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近年来有关抗肿瘤中药方药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较详尽的综述.对抗肿瘤中药方药的深入研究及广泛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抗肿瘤 中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研究的目标和重要性,引出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方法侧重于系统的设计和功能优化,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以及系统对医生和患者行为的影响评估。结果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在改进药物处方、减少药物不良事件和提高用药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控和指导,改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 标签: 处方点评,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处方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我院制定的处方点评内容,抽取门急诊2013年2-4月处方69566张,统计处方基本指标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处方点评制度对持续改善处方质量的作用。结果我院处方基本指标符合卫生部门相关规定,然而2月处方不合格率高达29.5%,经过对不合理处方的干预,3月-4月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下降,分别降至7.7%和2.4%,已基本符合卫生部门对处方合格率的要求。结论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质量的持续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坚持贯彻处方点评制度,才能进一步保证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处方点评 不合理处方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处方流失及处方金额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变化原因:方法:抽取2003年~2005年三年中第一季度(1、2、3月份)三个月中每月各药房的处方总数,计算处方金额、平均处方额及同时期门诊部、急诊部每月的就诊挂号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部流失处方数占就诊挂号总数的比例依次为:28.65%、29、14%、35、17%,呈逐年递增趋势: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中药房及处方金额和平均处方金额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增长幅度有所不同。结论:药店与医院的药价差距,直接造成医院部分处方外流,增加了不合理用药的诸多隐患。

  • 标签: 处方流失 处方金额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门诊药房,作为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服务窗口,也是医院药品从医师处方再到患者手上的最后一个关口。严把药品关,做好处方审核,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是门诊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针对门诊药师的处方审核工作,卫计委先后出台了《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办法》,以及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规定,其中,均对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方面的作用、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以确保药品使用的合理性。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并详细分析处方的审核要点。

  • 标签: 门诊药师 处方审核 作用 要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出现的差错以及不合理处方的改正情况,以此为患者用药找到最合理的方式。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门诊处所开的处方10000张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重点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不合理用药之处。结果以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有145张,不合理的几率达到了1.45%,在处方药物不合理的情况主要包括药品的数量、类型、处方的调剂、用药禁忌、药品规格,以及用药的时间等。讨论门诊西药房存在药物处方不合理的问题,所以还需要提高门诊药师自身的责任意识,以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加强相关部门对其的监督,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对药师的相关培训,以此更好的提升门诊西药房的用药水平和服务能力。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 处方调剂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药学服务质量管控中事前处方审核与事后处方点评的表现。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200份处方资料进行研究。本次实验中研究人员按照时间顺序将处方分为两组,在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采用事后处方点评,设置为对照组,在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采用事前处方审核,设置为实验组,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处方不合格情况、药学服务质量评分,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处方中不合格份数为7份,占组内处方总数的比例为7.00%,实验组所选处方中不合格份数为2份,占组内处方总数的比例为2.00%,分析两组处方不合格情况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药学服务质量评分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服务态度、服务环境及服务流程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药学服务质量管控中事前处方审核的表现优于事后处方点评,其在减少处方不合格情况、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评分方面成绩显著。

  • 标签: 药学服务质量 事后处方点评 事前处方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刻剖析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及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开具的100例门诊处方作为基础数据,同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开展药师处方审核后的100例门诊处方数据,对比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差异。结果 本实验结果发现,开展药师处方审核干预后,门诊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显著少于干预前(P

  • 标签: 门诊处方 常见问题 药师 处方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刻剖析门诊处方常见问题及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开具的100例门诊处方作为基础数据,同时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开展药师处方审核后的100例门诊处方数据,对比干预前后不合理处方发生率差异。结果 本实验结果发现,开展药师处方审核干预后,门诊不合理处方发生率显著少于干预前(P

  • 标签: 门诊处方 常见问题 药师 处方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我院中药门诊饮片处方管理中应用处方前置审核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500例2020年3月-2020年9月开具的中药门诊处方设为参照组,管理方式为常规模式;另选500例2020年10月2021年-3月开具的处方设为研究组,管理方式为处方前置审核,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研究组管理模式下处方不合格的概率显著降低,对比数据可见较大差异(P<0.05)。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研究组处方有更高的满意度评价,对比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 结论 在我院中药门诊饮片处方管理中应用处方前置审核后,门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明显减少,处方不合格的几率显著降低,经随访可见患者对于处方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这对于促进我院工作的整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药门诊饮片 处方管理 处方前置审核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门诊处方中可能加重HF药物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老年HF患者的处方,依据2016年美国心脏协会发布的可能诱发或加重HF的处方(HF-CEPM)目录,识别处方中的HF-CEPM。从处方中提取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医疗保险、治疗药物、就诊科室、医师职称等信息,对处方中HF-CEPM的使用进行描述性分析。根据处方中是否包含至少1种HF-CEPM目录中的药物,将患者分为HF-CEPM组和非HF-CEPM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用药种数、医疗保险、就诊科室和处方医师职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处方HF-CEPM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418例患者,其中男性1 264例(52.27%),女性1 154例(47.73%);中位年龄为80(65,99)岁;中位共病种数为1(0,5)种,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前3位共病为高血压病(1 233例,50.99%)、支气管哮喘(448例,18.53%)和糖尿病(385例,15.92%);中位用药种数为5(1,16)种。2 418例患者中有254例(10.50%)使用了HF-CEPM,其中男性142例(55.91%),女性112例(44.09%);使用1、2、3种HF-CEPM的患者分别为224例(88.19%)、26例(10.24%)、4例(1.57%)。使用率在前5位的HF-CEPM为抗高血压药[4.47%(108/2 418)]、肺部用药[2.52%(61/2 418)]、糖尿病用药[1.99%(48/2 418)]、泌尿系统用药[1.12%(27/2 418)]、解热镇痛药[1.03%(25/2 4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病种数≥1种(1种:OR=3.732,95%CI:2.246~6.623,P<0.001;≥2种:OR=6.054,95%CI:3.624~10.788,P<0.001)和处方用药种数≥5种(OR=4.003,95%CI:2.874~5.693,P<0.001)是处方HF-CEPM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HF患者门诊处方中HF-CEPM以抗高血压药、肺部用药、糖尿病用药、泌尿系统用药和解热镇痛药最为常见。门诊老年HF患者共病种数和多药治疗是处方HF-CEPM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老年人 心力衰竭 多药治疗 潜在不适当用药目录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目的:分析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7月2016年6月间每月随机抽取25%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共40865张处方),评价和比较每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逐年下降,而合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居前3科室,分别为急诊门诊、儿科门诊和妇科门诊。结论:2011年7月1016年6月间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用药是合理的,其处方用药的合理率逐年上升,表明实行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门诊处方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模式对促进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定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本院出具的300例喹诺酮类药物处方应用患者,根据有无进行干预手段分为观察组150例(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模式)与对照组150例(未进行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模式),比较2组不合理应用率指标。结果干预结束,观察组不合理应用率(8.00%)低于对照组(22.67%)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模式可有效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系统化处方评估模式 药学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法和年龄法两种剂量计算方法对儿童青霉素类药物处方前置审核拦截率的影响,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拟定拦截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8年7月至12月的儿童患者静脉用青霉素类药物处方1 098张,根据药品说明书以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以及相关文献制定按体质量和年龄两种计算方法的剂量标准,模拟处方前置审核,统计出按两种剂量计算方法进行剂量审核的拦截率,采用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McNemar检验)判断两种剂量计算方法的拦截率有无差异。结果青霉素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10.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莫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6.4%,按年龄法拦截率为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洛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4.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哌拉西林舒巴坦处方按体质量法拦截率为25.7%,按年龄法拦截率为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体质量法计算儿童剂量对青霉素类药物处方的拦截率适中,较按年龄折算法更加准确,因此体质量法可作为首选,须设定不超过成人剂量的最高剂量限制;当患儿肥胖或消瘦时,按体质量计算剂量的同时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

  • 标签: 剂量计算方法 青霉素类药物 前置审核
  • 简介:滥用抗菌药物已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新药种类的增多,临床上多药合用现象屡见不鲜,尤以抗菌药物为甚。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感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等,还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感染难以控制。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通过采取行政管理干预: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相关教育;贯彻落实卫生部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临床用药;健全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用药动态分析公示制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标签: 抗菌药 处方 不合理配伍