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以冷藏金枪鱼前腹肉为试材,托盘包装后置于4℃冷柜中,经700Lux光照强度的不同光源(红光(波长630nm)、绿光(波长530nm)、紫光(波长400nm))照射处理4d后测定L-*值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光源照射对金枪鱼新鲜度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供试波长越长,越有利于保持冷藏金枪鱼的新鲜度;红光照射的效果最好,可考虑做为金枪鱼展柜的光源;红光照射金枪鱼4d后的L-*值、a-*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值、高铁肌红蛋白(MetMb)相对百分含量和鱼肉鲜度K值分别为32.27、7.11、0.89mg/100g、30.34%和12.96%。

  • 标签: 金枪鱼 光照 波长 新鲜度
  • 简介:使用电子加速器对新鲜板栗进行不同剂量(0、150、300、450、600、750、900Gy)辐照处理,0Gy剂量贮藏在-18℃,其他辐照处理组贮藏在5℃,贮藏时间270d,探讨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对新鲜板栗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辐照处理组板栗可以达到未辐照板栗-18℃保存条件的含水效果;辐照处理后的板栗淀粉含量较低,而还原糖含量较高,对板栗粗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辐照处理对板栗具有较好的杀菌、抑菌效果,可以延长板栗贮藏期,且安全、无污染。其中150Gy辐照处理的板栗菌落总数较低,水分、还原糖、淀粉、粗蛋白含量的变化综合值较好,在5℃条件下可以保鲜板栗9个月以上。

  • 标签: 板栗 电子束 保鲜 辐照
  • 简介:杨梅果实常温下较难贮藏,采用东魁杨梅果实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包装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贮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的几个包装处理中,以真空加冰块和充氮气加冰块的包装处理效果较好,可使杨梅果实采后保鲜10d,好果率达91%以上;单纯采用在外包装中加入冰块的处理方法,其保鲜期最多只有7d,并且冰块与果实的质量比值越大,保鲜效果越好,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二者质量比为1∶1较适宜;单纯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氮气包装,其杨梅的保鲜期分别为6d和7d。

  • 标签: 杨梅 贮运保鲜 包装 保鲜期
  • 简介:根据柑橙橘柚类水果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了该类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工艺条件以及主要采后生理病害与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 标签: 柑橙橘柚 采后处理 病害 防治
  • 简介:以沪产“仙果”哈密瓜为试材,进行采前晒瓜处理,研究在温度3,5,8℃和常温贮藏条件下,哈密瓜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生理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晒瓜处理后低温贮藏,能有效地降低哈密瓜果实的腐烂,抑制了总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的下降,显著延长哈密瓜的贮藏时间。以糖、酸含量和果实硬度、腐烂率为评价指标,确定5℃为“仙果”的适宜贮藏温度。

  • 标签: 哈密瓜 晒瓜 贮藏温度
  • 简介:采用五种不同浓度的臭氧化空气处理新鲜东魁杨梅,研究对其0℃下贮藏15d期间果实生理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臭氧化空气处理后的新鲜杨梅的呼吸作用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有效保持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VC)等营养成分,降低失重率,延缓了果实的后熟与衰老,延长了保鲜期。其中以10.70mg/m3浓度的臭氧化空气处理效果最好。

  • 标签: 臭氧 杨梅 呼吸强度 品质
  • 简介:研究了60Coγ辐射处理对木薯淀粉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不会改变木薯淀粉的晶体类型,但对淀粉晶相有一定的影响。处理对淀粉晶相结晶度有极显著的影响,木薯原淀粉和分别经过50,100,200,400kGY辐照处理后淀粉的结晶度依次为38.5%,37.9%,34.4%,29.3%,25.1%。

  • 标签: 60Coγ辐照 木薯淀粉 结晶度
  • 简介:以台农芒果为试材,研究了1-MCP(1μL/L)处理、热处理(50℃热水处理10min)以及两者结合处理对台农芒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处理和1-MCP处理+热处理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的绿色,降低果实细胞膜的透性,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抑制丙二醛(MDA)的产生,对延缓果实衰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热处理+1-MCP处理还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增加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更好地提高了台农芒果的耐贮性。

  • 标签: 1-MCP 热处理 芒果 贮藏品质
  • 简介:根据柑橙橘柚类水果的生物学特性,论述了专业贮藏该类水果的冷库在温度、湿度和通风调控、杀菌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指出了果实采前病害防治的重要性、适宜采收成熟度的判定方法以及果品采后常用保鲜杀菌药剂的使用方法,提出贮藏冷库管理、果品品质预测分析和及时处理要点,以最大限度地防范与降低该类果品的贮藏风险。

  • 标签: 柑橙橘柚 冷库 要求 风险 防范
  • 简介:最小加工西兰花分别用质量浓度5mg/L和10mg/L的6-BA处理后,对其室温条件下贮藏期间的生理和品质研究表明,与未处理的对照(CK)相比,6-BA处理可显著地抑制最小加工西兰花的褪绿黄化和褐变,减缓组织中蛋白质、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的损失,较好地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有效地抑制西兰花组织的衰老和品质劣变。

  • 标签: 最小加工 西兰花 保鲜 品质
  • 简介:以乍娜葡萄为试材,研究0.5μL/L和1.0μL/L两种浓度的1-MCP处理对葡萄采后常温(25±0.5)℃货架期的主要品质及相关生理指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1-MCP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常温贮藏条件下葡萄果实的腐烂率、脱粒率、果梗褐变指数和果穗失重率,延缓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货架后期可滴定酸含量的增加,提高果实货架期的品质。其中以1μL/L浓度1-MCP处理的作用效果为好。

  • 标签: 1-MCP 乍娜葡萄 货架期 保鲜
  • 简介:简述了“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现状,探索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教改结果表明,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 仪器分析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 简介:以黑宝石李为试材、0℃的冰水混合物为冷却介质,研究了不同冷冲击处理时间(1、2、3、4h)对贮藏期间黑宝石李果实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在0~1℃条件下贮藏96d和19~21℃条件下7d货架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冷冲击处理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细胞膜透性的增大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显著抑制酚类物质含量的下降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对提高黑宝石李果实的抗冷性和延缓衰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冷冲击处理2h和3h的果实褐变和冷害程度轻微,硬度和好果率较高,李子酸甜可口。香味较浓.综合品质最好。

  • 标签: 黑宝石李 冷冲击 贮藏 品质
  • 简介:研究冷激处理对小白杏采后贮藏过程中杏果组织活性氧和抗氧化代谢的影响,为小白杏冷激处理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将挑选好的绿熟期杏果(生理成熟)进行定量分配后,放入有孔垫有软纸的1m3塑料筐内,做冷激处理,同时留1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CK),把处理好的组合杏子移至(0±0.5)℃冷库内贮藏,每隔特定时间,观察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最佳冷激处理组合为冷激温度-3℃,冷激时间3h。在此条件下,可以有效抑制小白杏果实冷藏期间的酶活力,同时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膜的损伤,抑制果实呼吸,达到延缓细胞衰老和延长小白杏贮藏期的效果。

  • 标签: 小白杏 冷激处理 活性氧 抗氧代谢
  • 简介: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急速与缓慢两种不同降温方式下,钙处理对桃果实品质及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钙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桃果实的呼吸强度,减缓乙烯释放速率,较好地保持桃果实硬度,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从而延缓了桃果实品质的下降,而以急速降温的处理方式效果更好。

  • 标签: 大久保桃 钙处理 降温方式 生理
  • 简介: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果胶酶处理软枣猕猴桃果肉出汁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通过对滤液的出汁率、浊度、透光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的测定分析,确定最佳酶解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含量为12mg/100g、酶解处理时间为4h、酶解温度45℃条件下,果肉原浆的出汁率最高,而且所得汁液澄清透明。酶解处理使VC含量平均下降了8.2%左右。

  • 标签: 软枣猕猴桃 果胶酶 可溶性固形物 澄清 出汁率
  • 简介:探讨了冷冻处理对于黑豆吸水率和蒸煮时硬度变化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浸泡时间、冷冻温度和冷冻时间处理,并经热风干燥后的黑豆在复水时的吸水率以及蒸煮时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浸泡时间6h,冷冻时间7d,冷冻温度-20℃对黑豆吸水率和蒸煮时的硬度的改善最为明显。

  • 标签: 黑豆 冷冻 蒸煮硬度 复水性
  • 简介:为提高检验效率、降低检验成本、提高准确度、降低检验风险,建立一种较为方便、快速、准确、安全的碘含量测定前处理方法,对GB5413.2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碘的测定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吸取滤液体积2mL,加入硫酸体积0.14mL,正己烷加入体积为10mL。本前处理方法在0~12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3%,RSD为1.30%;改进后前处理方法响应较原方法提高3.6倍。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较改进后的前处理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步骤,减少了有机试剂用量,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检验时间,降低了检验成本及前处理过程对检验员的危害,同时提高了检验的精密度、准确度,使整个检验过程更加稳定。

  • 标签: 前处理 检测
  • 简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鸭梨果实经过负压渗透GSH后,并经缓慢降温最终贮存于0℃和80%.90%的相对湿度(RH)条件下。结果表明,GSH能有效抑制鸭梨果实在低温贮藏6个月后黑心病的发生,处理果的黑心率及黑心指数分别比对照果降低了26.9%和37.1%。GSH处理的果实在贮藏过程中较对照具有较低的丙二醛含量,处理后果实中抗坏血酸、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明显高于对照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较对照提前出现活性高峰,而谷胱甘肽还原酶的变化不明显。GSH处理对鸭梨果实黑心病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 标签: 谷胱甘肽 鸭梨 黑心病
  • 简介:Spadona梨是一种不需要低温诱导乙烯生成的热带水果。本研究采用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对不同成熟阶段的梨果实进行处理,以期进一步了解其成熟过程中乙烯的作用,同时提高梨果实贮藏后的品质。

  • 标签: 1-MCP处理 梨果实 品质 成熟度 1-甲基环丙烯 乙烯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