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4例定期产检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产后24h行乳房按摩;观察组42例,为产后2h行乳房按摩,对两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率为7.14%,对照组为23.81%,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占88.10%,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73.81%,对照组产后42d纯母乳喂养率为66.67%,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42.8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泌乳时间较对照组短,母乳量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后2h是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可以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提高乳汁分泌量,减少产后乳房胀痛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不仅利于婴儿健康,也可促进产妇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后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每次透析时血红蛋白检查留取血液标本的最佳时机,指导临床进行血红蛋白监测,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透析患者按干体重增长百分率分为<3%;3%~3.9%;≥4%三组,分别对每组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血红蛋白检查结果进行两两比较,观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体重增长<3%组,透中、透后与透前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3%~3.9%、≥4%两组透前透中透后均无差异。结论体重增长<3%组,为排除体内水分干扰,可于透后抽取血液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余下两组均可于透前、透中、透后抽取血液标本进行检查。

  • 标签: 透析患者 血红蛋白检测 最佳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螺旋CT对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我院行CT检查的13例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为主要重组方法。结果本组13例患者均经64螺旋CT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64螺旋CT表现上述患者均有梗阻近端肠管扩张现象,液气平面清晰可见,其中有7例为顺时针扭转,6例为逆时针扭转,扭转度数介于180°~420°之间。包括10例回肠扭转、2例空肠扭转和1例乙状结肠扭转。结论64螺旋CT用于诊断肠扭转时可精确反映扭转程度,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同时可清晰显示出病变形态,是准确判断肠壁血运情况和诊断肠扭转的重要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肠扭转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工作中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本院接收的血液透析病人87例为对象,依照盲选法将上述病人划分成试验组(45例)、参照组(42例),试验组向病人开展分阶段匹配护理干预,参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服务,评估且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出现率和自护能力评分情况都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实行分阶段匹配护理模式,能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有助提升病人内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血液透析 内瘘 分阶段匹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最佳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诊断为宫内发育迟缓胎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5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患儿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人数较B组患者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案更适用于治疗宫内发育迟缓的胎儿,且能有效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流量,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654-2 最佳治疗方式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3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预防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检测子宫螺旋小动脉的最佳时期。方法对100例生育年龄未孕妇女,正常月经周期(28-32天)的子宫螺旋小动脉血流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检测。结果子宫螺旋小动脉的检出率随月经周期的不同而不同。其中月经第5-10天(增生期)为0%,月经的第11-14天(分泌早期)为15%,月经第15-18天(分泌中期)为30%,月经第19-23天(分泌晚期)100%。结论子宫螺旋小动脉的最佳检出时期应在月经第19-23天,可为了解黄体功能提供信息。

  • 标签: 正常月经周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外伤性脑梗塞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7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A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的治疗方法,即为对照组;B组患者在静脉注射奥扎格雷钠的基础上,继续静脉注射依达拉奉针剂,即为观察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A、B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后,B组患者较A组患者的疗效更好,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用药治疗外伤性脑梗塞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回顾性分析 外伤性 脑梗塞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申请彩超检查的孕妇,按顺序对胎儿进行全面、详细、系统超声检查,筛查胎儿畸形,最终找到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孕期。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所有彩超检查的孕妇中检出的胎儿畸形进行统计,分别统计出中、晚孕期间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对漏误诊的胎儿畸形于中、晚孕期间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最终找到胎儿畸形筛查的最佳孕期。结果彩超检查孕妇18900例中,检出各类胎儿畸形60例,超声检出率3.17‰。中孕期检出49例,检出率81.7%;晚孕期检出11例,检出率18.3%。漏误诊胎儿畸形共6例,漏误诊率9%。发生于晚孕期4例(占67%),发生于中孕期2例(占33%)。结论中孕期(20周~27周)可选择作为胎儿畸形彩超筛查的最佳孕期。即中孕期间孕妇必须作一次全面、详细、系统的彩超检查,必要时晚孕期(32周~36周)复查,动态观察。

  • 标签: 彩超检查 筛查胎儿畸形 最佳孕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以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22例急性胆囊炎病例,均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I组64例,自起病3d内。II组40例,自起病3d-7d。III组18例,自起病大于7d。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腔引流管引流量、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感染率等。结果三组间只有手术时间有显著差异,急性胆囊炎发病距入院手术时间越长,手术时间也越长,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发病时间越长,手术难度增大,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的,发病7天以上的急性胆囊炎仍适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72h以内行LC最佳,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缩短,中转开腹率较低。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 胆囊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8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均使用沐舒坦予以治疗,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应用雾化吸入法给药、对照2组应用静脉滴注给药,研究组应用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法联合给药,分析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消除所需时间和对照1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2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常在对患者进行给药治疗时,只要通过静脉给药就能够较好的减少临床症状消除时间,若患者肺部罗音较为显著,大量痰液,对通气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时,需要将静脉滴注与雾化吸入进行联合应用才能够有效消除症状。

  • 标签: 沐舒坦 新生儿肺炎 给药途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的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患者68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0.6%,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的方式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脑血栓 恢复期 最佳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传统的中性治疗和活血化瘀药物疏血通治疗出血性脑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分析2009年至2012年于我院就诊的100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历,将病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中性治疗,治疗组在给予积极的中性治疗的同时给患者服用疏血通。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分析2组患者水肿体积和脑梗塞面积的变化。结果应用疏血通治疗出血性脑梗塞的疗效要高于一般的中性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减小患者水肿体积和脑梗塞面积方面,疏血通的效果要比传统的中性治疗好,P<0.05,差异显著。结论目前临床在治疗出血性脑梗塞方面,应用活血化瘀药物(疏血通)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安全有效,方便,与开颅手术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 标签: 出血性脑梗塞 疏血通 中性治疗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产妇,将80例产妇简单随机分为两组,40例产妇为一组。其中,一组产妇实施产后24小时按摩乳房(对照组),另一组在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观察组)。将两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情况均不如观察组产妇(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2小时进行乳房按摩,时间最佳,有利于乳汁的分泌,母乳喂养率也有较大提高。

  • 标签: 乳房按摩 最佳时间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在纵隔血肿诊断中的医学影像学价值及优势。方法整理收集于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我院的22例胸部外伤及纵隔血肿的患者。结果22例纵隔血肿患者中,有10例为前纵隔血肿,8例中纵隔血肿,4例后纵隔血肿。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的MPR技术(多平面重建)及VR(最大密度重建)技术在诊断胸部外伤、纵隔血肿、肺挫伤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诊断技术,均能良好地显示胸部疾病,尤其是纵隔血肿方面,能够清楚显示血肿的具体位置、性状,与邻界器官的关系,有无合并其他疾病,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影像学诊断依据,提高了诊断率,为危急患者诊治赢取宝贵的时间。

  • 标签: 多平面重建 螺旋CT 16排 血肿 纵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扫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6螺旋CT平扫检查,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实施。结果62例患者经16螺旋CT检查,均有效获取输尿管全程曲面重建图像,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16螺旋CT检查,能够清晰准确显示患者结石形态、位置、性质,从而为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螺旋CT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28螺旋CT对于回盲部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临床拟诊为回盲部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其中18例手术,12例抗炎治疗后好转。结果36例回盲部病变中,粘液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回盲部癌1例,脂肪瘤1例,回盲部炎性病灶29例,克罗恩病1例,其中2例CT诊断回盲部肿瘤,患者未手术;多层螺旋CT显示回盲部病变肠管受侵的范围,肠腔的狭窄,周围改变,强化特点,淋巴结肿大情况。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回盲部病变不同特点表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回盲部,回盲部病变,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64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coronaryangiography,64-MSCTA)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782例行64-MS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检查的成功率为97.7%。结论对行64-MS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图像的质量,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成像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