活髓前牙前磨牙患者188例,210颗患牙的临床资料,通过局麻下拔髓、一次性根管预备、消毒及美松糊剂加牙胶尖侧方加压充填后,随访半年,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10例患牙中成功204例,功率成功率为97%。结论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只要适应症选择及治疗操作得当,是一种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就诊次数少,易于接受,并且可以有效降低口腔医师劳动强度,值得临床推广的口腔治疗技术。

  • 标签: 活髓牙 根管治疗 一次法 美松根管充填糊剂 适应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洁悠神在正畸前磨牙拔除术后的抗炎、促进创面愈合效果。方法222例正畸前磨牙拔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74各例。实验组,洁悠神长效抗菌剂(JUC)喷洒手术创面,术后三天连续在创面喷洁悠神3次/天,0.1ml/次。抗生素组,行抗生素治疗。空白对照组创面仅按术后常规处理。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5天创面愈合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后3-5天创面愈合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且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洁悠神(JUC)在正畸前磨牙拔除术后的保护创面、抗炎、促进创面愈合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洁悠神 前磨牙拔除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形式桩核冠修复体对上颌第二前磨牙折裂模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需要进行桩核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形式根管桩系统进行对照比较,观察折裂模式。结果钴铬合金铸造桩和石英纤维桩在折裂模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根管桩系统与对照组抗折性能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为临床合理选择桩核体系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求适合青少年前磨牙畸形中央尖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济宁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就诊的前磨牙畸形中央尖患儿30例(54颗患牙),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一次磨除法组(15例,29颗患牙)采用一次磨除后盖髓充填法,多次磨除法组(15例,25颗患牙)采用多次少量磨除法,随诊观察1年。结果治疗1年后复查,一次磨除法组治疗成功率为93.1%,多次磨除法组成功率为72.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在局麻下对前磨牙畸形中央尖进行磨除并盖髓充填的治疗方法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畸形中央尖 前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第1前磨牙X线片法髓腔物理量方面的数据。方法用X线平行投照法拍摄实体牙颊舌向和近远中向X线片牙影像,根据本文对髓腔根管定的分型标准对根管进行分型。用电脑配套的柯达成像系统测量(mm)X线片牙的髓高、髓宽、根中颊径、根中舌径、根尖颊径和根尖舌径。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X线片牙的髓腔物理量值。结果100颗上颌第1前磨牙中X线片牙根管有6种类型,Ⅰ-1-1型占33﹪,Ⅰ-2-2型占17﹪,Ⅰ-2-1型占13﹪,Ⅰ-1-2型占4﹪,Ⅰ-2-1-2型占3﹪,Ⅱ-2-2型占30﹪。X线片牙的髓高3.09±1.18,髓宽3.88±0.61,根中颊径1.76±1.18,根中舌径0.59±0.34,根尖颊径0.79±0.89,根尖舌径0.35±0.28。髓腔物理量各测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述结果说明湖北地区上颌第1前磨牙根管类型主要是Ⅰ-1-1型,Ⅰ-2-2型,Ⅱ-2-2型。X线片牙物理量测值经相关及回归分析,如果有相关性的配对项,可用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值(X)来推测因变量的值(Y)。为口腔临床实践提供髓腔物理量方面的未知数据。用X线片牙研究牙的物理量方法简单、可行、实用。

  • 标签: 上颌第1前磨牙 X线片牙 髓腔 物理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第三磨牙在年轻恒磨牙缺失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情况,及患者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第三磨牙处置对策,以获取最佳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可就诊 12 ~ 28 岁恒牙严重缺损或早失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和和患者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第三磨牙的情况加以报告,提供临床思路。结果:准确客观的判断第三磨牙生长发育及与患者良好沟通、采取相对合理治疗手段、尽可能保存第三磨牙,均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结论:第三磨牙在现代人体中已经属于退化的器官,除其存在引起冠周炎及间隙感染等病变引人关注外,其潜在的功能少有人去注意和研究,本作者收集年轻恒磨牙缺失病例中,合理利用第三磨牙潜能,减少修复体单位,提供新的临床修复思路。

  • 标签: 第三磨牙 恒磨牙早失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我院口腔科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对53例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铸造金属核桩、全冠修复。结果经过半年—3年的观察,53例患者中51例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经完善根管治疗冠桥修复,取得良好的固位和咀嚼功能。失败2例。成功率为96.23%。结论下颌第一磨牙残根保留有重要的修复学和生物学意义,完善的根管治疗是残根修复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不同类型残根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